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0|回复: 1

【德老话常德】无愧国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愧国徽

                 原创/王荫槐

          岁月的凿子,可以錾去人的青春年华,却凿不了少年的记忆。

           已过而立之年的吴为民,离别养育他的故土多年,但在他记忆的荧屏上,仍然清晰的铭记着孩提时代的一件往事。

         那是悲惨的一幕。

            那天下午,暖人的阳光慷慨的洒满了湘北的崇山峻岭。从学校回家的吴为民踏着轻快的步履,走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背后褪色的书包,很有节奏的拍击着瘦弱而凸突的脊梁。走出小路,临近湘鄂边境的国道与乡道交叉口时,猝然间发生了一件触目惊心的事故:一辆飞驰急驶的大卡车撞击了横道而过的人货混装的手扶拖拉机。刹时,殷红殷红的鲜血喷涌如注,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呼唤,凄惨惨的景象惊呆了这位尚未涉世的少年。这场人为的车祸夺去了一条人命,从血泊中救出的三名幸存者,也已伤筋动骨,面目全非。

           这幕血淋淋的悲剧,并未开创车祸的新纪录,但在吴为民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可谓铭心镂骨。

           人生的历程往往有许多妙不可言的巧合。当年目睹公路上那幕悲剧的吴为民,没过几年,便当上了与车辆打交道的“马路天使”。

            这一天,是他生命的新起点,吴为民成为了一名交警战士。崭新的交警服,散发着迷人的气味,帽沿上闪光的国徽,令他精神焕发。啊!新的生活,新的使命,在向他召唤。这位平静寡言的新交警,滚烫的胸怀像是炽热的岩浆在涌动。夜阑人静,他还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灯火和天空的繁星,久久地神驰遐思。他老是回想着老家的那件惨事,与往常不同的是,他感觉到了肩负的重量,感觉到他的工作和生命,同时都赋予了新的意义,他轻轻掀开日记本,信誓旦旦地写着:“我是一名警察,一定要对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严格执法,不徇私情,不走后门,不送人情,做到无愧于头上的国徽。”

           是啊,头顶国徽的人,寄托着祖国和人民的无限信任,殷切希望,是不能愧对庄严神圣的国徽。

           吴为民,这位满怀拳拳报国之心的年轻人,他在给自己设计人生的最新蓝图,他要用坚定的意志和真挚的情感,给人民撰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是一份难写的答卷,难就难在个“权”字,权与钱是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写好这答卷先要过这两关。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人如是说。于是谙通此道的人,要到交警队上个牌照、办个证,或是别人的什么事,想从中占点便宜,捞个好处,便用金钱开道打通关节。岂不知新上任的车管股长吴为民,偏偏不吃这套,任你搬用何种武艺,都无法敲开他紧闭的“后门”。棠华乡一位跑生意的个体司机,不想参加交警队组织的年审培训,要腾出时间多抓点收入。这老兄多少见过些世面,便沿用了往常的老经验,找到吴为民,趁着没有他人在场,忙急急往抽屉里塞了一张“老人头”,然后就说,他的事很简单,借用吴股长的大笔签上两个字:“合格”,再盖个“红巴巴”,就算帮了大忙。

            这话说得轻松,却把吴为民的两道浓眉压变了形,黝黑的脸上收敛了笑容。不参加年审培训哪行?这样的培训,又能增强法制观念,又能提高技术素质,免除了车祸事故,磨刀不误砍柴工啦;若是不注重安全,一旦出了事,到手的钱也会大把大把甩出去。钱再多也枉然,吴为民耐着性子劝个体司机。

          个体司机不善罢休,缠着他就范,且低声附耳提示:这里没有别人,举手之劳,你知,我知,何必认真!

          吴为民仿佛受到了人格的侮辱,唰地将那张“老人头”递过去,同时也掏出了心底的话:如果这钱可做这样的交易,我早发了横财。不过,我今天还有脸顶着这头上的国徽吗?

         吴为民说的大实话。

            在某些世俗者的眼里,交警队车管股是难得的肥缺,办证、上照、违章罚款的事天天不断线,借助孔方兄闯红灯不再是个别人的专利,何止一人?至于捎带新式“手榴弹”和重型“炸药包”上门求情的人就更多了。倘若来者不拒,一一笑纳,吴为民确乎要晋升于大款之列了。

           他并不富有。家里仅有几件简单的家俱,还是结婚时添置的,式样和成色都已陈旧:妻子家里陪嫁的电视机、电冰箱,零部件趋于老化,时不时闹出点毛窍。留守特困企业的妻子,每月所得的工薪也就200元左右,三口之家,还要赡养乡下的母亲,日子够紧了。

           尽管如此,吴为民没有做金钱的俘虏,没有被社会上的铜臭味侵蚀,没有乱用人民给他的权力。浮财不收,非分之礼不收,别有用心的请吃、请喝、请钓、请跳,一律不到。吴为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赢得了众多的赞许。与他共事多年的津市交警大队长刘绍泉称他是“同流不合污”。这话很风趣,也耐人寻味。

         “同流不合污”与古人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大抵相似,从古至今都崇尚洁身自好。只是人与人的心灵沟通并不容易,高山流水,难觅知音,而拉关系走后门已成为某些人的定势思维,形成了社会惯性,对于正常的办事程序,反倒不能适应。因此吴为民正义的举动后面不纯粹是赞美、鲜花、荣誉,也伴随着少数人的谩骂、威胁以及冷眼和闲言碎语。有时,碰了壁的亲友也抱怨他太死板,不合潮流。吴为民的嘴上功夫略略差一点,听到这些,也不言语,就那么抿嘴一笑。他知道,说也白说。

