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58|回复: 2

一个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父母这5个教育习惯(深度好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3 12: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错误中”发展出来的
拿练字举例:娃对书法课如痴如醉,如果给他请假,他会气冒烟,对于书法作业,也是超额完成,早起不吃饭也要去学校写,早上醒了全家都睡着,他光着屁股就去写,学校课间不休息,看动画片不看,也要写。
能力培养四步法:(避坑很重要)
①正向感觉
一个孩子愿意做一件事儿的前提是,他的感觉好不好。第一次尝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得到了积极正向的反馈,孩子就会促使他更愿意尝试,就会在心里种下积极的种子,正向感觉累积的越多,就会越愿意往前迈一步。
玩游戏的前几关,往往是最容易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奖励不断,情绪价值给拉满了
②尝试  
有了良好的感觉,就会有更多的尝试,这是一个不断产生“错误”的过程。
愈挫愈勇这个词,我从来都不觉得是一个好词,没有人是在“否定”中被激发出学习热情的,打击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
允许孩子犯错,很重要,任何一项技能都是在无数的“错误”中形成的,每次错误,都离成功更进一步,让孩子大胆的去犯错吧
③经验
在不断的练习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逐个去解决,思考如何避免,如何做的更好,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进步的秘诀,一切都在悄然发生。
经过不断的练习,试错,总结,再练习,再犯错,这项技能就慢慢掌握了。
④能力形成
能力的形成就像盖房子,地基要打牢,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为了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否会付出一些代价。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好感觉?
接纳是第一步!
在我儿子开始学习任何一项技能之前,我都非常重视第一次带给他的体验感,一个孩子幼年时期对自我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养育者对他们的评价,你认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我接纳了孩子的坏情绪,那是他表达自我的方式,情绪从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和不合适之分,接纳一切情绪≠允许孩子做一切,接纳≠溺爱(这一点后期会展开讲)
掌握了这个万能公式,孩子学任何一项技能,都有了方向!
对于娃如何爱上英语,练字,写作文,读书,画画,跳绳跑步等各项运动,都屡试不爽!
2.学习习惯培养
随着家长教育知识的学习,都知道了培养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到底培养哪些习惯呢?
①效率第一
我家娃在兼顾5个兴趣班的前提下,还能完成老师的作业,兴趣班的作业,我给额外布置的小作业,并且还有时间玩耍,重要前提就是做事效率高。
定时学习,提高专注力,固定时间休息,使得玩耍与学习两不误,番茄时钟法是个好助手(以后会具体写使用方法)
②不陪写作业
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我就没有全程陪着写作业,都是独立完成,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事情,现在执行了一年半,已经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了(个别情况例外),希望在三四年级,完全放手,这个能力是个漫长的培养过程,属于重要不紧急事件,容易被忽略。
③先做作业,再干其他的
让孩子分清主次,制定好规则,就不要轻易去改变。当然这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都需要跌跌撞撞的进行。
④上课的专注力
课上专注的程度越高,吸收的越好,课后需要用时就越少,会节省大量时间。
3.提升家长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能力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真正的起跑线,是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认知。高知父母可能养育出抑郁症的孩子,自身学历的高低跟是否会教育出好孩子,从来不是一回事。低学历父母也有可能养出学霸,或许是她们无形中遵循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与成功的“密码”。
育儿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专业的事情,不要停止家长的自我成长之路。
有时候家长需要学习的,恰恰是不去做什么,允许孩子做孩子,允许孩子成为孩子,引导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的日常方法并没有看到孩子的改变,那八成说明你的方法错了。
使劲用错了方向,反而会背道而驰。
4.因材施教
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看见孩子,爱他们本来的样子,不拿别人家孩子纵向比较,切忌贪得不厌,好了,还想要更好。
学会知足,就会收获幸福。
有多少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别人孩子的“优秀”,善于发现孩子自身的闪光点,并去扬长避短,才会事半功倍。我还见过有家长说孩子没有优点的。
家长内核稳不稳,决定了自己是否容易被他人的思想带跑偏!
每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他人的经验永远都是:仅供参考。
在我的教育过程中,孩子永远是主体,所有努力的前提都以孩子的承受能力为前提,我最常问的最多一句话是:宝贝,今天你高兴嘛?
2025年,我也让孩子开始了心情打卡记录,记录孩子这一年的喜怒哀乐。
5.发自内心的接纳
为什么同样的方法,有的家长实施起来如获至宝,有的家长觉得不管用啊,放弃。很大区别在于,你是否发自内心的认可他,成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还是为了套路孩子,带着目的性,去把方法当成“工具”,实质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真心亦假意,孩子的洞察力,那真是杠杠的,只有真心的感觉到了被接纳,被允许,被爱,孩子才会是放松的,自然的,心门敞开的,才有动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才会是积极向上的。
我一直觉得,很少数有真正自律的孩子,没有人生来不喜欢自由,没有孩子不喜欢玩耍。
在特定的年纪就拥有超出常人该有的“好习惯”,很多也都是为了满足养育者来自外在的压力和高期待,也是一种“自保”的体现,他们不愿意承担不自律带来的后果。
极度自律的孩子,在某种角度看,是令人心疼的。成人做不到的事,就不要要求孩子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真正的自律,是父母自身的自律,给孩子的持续正确的引导,是榜样的力量,是接纳孩子一切以后激发出来的孩子自身的动力,是父母提供真正的纯粹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14 2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2-23 14: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5 00:26 , Processed in 0.0370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