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5-1-7 10:46 编辑
潘相著《事友录》卷之一(六) 安乡潘相经峰辑 次男承炜仲明校刊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叁) 皇清世祖章皇帝定鼎,顺治三年丙戌(1646),一甲聊城傅以渐,沧州吕缵祖,大兴李奭棠。二甲七十七人,三甲二百九十三人,有柏乡魏裔介。是科直隶一百八人山东九十八人山西八十人,河南九十三人。四年丁亥(1647),一甲武进吕宫,桐城程芳朝,金坛蒋超。二甲五十七人有临朐冯溥,莱阳宋琬,上元刘思敬。三甲二百三十八人,有武定李之芳,宛平王熙。江南一百二十四人。六年己丑(1649),一甲黄冈刘子壮,汉阳熊伯龙,秀水张大植。二甲七十七人,有宣城施闰章,汉阳吴正治。三甲三百一十五人,有嘉兴王庭,吴县尹明廷。江南九十六人浙江六十四人,湖广二十七人。九年壬辰(1652),一甲无锡邹忠倚,大兴张永祺,青浦沈荃。二甲七十七人,有临川李来泰,无锡唐德亮,镶黄旗范承谟,江都张标。三甲三百一十七人,有睢阳汤斌澧州喻崇脩。湖广三十九人。满洲进士一甲麻勒吉,折库纳,巴海。二甲七人,三甲四十人。十二年乙未(1655),一甲鄞县史大成,沧州戴王纶,长洲秦鉽。二甲七十七人,有长州宋德宜,福山王騭。三甲三百一十七人,满洲进士,一甲图尔宸,贾勒,索泰。二甲七人,三甲四十人。十五年戊戌,一甲常熟孙承恩,盐城孙一致,金椒吴国对。二甲八十人,有桐乡俞之琰,新城王世正。三甲二百六十人,有孝感熊赐履,泽州陈敬,奉旨增廷字。湖广四十九人。十六年己亥(1659),一甲长洲徐元文,无锡华亦祥,昆山叶方霭,二甲九十六人,三甲二百七十七人,湖广四十七人,十八年辛丑(1661),一甲溧阳马世俊,遂宁李仙根,归安吴光。二甲七十七人,有丹徒张玉书,三甲三百三名。
圣祖仁皇帝登极康熙三年甲辰(1664),一甲归安严我斯,柘城李元振,无锡秦宏。二甲四十人,三甲一百五十七人。六年丁未(1667),一甲吴县繆彤,丹徒张玉裁,平原董讷。二甲四十人,有桐城张英,曲阜严光敏。三甲一百十二人,有长洲赵炳。九年庚戌(1670),一甲德清,蔡启僔,德清孙在丰,长洲徐乾学。二甲五十七人,有安溪李光地,武进赵中乔,平湖陆陇其。三甲二百三十九人,有五河钱世熹,遂宁张鹏翮,即墨郭琇,曲阜孔兴釪,仪征厉士贞。十二年癸丑(1673),一甲长洲韩菼,娄县王度心更名鸿绪。昆山徐秉义。二甲四十人有德清徐倬。三甲一百二十三人,有正黄旗徐圆梦,邑人金门揖,一百第七名。十五年丙辰(1676),一甲长洲彭定求,德清胡会恩,常熟翁叔元。二甲五十人,三甲一百五十六人。十八年己未(1679),一甲常熟归允肃,宣城孙卓,长兴茆荐馨。二甲四十人,三甲一百八人。召试博学鸿词(1),一等海盐彭孙遹,上元倪灿,大兴张烈,钱塘汪霦,宝应乔莱华亭王顼龄,富平李因笃,无锡秦松龄,武进周清原,宜兴陈维崧,秀水徐嘉炎,平湖陆葇,长洲冯勗、昌平钱中谐、休宁汪楫、东明袁佑、秀水朱彝尊、睢州汤斌、长洲汪琬、山阳丘象随,共二十人。二等临川李来泰、吴江潘耒、海宁沈珩、宣城施闰章、直隶安化米汉雯、太仓黄与坚、山阳李铠、吴江徐釚、仁和沈筠、常熟周庆曾、长洲尤侗、长洲范必英、获鹿崔如岳、山阳张鸿烈、遂安方象瑛、诸城李澄中、华亭吴元龙、任丘庞垲、萧山毛奇龄、上海钱金甫、仁和吴任臣、鄞县陈鸿绩、黄冈曹宜溥、遂安毛升芳、江阴曹禾、清江黎骞、宣城高咏、望江龙燮、仁和邵远平、无锡严绳孙,共三十人。二十一年壬戌(1682),一甲德清蔡升元,石门吴涵,长洲彭宁求。二甲四十人。三甲广济金德甲等一百三十六人。二十四年乙丑(1685),一甲长洲陆肯堂,海宁陈元龙,溧阳黄梦麟。二甲黄安张希良等四十人,有鄞县仇兆鳌,庐江宋衡。三甲一百二十一人有桐乡俞长城,长洲金居敬,仪封张伯行。邑张明先,第六十一名。二十七年戊辰(1688),一甲秀水沈廷文,钱塘查嗣韩,青浦张豫章。