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87|回复: 4

石门发现70年前抗战碉堡群 集中分布在澧水南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8 12: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门发现70年前抗战碉堡群 集中分布在澧水南岸


    华声在线常德频道讯 近日,一群石门民间的抗战研究者在常德市石门县陆续发现了大量70年前的抗战碉堡群,他们主要集中分布在石门县城澧水南岸的三江口、新街口、月亮湾、天供山、风车口、白鹤垭一线,绵延近20公里,总共约30余座。
    1943年秋,日寇以20余万之众进犯常德。石门是常德的前哨,由国民党第73军奉命固守。为阻止日寇南侵常德,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73军在石门县城澧水南岸和十九峰山一线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构成了一道阻止日军进攻常德的防线。
    1943年11月6日,日军主力部队以10万兵力分三路合围石门,73军在石门县城附近的青山尾、大尖山、金鸡观、白沙渡、百步墩、双溪坪、红土坡、曹市、夹山一带与日军激战。14日,国民政府军委会下令73军后撤,放弃石门。为掩护73军突围南撤,73军暂编五师在彭士量师长的指挥下死守石门县城,在城内与日寇展开残酷的肉搏战。15日黄昏,暂五师奉命撤出石门县城,师长彭士量率警卫连在石门县城西北的三江口一带渡河,遭遇日寇围击,不幸在岩门口被敌机机枪击中,彭士量身受重伤仍喊杀不止,拼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
    石门之战,73军特别是暂五师与敌激战10日,以全师6000官兵伤亡殆尽的代价,依靠这些碉堡,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拖延了日军进攻常德的时间,使驻守临澧、澧县、桃源、常德的军队得以充分准备,为常德会战赢得最终胜利,“彭师长厥功甚伟”。
    新发现的这些抗战碉堡,主要集中分布在石门县城澧水南岸的三江口、新街口、月亮湾、天供山、风车口、白鹤垭一线,绵延近20公里,总共约30余座。所有碉堡系水泥、卵石混合的混凝土堡垒,保存较为完好,虽经70多年风雨洗刷,仍异常坚固。每座碉堡整体为钥匙形,其中碉堡的前端呈圆柱体半地穴式结构,设置有三处机枪射口,里面可容纳6至8名士兵。碉堡的后端是长方形坑道,供放置弹药和方便士兵进出。碉堡顶部平整,有一处四方形的透气孔。
    这些碉堡的发现,为研究当地抗战史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实物资料。由于年长日久,风雨剥蚀,这些抗战碉堡,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也亟待有关部门予以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14: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不该被遗忘。深切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18: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4-18 1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73军在石门县城澧水南岸和十九峰山一线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构成了一道阻止日军进攻常德的防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7 21: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澧县道河乡鹿山、虎山、仙公山、毛坪山,大岩厂后及附近的几座山、津市市灵泉镇的龙山、临澧县烽火乡的担粮山、将军山、阮山,至今残存有那个时期敌我双方战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0:24 , Processed in 0.0349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