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河 于 2025-4-13 10:20 编辑
秋收起义领导成员何之瑜(一)
何之瑜(北京大学) 秋收起义电视剧照(何资深即何之瑜) 前 言 我儿时,二祖父何之逊(早期共产党员)对我说,他的堂弟何之瑜在北京大学读书时,由李大钊介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共主要创始人之一)参加了共产党。2007年,在成都的何志鸿(西南电力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给侄子何以宽写信说,何之瑜比颜昌颐(安乡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烈士)参加共产党还要早,应该是安乡县的第一个共产党员。秋收起义前,何之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向中央汇报起义计划,秋收起义时,何之瑜是起义领导成员。为了求证,何志鸿花了大量精力,在四川省档案馆和图书馆收集了很多有关何之瑜生平资料,前后用了十多年时间。何志鸿在九十岁临终前仍关注着此事,逝世前他将有关资料,通过我的同学邓金霞邮给我。为满足他的遗愿,也为了弄清何之瑜的生平做了哪些事情,我又从具有权威性的,多种公开的渠道收集了有关历史资料,编写了何之瑜简介,由何之瑜次女谢念难的儿子,即他的亲外孙顾大地核对。 中央一台的历史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人陈独秀(“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共中央一至五届总书记)和李大钊的伟大形象。何之瑜忠诚紧跟李大钊,毕生忠心追随陈独秀。常德市史志专家应国斌,在《常德古今》2019年1期刊有《一位不容忽视的中共党史人物何资深》一文,这篇佳文介绍了何资深即何之瑜。对党史人物何之瑜生平探讨具有一定意义。因此,我根据何氏家族史料和新收集的党史权威资料,对何之瑜家史,他参加中国共产党后的经历等事项,做了核实修改,重新编写了这篇文章。从何志鸿收集资料到形成此文共廿年余。 一、 书香门第,投身革命, 何之瑜家族系由安徽庐江郡搬迁至江西安福,后迁移到湖南省安乡县。祖父何崇本是书香之人,育三子,长子何养典,次子何养模,三子何养训。何之瑜是何养模的长子。何养模育有十个子女(2个夭折),是清末秀才,公费留学日本,与李大钊是好友,辛亥革命任王正雅将军参谋,在攻打湖北荆州中,出谋划策有功绩,获胜后镇守荆州城。民国初期任龙山县和永顺县知事(县长)。后期返回安乡,是安乡的大地主。 何之瑜又名志瑜,字资琛。曾用名何资深,何智琛,何之深,何自声,及贺松生,贺贤深,伍桐,王惠卿(在山东省狱中假名)。别名“讼棍”,曾用的笔名。 原配夫人袁锦秀,生一女何以铸〔注1〕,一男何以铭。继室张以森,育一女谢念难。 何之瑜1897年8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西城垸。童年时期,他父亲常常向他讲范仲淹(宋朝大文学家),在安乡县城北郊书院洲发蒙读书,从小刻苦攻读的故事,他又看到家乡常年遭受水害兵祸的穷苦百姓。他的心灵里便埋下了同情受苦人民,并想解救他们跳出苦海的种子。 1909年,何之瑜在安乡县高等小学堂毕业。是年秋,入长沙修业中学,之后在长沙明德中学、南京高师、上海大同学院等校读书(1)。 1918年,为寻求革除旧体制,改变国家贫穷的面貌,何之瑜携带父亲给李大钊的亲笔信来到了北平(今北京市)。他先在北平私立民国大学就读,后经北京大学严格考试步入校园,是陈独秀任文科学长时法科的学生。1918年10月,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在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馆助理员。毛泽东和何之瑜在北京大学一见如故,围绕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之志等话题进行多次交谈,加深了革命友情(2)(3)。 1919 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何之瑜凭着满腔爱国热情和非凡的组织能力,参加北京“五四运动”,是长沙学生中的第三个头头(3)。 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何之瑜在李大钊和陈独秀的指教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1921年底,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成为安乡县首位共产党员。 1922年春,何之瑜任北大社会主义青年团宣传委员(1)。 1923年夏,何之瑜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同年,他作为由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参加守常(李大钊)组织的中共北方区委领导下的民族工作委员会,积极开展民族运动工作。在蒙藏学校中建立党团组织,又在蒙古旗盟中发展党组织,奎壁、荣耀先、吉雅太、乌兰夫(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先后吸收入党,至此内蒙古地区革命工作日有起色(4)。 1924年,何之瑜上半年介绍耿仲康入党,耿仲康下半年由李大钊派赴陕西工作,曾和李子洲等建立陕北第一个党支部,1925年冬耿仲康任陕甘区委书记 兼陕西省委书记(2)。 1925年2月,何之瑜任青年团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组织部长(1),5月任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宣传委员(1)。1925年下半年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回国,在北京领导共产党的工作,何之瑜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很出色。在同国家主义派作斗争中卓有成效,曾领导群众打败了国家主义派,把李璜(国家主义派人士,中国青年党创始人之一)赶下台(3)。当年,受中共中央北方组织李大钊派遣,闪泽和何之瑜等先后来到察哈尔,考察和开展农运工作,市郊农民协会纷纷成立,并发展了张家口农村中第一批中共党员,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随后察哈尔农民协会成立,农民运动声势浩大⑥。当年,何之瑜在罗亦农(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北京中共党校学习,他成为第一期学生,丰富了马克思理论知识,熟悉了如何创办党校(3)。 1926年上半年,何之瑜介绍陶季玉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陶季玉受中共湖南区委派遣,到安乡县组建中共党组织,担任中共安乡县委首位县委书记(5)。 