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99|回复: 1

潘相著《事友录》卷之一(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5-1-25 11:37 编辑

潘相著《事友录》卷之一(
安乡潘相经峰辑 次男承炜仲明校刊

乾隆帝东巡.png
请乾隆帝东巡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夏六月,奉上谕:
    “朕幼诵简编,心仪先圣,一言一动,无不奉圣训为法程。御极以来,觉世牖民(1),式型至道(2)。愿学之切,如见羹墙(3)。辟雍钟鼓,躬亲殷荐(4),而未登阙里之堂(5);观车服礼器(6),心甚歉焉。仰惟皇祖圣祖仁皇帝(7)巡幸东鲁,亲奠孔林盛典,传于奕祀(7)。

    (1)觉世牖民:唤醒世人,诱导世人的意思。《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此皆觉世之至言,牖民之正论。”
   (2)式型:.效法﹐取法。语出《诗.周颂.我将》:"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朱熹集传:"仪﹑式﹑刑﹐皆法也……言我仪式刑文王之典﹐以靖天下。"
   (3)即羹墙如见,意思是表示对圣贤的仰慕或前辈的怀念。羹:汤。《后汉书.李固传》记载,尧去世后的三年时间里,舜对他日夜思念,坐下来便仿佛看见尧的影子在墙上,端起碗来便仿佛看到尧在羹汤中。后用以表示对圣贤的仰慕或前辈的怀念。
   (4)“殷荐:用盛乐荐祭上帝‌。这个词语出自《易经·豫卦·象曰》:“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5)阙里: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几占全城之半。
   (6)司马迁《孔子世家赞》:“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车服礼器,孔子的车子、衣服和礼器。
   (7)皇祖圣祖仁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号“康熙”。
   (7)奕祀(yì sì):世代,代代,表示时间的延续和世代的传承。

    “皇考世宗宪皇帝崇圣加封庙貌。尝遣朕弟和亲王、恭代展祀。未以命朕意者其或有待欤。朕寅绍丕基1),抚兹熙洽2),思以来年春孟月、东巡狩。因溯洙泗陟杏坛3),瞻仰宫墙申景行之夙志。复奉圣母皇太后懿旨泰山灵岳坤德4资生近在鲁邦宜崇报飨。朕不敢违爰遵慈训亲奉銮舆秩于岱宗。用答鸿贶5),旋跸青齐观风布泽以昭崇圣法祖、教孝省方钜典。所有应行典礼大学士会同该部、稽考旧章详悉具仪以闻。其应预备之各衙门查察事宜先期请旨。至行在一切所需悉出公帑无得指称供顿储偫6),丝毫贻累闾阎。羽林卫士、内府人役等各该管大臣严行稽查约束。并令扈跸7文武臣僚严饬傔从无或侵践田畴致妨宿麦。如有骚扰地方、指名需索者立即参奏从重治罪。通行晓谕知之。”(8)
    (1)寅绍丕基”:恭敬地继承和发扬祖宗的伟大基业。其中,“寅”表示恭敬、谨慎的态度,“绍”意为继承,“丕”表示大、伟大,“基”指基础、根基。
    (2)抚兹熙洽”:意思是“安乐和睦”,形容社会和谐、人民安乐的景象。语出自汉朝班固的《东都赋》:“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意思是国家连续多年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3)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4)坤德:地德;妇女美德。此处指皇后功德。‌
    (5)鸿贶(hóng kuàng):意思是巨大的恩惠。
    (6)储偫(chǔ zhì):泛指积聚储存知识或人才等。
    (7)扈跸(hù bì):随侍皇帝出行。
     (8)以上上谕引文见《清实录·清高宗实录》。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png
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


