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5-4-13 15:25 编辑
“我应该这样做” 我要叙述的,是一件看似与我做过的公安工作无关、与我们老人无关、但的确又有关的事情。 那是上周的一个中午。我去石门县人民医院看一位同事,经过门诊大厅时,大厅传出一阵争吵声。喜欢多管闲事的我出于职业习惯,进去听了个究竟。原来是一位女患者交了24元钱的一张注射收费单找不到了,去注射室打不了针,回想自己曾到西药房拿过药,便怀疑丢在了西药窗口,而西药房几位同志帮助找了,没发现那张单子,女患者不信,由此与西药窗口的工作人员发生了争执。不过,待我进去不久,争吵便接近尾声,女患者无奈,憋着一肚子气,又去收费处掏24元钱再交了一次注射费。 在西药房对面咨询台值班的导诊护士刘玉珍是我在县文联艺校兼职的同事之妻。她对争吵的情景看得真切。这事虽与她的职责无关,但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她认为不能让患者在医院受到委屈,于是主动迎了上去,边想着怎样帮她,边问患者叫什么名字。我见她这样热心,便躲在一旁观察,没有前去打搅。 “单子上不是写着吗,你眼睛没瞎啥?”刘玉珍的热心询问换来那位女患者一顿痛骂。 刘玉珍没有生气。看着患者重新缴费的单子上写着“小燕”字样,便和颜悦色地说:“小燕,消消火。我帮你再查查好么?” “钱也交了还查什么!说白了,你们医院就是想多收几个钱!”小燕没好气地回答。刘玉珍依然保持着冷静,一面帮她分析是不是被人错拿了,一面主动提出帮她再去查查。 “没事搞,你就去查吧!”对方火气未消,说的话十分尖刻。刘玉珍不仅没有计较,反而沏了一杯水递给小燕,要她坐下歇歇。小燕见刘玉珍这般胸怀,火气渐消。 不过,刘玉珍去西药房重新认真查了两遍。真没有! 但她没有放弃。楼上楼下几趟折腾,跑得浑身是汗。这时,她突然回忆起此前好像看见小燕旁边有一位穿红衣的男患者在西药房拿过一摞收据。会不会是他拿错了? 刘玉珍又连续跑了几个科室。凭着记忆,她终于在门诊部的手术室找到了那位男患者,并从他收下的那摞收据中找到了被拿错了的小燕的那张注射收费单。她拿着收费单,又领着小燕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给小燕办理了退费手续。 接过经刘玉珍好一阵折腾退回的24元钱,小燕心中激动与羞愧交织,半晌才对刘玉珍说出了一声“真的谢谢!” 然而,刘玉珍仅匆匆答了一句“不用谢,我应该这样做”后,就又回到咨询台帮助其他患者去了。 目睹了此事的全过程后,我想,世上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有能力帮别人时就应该尽力去帮助别人,不要考虑事大事小,也不要计较别人是否对你感恩。因为有时你做的事自己可能觉得微不足道,而对于他人来说却可能至关重要!同时,事情也是相互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帮了别人,自己也会从多角度收益。就拿这件事来说,看起来,刘玉珍管的是又费力又受委屈的一件份外事,但她最终不仅得到了患者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医院这个集体的声誉。 “我应该这样做!”这似乎是一句官话。但是,当这句话出于一位普通导诊护士之口时,听起来却是那样自然和亲切,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于是我再往深处一想,如果每个单位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何谈社会不能和谐?何谈自己所在的集体的群众满意度不能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