二、湘潭农运, 喜结良缘 1926年7月,何之瑜回湖南,任中共湖南区委组织部秘书①。当年,湖南区工委书记李维汉(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派何之瑜在长沙创办了湖南第一个党校,他借鉴罗亦农在北京办党校的经验运作,效果很好。那些学员结业后,担任县委书记一类的重要职务,培养了很多湖南党的优秀干部,为何之瑜创造了良好的革命工作形象(3)。 1926年11月至1927年5月,何之瑜任中共湘潭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领导湘潭县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土豪劣绅头子晏容秋,作恶多端,何之瑜依顺民意,亲自批准枪毙了晏容秋。晏容秋在行刑前悔恨地说:“你们枪毙我应该,我确实罪有应得!”(3)。湖南是当时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毛泽东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赞扬湘潭县农民运动是“第一等”县(7)。 何之瑜原配夫人袁锦秀亡故后,1927年3月由毛泽东牵线何之瑜认识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秘书张以森。张以森的继父王正权是毛泽东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恩师。毛泽东曾住宿在王正权的家里,并与他的儿子王人路同窗,他们关系密切,毛泽东在湖南考察时曾和王人路的遗孀合影(见附件1)。。王正权病逝后,毛泽东常来看望王老师遗孀曹懿娥和继女张以森(8)。张以森随罗哲(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革命烈士)到武昌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讲习所做助理工作,并和姨母曹云芬(罗哲妻)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随后张以森转为中共党员,为毛泽东抄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9)。当年秋,毛泽东做证婚人,何之瑜和张以森在长沙南门某军阀私宅(湖南省委机关所在地)结婚。 三、秋收起义,长沙暴动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何之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在武汉参加中共五大(1)。会后任中央组织部干事(10)。 1927年5月2I日,长沙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马日事变”。5月23日,何之瑜参加省农协秘书长柳直荀主持在湘潭县召开的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对反革命“马日事变”坚决执行武装反击。之后,中共湖南省委何之瑜、彭公达、夏明翰等人,在白色暴力下,坚持地下活动,指导各地的革命斗争(11)。 1927年7月10日前后,中共湖南省委调整领导成员:书记毛泽东(在武汉),代理书记易礼容,组织部长何之瑜(13)。月,何之瑜任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1)。6月24日,中共中央决定湖南省委由毛泽东、何之瑜、夏明翰、李植、林蔚为常务委员,毛泽东任书记(12)。1927何之瑜下旬任民运部长(14)。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人鲜血遍地,导致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失败。为了挽救革命,7月12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决定派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16日,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市北门沈家大屋(何之瑜亡妻父亲袁东山租住屋)(见附件2)召开省委会议改组省委,新省委由彭公达、毛泽东、易礼容、夏明翰、谢觉哉、何之瑜等9人组成,彭公达任书记。8月18日改组的湖南省委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彭公达、毛泽东、何之瑜3人为常委,并讨论了秋收起义的有关问题(14)。毛泽东指出发动起义仅仅靠农民是不行的,尚需要军事的帮助,作战计划中把军事加进了农民的力量中,改变了以往忽略军事的倾向。8月22日,何之瑜代表湖南省委到武汉,向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汇报湖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12),并呈送了毛泽东执笔的《致中央函》。该《函》有着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价值,对秋收起义的决策有重要作用,也是构成毛泽东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起点之一(15)。 9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任命秋收起义的组织: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由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为书记,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中共湖南省委行动委员会以易礼容为书记,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的负责人组成。9月8日何之瑜以湖北省特派员身份成为秋收起义领导成员(见附件2)(16)。 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秋收起义后,何之瑜旋继毛泽东后,代理湖南省委书记(17)。他“化名伍桐,隐蔽在颜昌颐的爱人傅凤君家中”,组织湖南各地的革命斗争“闹得凶”“何之瑜是主角”“伍桐”被写成神秘人物,那时上海报刊有报道(3)。傅凤君家是长沙有地位的绅士,如果无叛徒出卖,别人不可能发现他。叛徒告密,中共湖南省委机关遭破坏,傅凤君等40多人被捕,傅凤君等30多人牺牲,何之瑜惊险逃离,当时民国时期的“申报”对这件事有详细报道(见附件2)。 1927年10月4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维汉在汉口召开谈话会,讨论了湖南秋收暴动与改组省委,有罗亦农、彭公迏、王一飞、何之瑜参加。