《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冬季养肾》(161) 第四章养肾常用中药和食物 养肾常用中药
蛤蚧
【性味】 味咸,性平。
【归经】 入肺、肾经。
【功效】
补肺肾,止喘咳,有滋补强壮作用。
【应用】
主要用于治虚劳、肺萎、喘咳、咯血、消渴、阳痿。
(1)治虚证喘咳,包括肾阳虚和肺阴虚所致的慢性咳喘,如支气管哮喘、心性喘息、肺气肿,特别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喘咳。痰中带血,蛤蚧更是常用药。
(2)用于治肾阳虚之阳痰、性功能减退、五更泄泻、小便频数,或配朝鲜参、五味子、核桃肉,或配巴戟、茯苓、白术等。
(3)用于治久病体弱、神经衰弱。
【用量】
干品碾末0.9~1.5克,大剂量用3~6克。
【注意】
外感风寒喘咳忌服。
附子
【性味】
味大辛,性大热、有毒。
【归经】
入心、脾、肾经。
【功效】
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
【应用】
(1)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阳气衰微、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同用。若冷汗淋漓、亡阳厥逆,与人参、龙骨、牡蛎等同用。
(2)肾阳不足、長寒肢冷、阳痿、尿频,与肉桂、熟地、苑丝子、山萸肉等同用。
【注意】
生附子毒性较大,只能外用;熟附子入汤药内服,要先煎1小时。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疗法——冬季养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