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3|回复: 6

从西湖管理区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2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西湖管理区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征
西湖管理区(以下简称西湖)总面积70.37平方公里,总人口(户籍人口)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万人,农村人口3.3万人。历经过劳改农场、军垦农场、移民农场的历史变迁。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西湖农场改制为西湖管理区,设立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常德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县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同时保留了湖南国有西湖农场的牌子与相关功能。
体制改革给西湖管理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与生机。国有农场属于国有企业,干职工工资与教育、卫生及社会治安管理全由农场自身负责,年年入不敷出,日积月累,不堪重负,困难重重。民心不稳,社会不安。当时有一句口头禅:“中国有个西藏,湖南有个西湖”。可见当时西湖农场所处的艰难困境。国有农场改为行政管理区后,各类体制基本理顺,县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更使西湖政通人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湖管理区的党政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和发展,西湖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尤其在农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在2012年和2020年由农业部先后授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两块金字招牌。 农业现代化呈现出十大发展特征。
(一)良种化。优良品种是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芯片”。西湖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的良种化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优良品种率达到了95%以上。良种、良法、良地、良技使西湖的农业产能得到了快速提高。
(二)标准化。很多农产品都有标准化操作规程。尤其是高标准农田发展加快。2019-2023年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25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半数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了耕地地力水平,提升了综合生产能力。
(三)规模化。西湖的土地属性属于国有,但也仿照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实行“三权”分置,原来分散到各家各户的“碎片”承包地,逐步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企业公司流转,土地流转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四)组织化。随着农业现代化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组织化的程度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几乎全覆盖。单家独户经营的小农经济微乎其微。全区农业专业合作社共113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市级示范合作社9个、区级示范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共99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区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组织化的提高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农户的主体经营活动很多方面都由社会化服务来解决。
   (五)产业化。西湖的农业产业化既独具特色又与一二三产业紧密融合,形成特色产业链。西湖目前拥有乳草产业、芦笋产业、果蔬产业、稻渔产业、农旅产业五大产业群。乳草产业由德人牧业集团主体经营,发展牧草近5000亩、奶牛1500头、种猪4800头,年产鲜奶8000吨,年出栏仔猪12万头,年加工牧草饲料10万吨,是典型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成功范例。芦笋产业是湖南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种植水平最好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区种植芦笋达1000亩,芦笋年产值800万元。
特色果蔬也初具规模。全区栽种翠冠梨1000亩,黄桃500亩,大棚蔬菜8000亩,年产值4000万元。
稻渔产业是西湖的传统产业。 全区早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万亩,稻虾、稻蟹、稻鱼等面积2万亩以上。亩均产值在3000元左右,年总产值近亿元。
农旅产业以德人牧业为主体。牧业景区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游客达20多万人,年收入近300万元。今年八月一日西湖军垦博物馆隆重开馆,红色教育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学习,4个来月游客达3万多人。产业的发展使西湖声名远播,荣誉叠加。西洲乡先后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西洲牧业小镇获评省级农业特色小镇、裕民村与新港村获评省级特色精品乡村、黄泥湖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兴村获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多年获得省级先进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西湖牧业小镇还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推介。
(六)设施化。为了增强对自然风险的抗御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西湖在设施化农业方面狠下功夫,从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到大棚覆盖,筑起了一道道的防御墙和安全保障区。全区农业大棚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其中正航农业规模化集中种植面积800亩,全部采用钢架大棚栽培,单个大棚效益在3万元以上。设施农业成为西湖农业的一道风景线。
(七)机械化。西湖由于国有农场的发展基础和湖区平坦的地形地貌,农业机械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耕地、播种、抗旱、收割、入库、全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农产品粗加工机械304台(套)、农业机械动力总计16万多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率达到90%以上。“西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全程机械化农事服务中心称号。沿袭几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凄苦局面彻底改观了。
(八)智能化。西湖的农业数字化水平也较高。工厂化智能育秧和各类蔬菜大棚等都基本上实行了恒温恒湿自动调节的智能控制。其中正航农业、 湖西食品、绿祥农业、绿野农场等多家“超级大棚”建设,采用环境自动监测、水肥药精准施用、 病虫害智能测报、作物栽培、 采收、包装等全流程采用智能化管理,初步实现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电商成为新农活,让数据成为新农资”的经营手段,开启了西湖智慧农业的新业态。
(九)市场化。西湖农产品的商品化率比较高,除少部分食品自食外,绝大部分供市场销售。有专门供港澳市场的蔬菜基地,有线上线上销售网络,与长株潭多家城市建有销售场所,有些产品还打进了国际市场。
(十)生态化。西湖管理区非常重视“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与“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工作,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产养殖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工作落到实处。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与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都在90%以上,通过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的新路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全区一万多家农户改厕基本完成。“西湖洞庭芦笋”成功申报地理标志。全区17家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其中多家获绿色食品证书。生态农业已成为西湖农业现代化的一大亮点。
据常德日报20241024日《西湖管理区“三区战略 五大发展”奋力谱写新篇章》一文报道:西湖管理区农产品年创产值超10亿元,解决当地1.5万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每年支付务工费超2.5亿元。
昔日动荡不安的西湖已被现代化农业所替代,展现出一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安居乐业、城乡融合的新图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2 13: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3 1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5-1-22 13:12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关注支持!新年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4 2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5-1-22 13:12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大师关注、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25 07: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6 22: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5-1-22 13:12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您的长期关注支持,难能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26 22: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应运 发表于 2025-1-25 07:28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谢谢您的长期关注支持,难能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4:02 , Processed in 0.0338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