           唯独他表弟的一件事,惹出了诸多烦恼。

           家在农村的表弟,想进城学开车,但视力不合格,办不了证。姨妈知道他管着单子和章子,只要一句话,事情就成了。于是,径直去找这位亲外甥。没想到,竟然扑了空。便甩出最后一张王牌,把他乡下的妈妈搬来了。

          吴为民备了口味适宜的饭菜,妈妈吃不下;吴为民好言好语说了一大串,妈妈听不进;吴为民使尽了浑身解数,仍然说服不了妈妈。江郎才尽,无计可施,清瘦的面容挂满了愁云,急得他噗地跪在妈妈面前,诉说起儿子的苦衷。他说,他忘不了妈妈养育之恩,儿子的身上凝聚着父母的心血。他记得,他被交通学校录取后,搜遍了家里的坛坛罐罐,还是没有凑足学费,最后妈妈卖掉亲手喂养的母猪,他才如期进校。父母苦心培育,只盼儿女好。今天他若是碍着情面,让视力不合格的表弟开了车,日后出了事故,害了表弟,儿子也没脸面做人啦。

          终于,母子间的鸿沟渐渐愈合了。

         “共产党员对待同志,对待人民要有满腔的爱。”这是吴为民入党宣誓那天说的话。由此令人想到雷锋的一句名言:“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吴为民没有赶上学习雷锋的红火年代,但他的人生道路处处闪耀着雷锋的光采。他由一名普通的交警战士,成长为大队副教导员;由原来的车管股一般工作人员,到分管车管队的队领导,职务和地位都有了显著变化。可是,对人的感情仍然没变,还像当初一个样。谁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温暖的手。尽管手头不算宽裕,但为了接济孤寡老人,解除他人的困难,一百元、二百元,一次一次,出手大方。

           车管股陈新元,十年前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与吴为民同睡一床。如今“同床”成了他的上司,依然情同如初。去年,小陈患病住院,吴为民带头捐款;见他爱人忙不过来,亲自上医院送饭,后来安排专人照料家务。这位性格内向的交警战士,深受感动,出了医院即刻上班,没有休息一天。

          吴为民生长在偏远闭塞的小山村,从小却受到严厉的家教和美好的熏陶,终生务农的父亲给他取名“为民”,意在望子多为人民奉献;儿子奔赴工作岗位的那天,不爱说话的父亲老是重复一句话:“千万不要昧着良心搞事。”吴为民记住了父亲的教诲和恩情,他还来不及报答,这位人生旅程上只有四十九个春秋的农民,不幸患了无可治愈的肝癌。吴为民想到父亲为培养四个子女读书成才而付出的诸多辛劳,心如针扎。更令他遗憾的是,父亲临终没有见上最后一面。

           那一天祸不单行。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时,吴为民正忙着负责处理车祸事故。偏偏受害的又是一名无依无靠的老婆婆,躺在医院生命垂危。肇事者不知去向,亲生父亲和孤寡老人同时占据着他心中的天平,应该向谁倾斜?救人要紧。强烈的使命感和正义感驱使他毅然奔往医院作了老婆婆的医药费的担保人,亲眼看到被医生抢救过来,才离开病房去追查逃逸的肇事者。他们日夜兼程,经历了整整40个小时,肇事的司机追到了,结清了医药费,侦破案件,赶到数十里之外的老家时,在痛苦中企盼了很久的父亲,早已闭上了眼睛。

          至今,吴为民仍在叹息父亲的早逝,也为没有回报父亲而感到惋惜和不安。人生苦短啊!岂能尽如人意,但使无愧我心,便也无恨了。吴为民没有辜负父辈的厚望,他以超群的优异成绩走出了山村学校,在省会交通学校,又雄居榜首;走入社会15年,一步一个脚印。凡与他同过事的人,都知道吴为民有两个过硬的基本功:一个钻劲,一个拼劲。凭着这两股劲,干到哪里,哪里就柳暗花明,面目一新。当车管股长,车管工作井井有条,跃为先进;当安宣股长,安全宣传有声有色,名列前茅;位居副教导员后,分车管工作,车管股扛来了交警支队授予的红旗;分管驾校,学员及格率达100%,改写了新的纪录;今年,被派往远郊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短短两个月,筹集资金数万元,修整了一条长达三公里的村路,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

         是星星,天天发亮;是金子,到处发光。吴为民不是星星,却闪耀着明亮的光泽;吴为民不是金子,却有着金子般的心灵。

          他是个农家子弟。在他身上,依然保留着许多农民的美德,而海洋般的现代科学知识,渐渐涤除了残缺的小生产者意识。他的胸怀超越了父辈;他的眼光,逾越了农民。从少年目睹的悲剧,到亲手处置的无数事故。一次一次触动着他;由此引发的忧患意识日积月累,逐步加深。车祸,没有战场的隐形战争,随着公路的延伸,车辆的增加,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危害和灾难,葬身车轮的无辜日益增多,流血的悲剧愈演愈烈。如何抑制和根治这人类残酷的自相残杀?吴为民视为己任,在苦苦的思考,在艰难地探索……

          他的书柜里,摆着一本引人注目的新书:《车祸启示录》。这是吴为民与人合编的著作。书中对众多的典型车祸案例,予以深刻的剖析,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还忙里抽暇,撰写了《新形势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如何做好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及《公安交警队伍引进竞争机制的几点思考》等文章。他不但走出了农民的窠臼,而且在向新的领域,新的境界深化。他迈出了新的步伐,开始了新的举动,他在拯救灵魂。呼唤人们保护自己,防范车祸,莫要做车轮底下的殉葬品。

           头顶国徽的马路卫士吴为民,一门心事紧贴着马路,紧贴着马路上的行人和车祸。不,他心里不仅仅只有马路……

       吴为民,你没有愧对国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佩才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26 02:03 , Processed in 0.0306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