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学期之计在于勤。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制定计划、付诸行动的好时机,对于学期而言,勤奋地做好计划并执行,也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开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据《四民月令》记载,汉代有春季“正月望后”开学的传统,学子们会在正月十五之后入学。 在开学前,学子们会准备好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家长也会为孩子规划好一年的学业方向 比如这一年要熟读哪些经典、练习何种书法等,让孩子在新的一年学习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一 春天来了,新学期也即将开始。 乐乐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聪明可爱,但就是有点贪玩,学习缺乏计划性。 乐乐的妈妈决定在立春这天和乐乐一起制定一个开学计划。 下午,妈妈把乐乐叫到了书桌前,笑着对他说:“乐乐,春天到了,新的学期也要开始啦,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吧!” 妈妈拿出一张纸,和乐乐一起开始写计划。 他们先把每天的时间进行了划分,早上起床后背诵古诗词和英语单词,放学后先完成作业,然后复习当天学的知识,再预习明天要学的内容。 周末的时候,安排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做手工,还有户外运动。 乐乐看着妈妈写的计划,觉得好像也挺有意思的,就开始认真和妈妈讨论起来。 二 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希望与生机,与孩子新学期的开端相契合 新学期孩子面临新的学习任务与挑战,一份合理的计划能帮助孩子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 学习和生活习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导。 我们家长要关注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情况,通过制定计划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 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会要求老师们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语文老师会规划好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重点课文的讲解方式、作文的训练次数和主题等。 数学组会计划在本学期开展几次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哪些数学实践活动等。 同时,学校还会针对初三、高三年级制定专门的备考计划,安排好模拟考试的时间、复习的重点和难点等,帮助学生有条不紊地迎接中考和高考。 三 新学期初,家长和孩子一起复盘上学期学习情况,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和潜力,确定本学期学习目标。 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像每月攻克一个数学难点,每周背诵一篇优秀范文,让孩子清晰了解每个阶段的任务,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根据学校课程表,帮孩子制定每日时间表。 规定每天放学后先花30分钟复习当天课程,1小时完成作业,30分钟预习新课,晚上留30分钟阅读课外书籍。 周末安排半天时间查漏补缺,总结一周学习,巩固薄弱环节 合理分配时间,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四 不同学科采取不同学习方法。 语文注重阅读和写作,每周安排2 - 3次写作练习,周末进行深度阅读。 数学多做练习题,建立错题本,定期复习。 英语每天背诵10 - 15个新单词。 家长和孩子互相监督计划执行。 家长以身作则,遵守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给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家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未完成时,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调整计划。 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分享学习进度,共同讨论遇到的问题,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 春日已至,新学期的号角已然吹响。 以春为序制定的开学计划,是家庭给予孩子最有力的支持。 每一个目标的设定,每一项任务的规划,都是为孩子的梦想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