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复兴中华 291班 林子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它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中,警醒着我们:勿忘国耻,立志报国! 1931年9月18日,一声巨响划破了东北的宁静,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多月,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同胞沦为亡国奴,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长达14年的黑暗深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城市被轰炸成废墟,村庄被焚烧殆尽,百姓流离失所,战火纷飞,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在血与泪中挣扎,在生与死中抗争。那是怎样的人间炼狱啊!哭声、喊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 但英勇的中华儿女并没有屈服,他们拿起武器,奋起反抗。在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一场场战役打得惊天动地,中国军人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让敌人闻风丧胆。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当敌人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他们震撼了,而我,也被深深震撼了。赵一曼,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残酷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她在给儿子的遗书中写道:“母亲的死不足惜,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用生命践行了“与华北共存亡”的誓言。像这样的英雄太多太多,这些英雄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行。我们不能忘记曾经的中国在列强的欺压下签下了一纸又一纸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主权;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流落街头、无所归处的难民乞讨哀嚎,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被日本军队奴役而抱憾离开的同胞们。 终于,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如今,80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段历史却永远不能忘记。它是我们民族的伤痛,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要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让悲剧不再重演。我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我要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之中;我们要勤奋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还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同学们,让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立志报国,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铸就祖国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