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2|回复: 0

教育就是,永远不要在小事上消耗你的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3 15: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家庭可能会经常上演这样的场景——其实我也免不了:
孩子吃饭时,家长在一旁不停地唠叨“手要拿稳,别洒了”;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时不时进来“指导”,甚至直接上手帮忙;
孩子穿衣服时,家长说这种颜色不好看,那种搭配不合适;
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家长却以“你还小,做不好”为由拒绝;
……
殊不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无形中消耗着孩子的能量与自信。

有人说,这些场景的背后,是大人们高高在上的姿态中,那藏不住的傲慢和控制的欲望。
他们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节奏。
他们似乎也忘记了,孩子的人生之路是要自己走的,孩子自己的事情是要自己做的,暂时不会,大人才可以指导他学会。

孩子能做的事,不干涉
当他们想要尝试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玩具时,家长就要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想也没想就去干涉和代劳。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让他们尝试想要尝试的事情,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孩子需要在成长中逐步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
正像雏鹰学飞那样,孩子不会做的,大人才去教他学会做。
比如,当孩子想要自己洗袜子时,家长可以耐心地教他如何正确使用肥皂和清水,而不是直接抢过来帮他洗。
能做事会做事的孩子无形中培养了他的自信心。
记得自家小朋友4岁读小班,放假了,自己抱着午休小被子,走在大人前头,引来旁人笑盈盈的目光和啧啧的称赞。
小朋友更得意了,更是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无关紧要的事,不责备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或者衣服穿反了。
这些小事,其实无伤大雅,有些甚至会成为孩子长大后回忆人生的一大乐事,并不值得家长大发雷霆或严厉责备。
相反,家长应该以平和、松弛的心态去面对,教孩子如何解决问题,甚至看看就好了。
我年轻的时候去表哥家做客。表哥的儿子七八岁,跟他姐姐闹,不知怎么的,就生气了。拿起一个东西砸了电视柜。砰的一声,玻璃碎了一地。
表哥闻声跑来,先是问姐弟有没有受伤,然后才带到隔壁房间问原因,叫表嫂过来清扫,但始终没对玻璃打破的事情发脾气。
什么叫无关紧要?据说有三个基本原则:不伤害自己、不打扰他人、不破坏环境
古往今来,很多家族会把人品培养放在第一位,深感赞同。

父母不要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在现代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下子听朋友这么说,一下子听亲戚那样讲,一下子这个专家说一套,一下子那个教授作一番指导,弄得无所适从,焦虑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常态。
家长们担心孩子的学业、未来、甚至人际交往。
然而,情绪是会传染的。这种焦虑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让他们也陷入无尽的担忧之中。
比如,有的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有的家长听到了同事的孩子考上了北大、朋友的孩子获了奖,回到家后总是对孩子发脾气或唠叨不停。
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很容易变得敏感、自卑甚至焦虑。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我们大人可以尝试通过运动、阅读、冥想等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压力,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一种松弛的感觉。
同时,也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一起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小事上消耗你的孩子,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甚至像下山的小猴子,结果两手空空,一无所得。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目光放长远一些,学会放手和信任,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成长,大抵方向正确就可以。
不要在小事上消耗孩子的能量和自信,而是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5 00:19 , Processed in 0.0315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