二甲四十人,三甲一百三人。有曲阜颜光斅,宜兴潘宗洛。三十年辛未(1691),一甲金山卫戴有祺,金椒吴昺,大兴黄叔琳。二甲四十人,有湘潭陈鹏年。三甲一百四十人,有江阴杨明时,桃源文志鲸。三十三年甲戌(1694),一甲上元胡任舆,江都顾图河,海宁顾悦屡。二甲四十人,三甲一百二十五人。有高安朱轼。三十六年丁丑(1697),一甲徐州李蟠,华亭严虞惇,慈溪姜宸英。二甲吴县汪士鋐等四十人。三甲一百七人。三十九年庚辰(1700),一甲常熟汪绎,宝应季愈,柘城王露。二甲六十人。三甲溧阳史贻直等二百四十二人。有桐城张廷玉。四十二年癸未(1703),一甲宝应王式丹,闽县赵晋,武进钱名世。二甲五十人,有常熟蒋廷锡,海宁陈邦彦、陈世琯,长洲汪份,孝感图天相,鄞县万经,钱塘章藻功。三甲一百十三人。四十五年丙戌(1706),一甲无锡王云锦,石门吕保中,高邮贾国维。二甲五十人,有吴县吴士玉,无锡稽曾筠。三甲二百三十七人有茶陵彭维新,华容潘楷。四十八年己丑(1709),一甲武进赵熊诏,桐城戴名世,泰州繆沅。二甲五十人有宜兴储在文,李绂,漳浦蔡世远,正蓝旗阿克敦。三甲二百三十九人。有娄县张照,泰安赵国麟,上元黄越,于是科成进士。五十一年壬辰(1712),一甲长洲王世琛,归安沈树本,吴江徐葆光。二甲五十人,有金坛王澍。三甲二百二十四人。五十二年癸巳(1713),圣祖仁皇帝万寿特开恩科,一甲嘉定王敬铭,溧阳任兰枝,景州魏廷珍。二甲五十人,三甲一百四十三人有兴县孙嘉淦。五十四年乙未(1715),一甲昆山徐陶璋,吴县繆曰藻,会稽傅王露。二甲四十人,有武陵杨超曾。三甲一百四十七人。五十七年戊戌(1718),一甲常熟汪应铨,桐城张廷璐,仁和沈锡辂。二甲四十人,三甲一百二十二人。六十年辛丑(1721),一甲东昌邓钟岳,长乐吴文焕,上蔡程元章。二甲四十人,有鄞县邵基,嘉兴钱陈群,宜兴储大文,孝感夏力恕。三甲一百二十人,有金溪冯永,平越王世俊。 (1)博学鸿词:唐开元年间始设,称博学宏词科,简称词科,也称宏词或宏博,是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以考拔能文之士。宋神宗后,因考试重经义、策论,考生语文水平降低,朝廷甚感起草诏、诰、章、表等应用文书乏人。遂于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置此科。清代康熙与乾隆时曾两次举试,因乾隆名弘历,“宏”音形义与“弘”相近,故改为博学鸿词。所试为诗、赋、论、经、史、制、策等,不限制秀才举人资格,不论已仕未仕,凡是督抚推荐的,都可以到北京考试。考试后便可以任官。得人颇多,甚有影响。 癸卯世宗宪皇帝登极,雍正元年(1723),特开恩科,一甲金坛于振,上元戴瀚,钟祥杨炳。二甲六十三人,有镶黄旗满洲尹继善,南城张江。三甲一百八十人,有临桂陈宏谋,钱塘陆宗楷,金坛王步青。二年甲辰(1724),一甲安州陈㥁华,高邮王安国,钱塘汪德容。二甲钱塘汪由敦等八十一人。有诸城刘统勋。三甲二百一十五人。有宁乡王文清,桐城周大璋,是科湖南始分南北中式进士。湖南二甲二人,三甲六人,庶常二人,分部一人。五年丁未(1727),一甲长洲彭启丰,德化邓启元,通州马宏琦。二甲无锡邹一桂等五十人。三甲一百七十三人,有清江杨锡绂。湖南六人,庶常二人,分部一人。八年庚戌(1730),一甲钱塘周澍,秀水沈昌宇,钱塘梁诗正。二甲常熟蒋溥等一百人有仁和倪国琏,无锡稽璜,钱塘陈兆崙。三甲二百九十六人,湖南九人,庶常二人,分部二人。十一年癸丑(1733),一甲一甲仪征陈倓,大兴田志勤,崇明沈文镐。二甲桐城张若霭,湘潭张九钧等九十二人。有镶蓝旗满洲鄂容安,祁阳陈大受,富阳董邦达,高邮夏之蓉,荆溪任启运,长沙罗源汉。三甲二百三十三人。有镶黄旗满洲介福。湖南十四人,庶常五人,分布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