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7-8-29 08:52 编辑
相濡以沫七十载 (二) 1973年夏,15岁的小儿子高烧不退,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正在生产队出集体工的严任年急忙赶回家里。请来医生后,又给孩子熬粥,一口口地喂,并一直守到凌晨3点多,孩子退烧后才去睡觉。婆婆见严任年一脸疲倦,想去县城将丁申枚叫回来帮她一把。被严任年谢绝了。她说:“不要打扰他的工作!” 1978年冬,身体多病、已年近七旬的公公因病卧床不起。而当时丁申枚正在为改良一种猪的品种而守在猪场不能离开。婆婆一人无力照顾,严任年主动帮忙帮公公翻身、擦身子、接屎接尿,样样都干。她想到的是,宁可自己吃苦,也要让丁申枚安心工作。为了供孩子们上学,严任年除了坚持出集体工外,每年还养两头猪,一头全家吃,另一头卖钱。她还在屋子四周栽了十多株桔子树,收获的桔子自己舍不得吃,全卖了钱。 家里离丈夫工作的地方只有六里地,可严任年从不去丈夫的单位,直到1980年丈夫退休。她说,跑到单位上去,会影响丈夫的工作。因此,每每说起妻子,丁申枚就会感激地说:“没有任年的全力支持,就没有我工作的成就。尤其我那个地区劳动模范奖状里,有一多半功劳都应该属于她!” 1980年底,丁申枚到龄退休。县肉食水产公司给他在县城公司家属院内分了一套房子。眼见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再无更多牵挂,一年后,严任年来到了县城居住。但步入老年的严任年,因长期超负荷积劳成疾落下的类风湿、贫血等疾病全部开始露头。丁申枚想着老伴这些病都是为了支持他的工作和维持家庭而染下的,因此,他要加倍偿还对严任年感情的欠账。于是,老伴一有头疼脑热,就围着老伴忙过不停。他变换着花样给老伴买她爱吃的东西,并包下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事。当老板心情欠佳时,他便挖空心思说些笑话讨老伴开心。他们就这样共度了退休后的36个春秋。岁月虽催老他们的容颜,但他们朴质、平淡的爱却历久弥醇。 丁申枚是一名老党员,退休后,他依然热心公益而时刻发挥着余热。鉴于他的思想境界和能力,渫阳社区居委会将他推荐为了周家巷平安小区创建工作业主委员会主任。于是,他依然象在职时那样尽职尽责,经常倾听群众呼声,并如实地向社区反映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年来,他所提的“周家巷垃圾池搬迁”、“周家巷路段铺水泥路”、“周家巷路段装路灯”等建议均被采纳。大家说,丁申枚到底是一名老党员。而对于这些,老伴严任年也如同当年,一如既往支持着丁申枚。 丁申枚、严任年两老待人真诚善良。邻居有事需要帮忙时,他们总是积极相帮。一位邻居的孩子摔伤了脚,丁申枚马上将自己泡制的药酒送去为他治伤。他们两老种了很多蔬菜,经常送给左邻右舍吃。他们还经常牵头组织慈善活动,仅去年,就捐衣捐物3次。因此,丁申枚很受大家敬重,被全院子的21户人家公认为领头人。院子这家有事需要捧场,或那家有事需要帮忙,都首先向他两老反映。只要他们两老一声号令,大家就会一齐响应,活像家长带着一个大家庭,丁申枚、严任年家庭也由此多次被评为“五好家庭”。 七十年风雨同舟酿造着恩爱之蜜。老伴走后,丁申枚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象往常一样走上凉台,因为、严任年在世时,他每天早晨都会牵着老伴的手坐在凉台上晒太阳。严任年轻轻地唠叨,丁申枚闭着双眼认真地倾听。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海枯石烂的誓言,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作为普通百姓,他们相依相伴,相濡以沫七十载的生活经历,虽然简单,但实在甜蜜(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