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91|回复: 3

月是故乡明——游览桃源八中观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6 12: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时候家住常德。
       隔壁家的老幺,高中毕业后一时寻不到工作,经人推荐,介绍到桃源三阳港中学教书。从那时起,便知道桃源县有个三阳港,三阳港上有个中学。
       参加工作落户到桃源后,成了名符其实的‘桃源佬儿’一个。退休之后,老有所乐,常常参与爱协的帮困助学,沾了助学活动的光,免不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自然,也就多了些与师长们打交道的机会。闲聊中,常听人念及起三阳港中学也就是现今的桃源八中,教学改革探索搞得蛮不错,在实践中想了些新点子,有些新搞法。至于究竟如何呢,因是‘老外’,‘只缘不在此山中’,故而也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近日得了个机会,有网友相约,相邀起去八中一游,实地看了看,并聆听了学校领导及有关老师的介绍,以至耳目一新,撩发起写一写此行观感的欲望。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真要由俺这与教育八杆子打不着的人漫扯教育,难免有班门弄斧,信口开河之嫌。故而,俺声明在先:倘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处,万望各位高抬贵手,砖头不要拍得太凶,手下留点情罢。
       八中并非县上的重点,自然分羹也就依稀可辩,缺少雄厚的财力物力,任其海阔天空,大兴土木。布局建设上也就只能随弯就弯,顺其自然,好大的鸟儿做好大的窝儿。五十年代修建的老校依旧蜷伏在原址上,龟缩在三阳港镇的西北角角,占地号称一百亩。因为地方过于狭小,便难以施展拳脚,供学生们上课出操活动少不得的操场,也就只能勉强凑成个三百米的跑道而已。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学校虽偏居一隅,领导却不安于现状,能深谋远虑,从挽留人才,图谋今后发展出发,近些年着实开动了脑筋,立足现有条件,用尽了手头能搜集到的各种有限资源,将几栋教学楼及学生与老师安身立命的那个窝儿,侍弄得倒也是焕然一新。最令人留连忘返的一处地方,莫过于把基建工程挖出来无处可堆放的那些个土方,统统倒在了后面的堰塘一角,堆叠起一处曲径通幽的小小园林。这因陋就简的小小角落,如今遍种起高大的楠竹,常绿的乔木,显得是苍翠一片,挺拔成林。也许是一个好的预兆,今年的笋子发得是特别的多,风儿拂过,更显得生机勃勃,飒飒作响。奇的是,早些年被虫蚁蛀空多半的一株桂花树,去年也枯木逢春,再添新枝,眼下长得是青枝绿叶,油光锃亮!
       从曲径通幽的小小园林踱将出来,一行人接踵去了学生们下榻的宿舍。
       映入眼帘的第一感觉:寢室虽然简陋,却显得错落有致,布局大方更方便适用。每间寢室内均安装得有两把摇头风扇,料想炎炎夏日,这室内必定也是凉风习习,不绝于缕。现场看到的景象,令人感慨不已:孩子们将每双鞋子,全都呈一条直线摆放得整整齐齐,如俗话所道的那般:不斜一根根纱!窗台上搁放的漱口缸子,牙膏和牙刷,也都规规规矩矩,排列成行。学校为学生考虑得周详,想得细密,为洗漱方便,每一间寢室内分别修建了宽敞的厕所和洗衣房。
        一个并非重点的乡间中学,外援又少,却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做成这个样子,不得不令人信服,佩服且诚服。
        游览教室,更勾起大家的赞叹与感慨:消失多年且不见踪影的儒家传统,又重新在此处看到踪迹。宽敞明亮的走廊上,靠墙一排张贴着印制精美的“三字经”章句。凝望着这些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的古老警言,时时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现在,国家及民众对于儒家学问已经有了一个辩证的认识。问题可通过我国对外开办《孔子学院》的热潮看出来。为什么现如今对孔夫子如此的热情呢?这须从儒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讲起。其中,最为人们所了解的就是流传已达千年的《三字经》。一部仅有千多字的薄薄小册子,竟能在我国流传千余年。在启蒙教育方面,《三字经》一直成为我国小学教育的必读教材。《三字经》中含有的思想,本身就是我国儒教文化的高度浓缩。其思想内容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可否定。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儒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悠久历史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儒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最深刻,儒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来源与根基。其历史的久远,从我国有文字的记载以来,就可以看到儒教思想的确是我们的主导思想。回溯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儒教思想也是我们统治政权的思想基础。而创造这个思想的祖师爷就是孔夫子。之后,孟子又将孔子的思想提炼发展到更高水平,成为人们常说的孔孟之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儒家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也可以说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儒教文化最普及,最通俗,最深入人心的便是《三字经》了。《三字经》把儒教文化的思想高度地浓缩在其中。《三字经》以直白,通俗,最大众化的语言,从做人,办事,待人,接物,处事等多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体系。这个,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之所以能成为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在很大程度上,是儒教的功劳。
       八中结合教育改革,把《三字经》贴上了墙壁,让儒家思想能天天日日,时时刻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灌输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去,善莫大焉!
       尤其每间教室门前张贴的那些以本土英雄名人命名的班级,如:孟少农班,李光庆班,王其梅班,张维一班……,更让人耳目一新。
       乡土文化是通过长期的堆叠积淀形成的,根基相当深厚且丰富。学习了解乡土文化及本土历史,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生动地感知祖国的伟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操。尤其重要的是在美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杜甫诗云:月是故乡明。
       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历史不仅与全国的历史紧密相联接,而且更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的明显特征。不失时机的增加乡土历史及名人轶事的具体教育,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了解乡土文化,知晓本土英雄人物,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6 17: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是故乡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8 18: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历史不仅与全国的历史紧密相联接,而且更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的明显特征。不失时机的增加乡土历史及名人轶事的具体教育,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了解乡土文化,知晓本土英雄人物,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8 1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方的历史不仅与全国的历史紧密相联接,而且更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的明显特征。不失时机的增加乡土历史及名人轶事的具体教育,这对于学生全面掌握了解乡土文化,知晓本土英雄人物,更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5:04 , Processed in 0.0319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