    明年春二月戊寅,圣驾幸阙里,诣孔子庙拈香,还大营。翼日己卯,皇上亲行释典礼,三献九拜,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仪,配哲两庑贤儒,大臣分献。諴亲王行礼崇圣祠,大臣分献。
    御诗礼堂讲筵 举人孔继汾(1),进讲《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一节;优贡生孔继涑(2),进讲《周易·临卦·象辞》。随从大臣、巡抚、司道、衍圣公、各博士及十三氏子孙,皆随入听讲。讲毕,敕大学士公傅恒,宣谕衍圣公孔昭焕(3)等曰:“至圣之道,参天地,赞化育,立人极,为万世师表。凡兹后裔,派衍枝繁,尤当永念先型,以期无忝。昔我皇祖东巡时,迈阙里特颁圣谕,炳若日星。朕仰韶前徽,虔修展谒之礼。念尔等令绪相承,渊源勿替。载申诰谕,用是训行。其务学道敦伦,修身慎行,克禀先师之彝训,祗遵圣祖之诲言。勿愧为圣者子孙,朕心实嘉予之。其钦承毋怠。”宣毕,遂诣孔林酹酒,行一跪三叩头礼。
    (1)孔继汾(1721-1786),字体仪,号止堂,山东曲阜人。清代学者、经学家,孔子第六十八世孙,衍圣公孔传铎第四子。
    (2)孔继涑(1726-1791),字信夫,号谷园,孔子六十八代孙,衍圣公孔传铎的第五子,曲阜人。孔继涑生前将广泛搜集来的古今名家的书法,刻意鉴别,先行临摹、构绘,而后精工刻成大小石碑584块,名为“玉虹楼法帖刻石”。其拓片装成101册,故又称“百一帖”。其保留了历代名家的真迹。
    (3)孔昭焕(1742-1783),字显文,号尧峰,山东曲阜人。孔子的第71代孙。因是乾隆帝亲家,于1744年被封为衍圣公。
    祭少昊陵,御龙袍衮服,扈从守土各官,咸蟒袍补服陪祀。驾至陵门前降舆,由中门入餉殿。陈设祭品及行礼仪,均与祭帝王庙同。遣和亲王祭周公庙。又奉上谕:“朕涖止阙里,奠先师,祀少昊,夙诚申矣。惟是周公元圣葆祠咫尺,不一瞻拜,于心歉焉。其致祭已照例遣亲藩行事,今朕欲至祠瓣香瞻拜,所司具仪以闻。朕所重者道也,岂所论于位乎?钦此。”遂幸周公庙拈香,还宫。
    赐十三氏子孙宴。御书门榜联额悬大成殿诗礼堂及各门,又留曲柄黄繖于庙中。免曲阜泰安历城次年地丁钱粮,广山东通省学额。学臣拔十三氏子孙贡成均。授孔继汾内阁中书,赐孔昭焕貂裘蠎服表里经史。赐赉圣贤后裔如例。凡十三氏子孙有职者,皆加一级。进士举人各增赏银十两,贡监生员各五两。又特谕衍圣公曰:“先师修道,立教天下万世之人;服习圣训,咸有以自善其身。况为其子孙者乎?卿以宗裔奉祀,紹封列爵既优崇矣,当思渊源何自?夙夜敬勉,亲师向学,以植始基;慎行谨言,以培德器。循循诗礼之教,异日卓然有所成就。允孚令网,表率族党,俾当世知圣人之后,能守家传于勿替,匪徒章服之荣已也,岂不休哉!”其祗遵网斁,又遣大臣分祭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专祠。庚辰回銮,至于岱宗祀岱庙,报德祈年。凡汉唐宋陋儒所称七十二君封禅说,屏弗用。赫赫乎,魏巍乎,帝者之隆仪,皇世指盛轨也!群臣竞献雅颂,予以拟作《东巡颂》,各宗匠许可,文见《集略》。