决定罗亦农、王一飞去长沙(13)。 1927年10月24日,中央派罗亦农、王一飞来湖南,举行中共湖南省委紧急会议,再次改组省委,王一飞当选为省委书记,何之瑜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13)。 根据党中央对两湖工作的的多次指示精神,中共湖南省委于1927年11月23日,发出了为夺取全省政权总暴动的总动员通知,“决定于最近期间,开始夺取全省政权之总暴动”。12月1日又发出第21号通知,号召长沙暴动。12月7日省委又决定于7日至10日为暴动日期,命令各县按时尽量暴动。到了10日长沙并未罢工,时至中午,在省委委员伍桐(何之瑜)亲自指挥下,铁路工人开始罢工,人力车和码头工人在街上停留。晚7时,省委组织了300人的敢死队进攻电灯公司、军事厅和卫戍司令部,并由省委书记王一飞、省委委员伍桐亲自指挥,各打一路,结果只破坏了电灯公司。当晚敌人调一个师的兵力,暴动很快被镇压。王一飞等人牺牲(11)。这天的韵目代号为“灰”,故称“灰色暴动”。省委原宣传部部长任卓宣叛变,湖南面临困境,省委只有何之瑜(组织部长),林蔚(秘书长)和刘英(省委候补委员)三人。刘英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林蔚去醴陵,何之瑜留守长沙,坚持地下革命斗争(18)。 注释: 注 1:何以铸(何之瑜长女)(1919—2020)就读长沙周南女中,在重庆中央政校优秀成绩毕业后在“行政院 ”、部队供职,与宋美龄交往密切。 她的长子何志明,毕业于台湾大学。1974 年获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力学博士。是横跨紊流系统、微纳米流体科学和生物纳米科技研究领域中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01 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校长,2014 年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顶尖千人计划。 参考资料∶ (1)、中共湘潭县委主编、湘潭县史志办编著﹕《中国共产党湘潭县历史图志》(2005年7月出版) 468、469页。新浪长博客:《何资深》 (2)、王效挺、黄文一主编:《战斗在北大的共产党人》34、35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6月)。 (3)、 郑超麟著:《怀旧集》(294至314页)记何资深(东方出版社 1995年8月)。 (4)、罗章龙著:《椿园载记》120 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4 年)。 (5)、《中国共产党安乡县历史》第一卷15、138页 (6) 、察哈尔农民协会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7)、《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2 页(人民出版社 1951 年)。 (8)。王人美著:《我的成名与不辛》11至15页,3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l月出版 ; (9)、曹云芳(罗哲妻):忆罗哲(毛泽东介绍入党的烈士)(罗哲侄1961年5月30日整理,存于《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案卷号11,顺序号4)。 (10) 、唐宝林著:《陈独秀年谱》360、366、377 页(1988 年 12 月出版);《陈独秀传下》37至62、75、267、305、308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9 月出版)。 (11)、 李维汉著:《回忆与研究(上)》154、208、216、218、241 页(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年)。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上卷》204、212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 (14)、中 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1920—1949》222、223、225、227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15)、于化明:秋收起义文献《湖南至中央函》的探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0 卷第 1 期 2010 年)。 (16)、王健英编:《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一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75、83、84、107、 112 页。(红旗出版社 1983 年3月 ) (17)、 黄允升等著:《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70 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7 年5月出版)。 (18)、《刘英自述》张闻天夫人口述历史 19 页(人民出版社 2012 年8月 )。
附件: 1、毛泽东回湖南考察时和同学王人路的遗孀吴启瑞合影 2、秋收起义文献: (1)、 秋收起义前召开会议的地址: 中共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前召开会议的长沙北门沈家大屋 (2)、秋收起义的领导组织: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九月九日) 1)湖南省委任命领导秋收起义的组织: 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 中共中央特派员、书记、毛泽东 中共湖南省委行动委员会: 书记易礼容(后脱党) 湖南省委九月八日任命秋收起义部队干部: 第一师师长毛泽东 第一团团长朱少连 直辖第一团团长 李子骥(牺牲) 直辖第二团团长滕代远 直辖第三团团长王相烈 直辖第四团团长郭泳泉 直辅第五团团长谢南岑 直辖第六团团长袁 健 直辖特务营营长潘词岩 湖北特派员何资深(何之瑜) 摘录: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单》(红旗出版社1983年5月出版 )83、84页。 3、民国时期申报登载何之瑜、傅凤君的报道摘录: 1928年4月6日中共党员30多位英烈就义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