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2

常德诗友贺樊溪兴诗办社廿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25-6-30 23:08 编辑

皮国繁

联贺樊溪诗社结社二十年

数千顷樊溪荡漾,滋养乡关沃土;
二十年风雨耕耘,催开艺苑繁花。

祝仕彬

贺樊溪诗社成立
二十周年


樊溪结社廿春秋,
风雨长歌岁月稠。
周土诗香流雅韵,
扬葩振藻立潮头。

赵考

步韵奉和周会长
回首诗乡创建佳作


国策传承敢领先,追唐溯宋克疑难。
创兴协会才人富,编撰期刊硕果妍。
随季采风行业广,应时发帖主题全。
接龙唱和上媒体,锦绣诗文越万山。

胡亦文


贺樊溪诗社成立20周年

九曲樊溪逐梦吟,诗朋种玉笔殷勤。
骚风拂柳三千里,老骥扬蹄二十春。
好景娱人留岁月,金牌耀眼挂天门。
宫商曲小乾坤大,尽是拳拳赤子心。

蔡佳春

庆贺樊溪诗社创办20周年

廿载吟坛总是情,迎潮濡墨聚精英。
征途坎坷清风乐,岁月峥嵘紫气盈。
美誉频频传大地,金光闪闪耀全城。
中华匾额天门挂,旅伴诗乡万里行。

联庆樊溪诗社创办20周年


廿载荣光,匾额金光皆闪耀;
千年喜气,樊溪紫气再升腾。

楚江澜

樊溪廿周年颂

樊篱突破兴犹佳,溪水欢歌竞物华。
燕剪三湘拖碧浪,莺梭九域绽奇葩。
苏辛辞赋春潮滚,李杜诗风秋韵夸。
若问斯时何寄慨,梅开廿度醉明霞。

周春艳

贺樊溪诗社创刊20周年

笔墨勤研久,诗书韵语扬。
襟怀同霁月,肝胆映冰霜。
薪火千年继,风骚一脉昌。
溪山钟毓处,才智阐弘章。

康兴民

庆贺《樊溪》诗社建社廿周年

廿年艺圃苦耕耘,
不负诗家赤子心。
巧借樊溪溪水润,
换来挑李满园春。

周春秀

贺樊溪诗社成立二十周年

樊溪汩汩玉流长,
廿载春秋墨韵香。
种玉骚人添锦绣,
吟风妙笔绘琳琅。
天门喜挂金牌灿,
乡野频辉文彩光。
人杰地灵催雅兴,
全民创作谱华章。

钟兴珉
  
   《 樊溪》赋


    夫《樊溪》者,沅澧之珠玉,乡野之文旌也。溯其源,承武陵之雅韵,汲洞庭之烟霞;观其志,植沃土以发华,振木铎而鸣声。今试为赋曰:
   一溪活水出深山,万卷春风度阡陌。版纳青蒿黄犬,刊载俚曲渔歌。石板街前,老篾匠竹编故事;油茶林下,农家女口授民谣。泥香透纸,犁耙与笔墨同耕;月影摇窗,蛙鼓共诗钟交响。此乃民间艺术之薪传,实乃《樊溪》创刊之本真也!
   当其创刊之初,筚路蓝缕:稿件选编,社长亲调平仄;捐款筹资,老农掏尽腰包。田埂诗人竞投稿,黉门学子争吟诵。月下灯旁,老翁说唱三棒鼓;晒谷场边,稚子学吟竹枝词。遂使骚风楚韵入丹青,丝弦曲牌成铅字,武岗寨罡风现小说,凤凰山夯歌变新诗。
     至若功能之盛,犹如:筑文脉之堤防,使乡愁可栖;开精神之阡陌,令野老能言。昔者屈子涉江,采风于沅澧;今观《樊溪》汇流,载道在简编。五柳先生若至,当叹桃源有径;善卷老人重游,应喜舜德可传。
    观夫历程而今双十华诞,恰似那洞庭新涨春水,再鼓云帆。看万顷碧波,尽是源头活水;数廿年足迹,皆成雪泥鸿爪。愿继往开来,持“民间性”为根本,以“乡土气”作舟楫。待到而立之年,必见:武陵桃汛连天涌,不忘“樊溪”灌溉功!
   有人赞曰:一册虽薄,能承星斗;廿一期虽艰,已润桑麻。衷心祝愿此“溪”长流不息,终成江海;衷心祝福《樊溪》永葆初心,再续风华!
    犹有诗赞曰:
沅有芷兮澧有兰,樊溪文脉自潺潺。
廿载深耕文化壤,明朝更辟九重天!