大小金川战役.png
清乾隆平定大小金川之战

    金川沙罗奔者(1),居西蜀桃关以外,界绰斯甲小金川之间。向以从征,受天朝符檄。与诸土司齿,恃其险远,夜郎自大,屡寇掠邻藩。各土司申诉封疆大臣,请兵诛讨。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命将出师。大学士忠勇公傅,毅然请肩斯任,以经略印,集诸路军往征。戊辰(乾隆十三年,即1748)十一月三日,行䘞祭礼。皇上亲御武帐,赐经略酒以行。至则奸酋授首。以巨驳摧其坚碉,将进捣其中坚,蕃酋首震慑,请肉袒牵羊以降。督臣岳钟琪(2)径抵贼巢。开诚以谕,携其二酋赴军门,悔罪归诚。于是经略宣圣旨,登坛授降。己巳(1789)二月望日,金川平定,振旅而还。是役也,冞入其阻(3),未七旬而奏凯。天威远震,文德诞敷,干羽两阶,鬼方归化,诚万古所有也。
    (1)莎罗奔(?—1760),藏族,齐浸(今金川县)人,是金川县藏族首领嘉勒巴的庶孙。莎罗奔在清朝时期担任大金川土司,是清代川西地区的重要人物。
    (2)岳钟琪(1686-1754),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金堂人。清朝中期名将。南宋名将岳飞二十一世孙。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战功显赫,在平定青海叛乱、逐准安藏及讨平大小金川的过程中屡建大功,被乾隆帝誉为“三朝武臣巨擘” 。史称“终清世,汉大臣拜大将军,满洲士卒隶麾下受节制,钟琪一人而已” 。
    (3)冞(mí)入:意思是“深入”或“更加深入”。“冞入其阻”出自《诗经·商颂·殷武》,原文为“撻彼殷武,奋伐荆楚。冞入其阻,裒荆之旅”。
‌‌
    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初五日,奉上谕:江南督抚等,以该省绅耆士庶望幸心殷,合词奏请南巡。朕以钜典攸关,特命廷臣集议。今经大学士九卿等,援据经史,且仰稽圣祖仁皇帝六巡江浙,谟烈(1)光昭允宜俯从所请,朕轸念民,依省方问俗,郊圻近省,不惮躬亲。銮辂(2)江左,地广人稠,素所厪念(3)其官方戎政、河务海防与凡闾阎(4)疾苦,无非事者第程途稍远,十余年来未遑举行。屡尝敬读《圣祖实录》,备载前后南巡恭侍皇太后銮舆,群黎扶老携幼,夹道欢迎,交颂天家孝德,心甚慕焉。朕巡幸所至,悉奉圣母皇太后游赏。江南名胜甲于天下,诚亲掖安舆。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良足以娱畅。慈怀既询謀佥同,应依议允从所请。但朕将以明年秋幸五台,敬太原,历嵩洛、赵魏回銮,已涉冬令。南巡之举,当在辛未年(1751)春正,我圣母六旬万寿之年也。将见巷舞衢歌,腾欢献祝,称朕以天下养之至爱,上以广承欢之庆,下以慰望幸之忱,益深嘉悦。届期諏吉以闻向导人员。朕酌量先期简派前往清跸所至简约仪卫,一切出自内府。无烦有司供亿至行营宿顿,不过偶一经临即暂停,亦不谕旬日。前岁山左过求华丽,多耗物力,朕甚弗取,曾经降旨申饬。明岁晋豫等省以及江南,倶不可仿效。至名山古迹,南省尤多,亦只扫出洁净,足备临观而已,无事崇饰。倘有倾圮,随宜补葺,悉令动用官项。且有吉庆,所奏淮商愿捐之项,可以报销,但当核实不得任有司浮冒其民间张灯结彩。圣祖尝以为戒,载在方册,宜共恪遵,其慎勿以华侈相尙,所司通行晓谕,其一切应行典礼着照所议行,钦此。
    (1)谟烈:谋略与功业。
    (2)銮辂(luán lù):即銮驾。
    (3)厪(jǐn):其基本含义与“廑”相同。‌在古代,“厪”和“廑”都可以表示一种谦辞,用于自谦或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4)闾阎读lǘ yán,意思是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老百姓。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乾隆南巡图.png
乾隆南巡图

