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6|回复: 1

【德老话常德】风光如画的清代常德八邮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8 14: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光如画的清代常德八邮驿

万石诗

清代邮驿网络,以北京东华门(京都皇华驿)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其中的南路干线网络中,有一路经河北、河南,从湖北的公安县入湖南的澧县、津市、鼎城区、武陵区、桃源县以及沅陵、辰溪、芷江、怀化、晃县入贵州省城。在这条干线上,设在常德市区的驿站有8个,即澧县境内的顺林驿、兰江驿,津市市境内的清化驿,鼎城区境内的大龙驿,武陵区境内的府河驿,桃源县境内的桃源驿、郑家驿、新店驿。
顺林驿在澧县城关镇东北30公里,由顺林驿北去30公里是湖北公安县境的孙黄驿。兰江驿在今澧县城关镇内,由兰江驿越澧水南去30公里是津市市境内的清化驿,清化驿址曾是集镇,如今是一片黄土岗,明代设驿馆,清代继续使用。由清化驿南去30公里是鼎城区境内的大龙驿,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此处便有驿馆。大龙驿南去30公里便是府河驿,驿址在今常德城内小西门外,宋代便有诗咏驿,明初为水驿。桃源驿在今桃源县旧城关镇西南一公里处,宋代有人诗志其驿,1381年设水驿,可见由常德府河驿到桃源驿是乘船由沅水逆水而上的水程。郑家驿在桃源县城西南30公里处,现在的长沙至吉首公路右侧郑家驿镇政府驻地。新店驿在桃源县城西南35公里处,1371年设驿馆,由新店驿西南方向去便是沅陵县境的界亭驿。
古代的邮驿不仅仅是通信机构,还是官办的招待所和交通站。过往的出差官员食宿及交通工具都由驿馆提供。古代官员中有许多文人墨客,旅途所见,感慨多多,夜宿驿舍,酒足饭饱之后心血来潮,诗兴大发,挥毫题咏,为今人留下当时驿馆的真情实景。读者不妨随我从顺林驿出发,由北向南依次看看古人对各驿馆境况的记载。
清代乾隆年间的武进士孙清元,来到顺林驿时,感到离山西老家越来越远了,初到江南,耳目一新,顿生感慨:“黔中已觉乡山远,及度沅湘百感生。······小酌亲前强排遣,竹密更那雪粒声。”(《宿顺林驿》)。顺林驿馆窗前有竹,冬天里风很大,然而却没有北方那种纷纷扬扬的雪粒敲打竹叶的声音。
清代康熙年间的进士王思训笔下的兰江驿,展示出一幅洞庭湖畔澧水河的美妙秋江景色:“西风木叶洞庭波”,“正当牛女渡秋河”,“羡尔渔人一家乐,芦花明月卧烟蓑”,如今澧水的万点渔舟,澧阳平原的百里芦荡,依然是一方至宝。
清代乾隆进士张德懋的《清化驿早行》与王思训的《兰江驿楼话别》中的秋江图不同,恰好是一幅秋岗图:“兰江渡后又涔河,复岭重岗策马过。蟋蟀咽凉秋思早,棕榈战叶晓风多。萍花一亩分鸥鹭,松径千山暗薜萝。我欲扬铃问湘浦,大江渺渺洞庭波。”张德懋在诗中把从兰江驿到清化驿的沿途景物写尽了,写活了,即使二百多年后的今人也感觉景如斯,情如斯。
清代诗人洪亮吉眼中的大龙驿凄清萧瑟,“溪风萧萧生马尾,一线日光驰州里。”(《大龙驿道中》),写出了太阳山脚下大龙站峡谷清溪的面貌。府河驿在常德城内,明代管讷在《府河驿》中记述了当时常德城的繁华景象:“大镇开戎卫,雄城雉堞连。仙人曾铸鼎,帝子复停船。夜雨浇洒后,春雷起蛰前。边隅今已靖,伫听凯歌还。”
宋代黄公度笔下的桃源驿,是一派桃花源的神韵:“半村留晚照,万壑送秋声”(《晚泊桃源驿奉怀幕府诸公》)。明代进士何孟春的《次郑家驿》,将该驿记录得较完整:“三过桃川渡,桃花水正深。留人无燕语,报客有猿吟。路苦月离毕,田欣岁守心。仙源如许问,他日重会临。”
郑家驿跟桃源驿一样,沾了桃花源的光,让人向往。清人李澄中的《新店驿雨后口占》描绘了新店驿的山地秋景:“轻舆晓向山背行,千山万山云气生。潺媛客梦一夜雨,四十八渡皆秋声”。武陵山地的山山水水,充满灵气,让人神往。清代常德的8个驿站,3个于水边重镇,5个于陆上荒村,各具风貌,引人遐思。

image.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佩才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6 02:04 , Processed in 0.0344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