幽兰居士

    临江仙·《樊溪》扬帆二十载(八题)
  一、初始创建
   陌上春犁翻韵脚,蓑衣竞染墨香。武陵余脉续诗行。朗州调古调,澧水酿新章。     几度《樊溪》星火聚,竹枝重识刘郎。耕读传家砚田忙。廿年磨一剑,出鞘即锋芒。
二、诗社成立
     廿载回眸初创日,乡村原野秋浓。《樊溪》初聚几诗翁。砚池赊月色,韵苑借松风。      筹款捐资弘大雅,千元可见襟胸。竹枝新谱武陵东。莫嫌涓滴细,终作海涛雄。
  三、首刊发行‌
     十月金秋丹枫艳,《樊溪》初试嘤鸣。诗书画影汇乡情。墨香盈陋室,文脉动边城。    捧出首刊心尤热,乡亲父老相迎。扎根湘北夺先声。莫言乡镇小,敢作大江横。
‌    四、发展转型‌
    接力新程开气象,将军题字生辉①。《樊溪》二字见雄奇。刊融诗书画,脉贯古中西。     十五村庄连网络,泥痕爬上笺眉。九旬扶杖七龄随。春风梳翠柳,百卉展英姿。
‌   五、
   六、品牌奠基‌
    一卷校园春浩荡,千章桃李争鸣。樊溪活水润书声。讲台飞玉屑,黑板种诗情。     四月芙蓉颁令箭,七月京华授缨。诗乡金匾映门庭。《樊溪》流九曲,汇入大江清。
    七、韵海扬帆
  耕读传家诗魄铸,一刊风雅流芳。素笺承托众星光。民间多艺粹,韵染百花香。      沃野生根终务实,夯歌变作宫商。廿年足迹遍城乡。武陵桃汛涌,又启远帆扬!
    八、为《樊溪》而歌‌
    犁破春泥耕韵事,樊溪水润诗行。八言社训刻沧桑。字从堤柳绿,句带稻花香。       廿载烟波摇月影,石桥古渡文章。灵魂归处是榆桑。虽无金缕曲,自有韵声长。
注:将军,这里指李文朝少将。《樊溪》刊名是李文朝将军题写的。
   
钟兴珉
   水调歌头.夜读《樊溪》
   明月浸窗纸,黄卷启《樊溪》。 恍闻堤柳深处,吟诵伴莺啼。 二十年来耕读,多少犁痕笔迹,都化雪泥诗。 字里云帆启,韵里橹声移。    石桥韵,烟波调,铸灵犀。 铮铮社训如砥,夜夜砺新词。 莫道田家无玉,且看星光满篓,颗颗是珠玑。 掩卷推窗望,正是远航时。
钟兴珉
                    水调歌头·品读《樊溪》第21辑
        廿载耕云路,一卷写沧桑。樊溪清韵流淌,沃土绽芬芳。收录山歌俚调,整理乡愁掌故,笺底卧春光。最是蓑衣句,犹带稻花香。     鼓锣响,龙灯舞,戏台忙。民间艺术,根须深扎在村庄。廿一辑成新册,千百情凝旧墨,字字有担当。愿作传薪者,灯火照山乡。


康兴民

《樊溪》的整体风格与集体水准

     我爱读《樊溪》,被它所铸就的诗魂所打动。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具有独特的“整体风格”和优秀的“集体水准”。
      首先谈“整体风格”
     “多元化”:《樊溪》是以“诗词曲联”和“散文辞赋”为经线,以“书画影印”和“剪纸曲艺”为纬线交织成的博大的艺术体。用无限的魅力凝集着千千万万的粉丝。
     “思想性”:牢牢把握“双百”方针,讲正气、讲品格、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助力新农村。
     “艺术性”:把艺术性视为生命,着重强调创作的“十大关系”即:“古与今”、“同与异”、“气与势”、“直与曲”、“理与情”、“深与浅”、“虚与实”、“文与质”、“律与散”和“典型与特殊”。鼓励作者追求创新与突破。
     “时代性”:农民诗社、乡土气息,一个农字体现着该诗社的特色与风格。坚持农民本色、爱农、贴农、颂农、为兴农发声。使“农”字特色“乡”得更加绚丽。
     “地方性”:在刊物的字里行间中,彰显出了周家店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民间文化,彰显出了周家店的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
     再谈“集体水准”
     “专业性”:编委会设立了六个顾问、一个主编和九个编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参与诗集的扩散活动,显示团队的专业活跃度。通过诗词培训能推动青年创作,强调对传统资源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严谨性”:对作品的质量能严格把关,从海量的稿件中优中选优,注重对读者的尊重。同时,主动挖掘优秀作者,而非被动等待稿件,体现出了专业性和主动性。
     “影响力”:经常开展诗词大赛、朗诵会,能持续影响创作生态。
     “持续性”:乡镇级诗刊能连续办二十年,非周家店莫属。从而证明了政府给力、团队稳定和群众支持。
       我们要学习《樊溪》,让它的魅力发散到地角天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构思巧妙,文笔流畅,点赞学习问好,遥祝文祺笔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歌 发表于 2025-6-30 22:16
构思巧妙,文笔流畅,点赞学习问好,遥祝文祺笔丰!

谢华歌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 09:24 , Processed in 0.0331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