    恭考南巡盛典凡例首:恩纶四卷次。天章三十二卷次。蠲除六卷次、河防十一卷次、海塘六卷次、祀典八卷次、竽俊九卷次、阅武四卷次、程途五卷次、名胜十二卷次、奏议十五卷,总一百二十卷。
    准噶尔厄鲁特者(1),本有元之臣仆,判据西海,为明世边患。至噶尔丹(2)吞噬邻番,阑入北塞。我圣祖仁皇帝三征沙漠,大破其军,元恶既死,凶党远遁。厥侄策妄阿拉布坦(3),收其遗孽,据处伊犁,乃敢计袭哈密,入西藏。两朝命将问罪,而逆子噶尔丹策凌,掠巴里坤,侵和卜多,后乃为王师败于额尔德尼招,始款关请和。及噶尔丹策凌死,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残暴,为喇嘛达尔扎所篡。达瓦齐又篡夺之。乾隆癸酉(1753)甲戌,都尔伯特太吉策凌等,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和硕特太吉班珠尔先后来归。乙亥(1755)正月,皇上命将简徒,两路出师。北路以二月丙辰,西路以二月己巳,各启行。所过哈密瀚海,向无雨者皆得大雨,鄂拓克争携羊酒  欢迎。五月乙亥,至伊犁,达瓦齐率其众万人,结营于格登山麓。丁亥我两将军遣阿玉锡等二十五人,夜斫贼营。贼大溃,自相蹂躏 ,死无数,我兵无一人受伤者,贼来降者千余人。达瓦齐以百余骑窜。六月庚戌,回人阿奇木霍集斯伯克,执达瓦齐来献军门,准噶尔平。群官多献诗颂。予亦拟作《平准噶尔颂》,为诸大人所奖许,见《集略》。                                (1)准噶尔,是厄鲁特蒙古的一支部落。17世纪到18世纪,准噶尔部控制天山南北,在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到吐鲁番,西南至吹河、塔拉斯河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宗教上他们信奉藏传佛教,对西藏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在18世纪中期清朝乾隆皇帝彻底平定了准噶尔部。
    (2)绰罗斯·噶尔丹(1644—1697),17世纪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幼年被认定为西藏尹咱呼图克图(温萨活佛)之转世,曾在西藏班禅和达赖处学习佛法。1670年(康熙九年),其兄僧格珲台吉在准噶尔贵族内讧中被杀。噶尔丹击败政敌,成为准噶尔部珲台吉。噶尔丹夺得准噶尔统治权后,积极向外扩张,先后击败和硕特部,征服哈萨克、灭叶尔羌汗国,称雄西域。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威逼北京。康熙遂发动三征噶尔丹之役。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第三次征讨噶尔丹时,噶尔丹死于科布多。 噶尔丹的一生兼有多重身份,既是僧俗领袖又是蒙古民族历史人物,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 噶尔丹是17世纪后半叶蒙古社会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对蒙古各部的统一,促进蒙古社会的向前发展,对准噶尔部的巩固和发展,为后来噶尔丹策零时大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西域和蒙古草原,为清朝的大统一打下了基础,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起了破坏作用。
    (3)策妄阿拉布坦(1665—1727),清朝时期准噶尔蒙古的大汗。是准噶尔汗国原首领僧格之长子。僧格于1670年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在达赖喇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策妄阿拉布坦遂率部众依附噶尔丹。1690年,噶尔丹出兵喀尔喀蒙古。策妄阿拉布坦趁此机会发兵占领了原准噶尔领土,将噶尔丹遏制在科布多无法西还。此后,策妄阿拉布坦与康熙皇帝合作,彻底击败噶尔丹。1698年,策妄阿拉布坦正式成为准噶尔大汗。1717年,策妄阿拉布坦派台吉大策凌敦多布从伊犁河谷出发,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在卫藏建立统治,1720年被清军赶跑。1727年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

康熙三征噶尔丹.png
康熙三征噶尔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3 22: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4 , Processed in 0.0384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