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圣华 于 2017-11-3 14:35 编辑
(澧县关工委网上关心下一代工作站:家庭教育辅导文稿)
怎样科学为孩子施爱 澧县教育局关工委 郑传岩
六、正确看待孩子成绩波动。 通常,孩子的学习状况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反映出来,家长看重孩子的很正常,但是,如果家长过分只重视成绩而忽略其他,强迫孩子必须考高分,也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其实,考试的目的只是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是单一形式的检测。分数高低仅仅代表一次考试,它并不能证明孩子究竟有多少知识储备,更不能决定孩子的人品与综合能力。衡量孩子的智力程度并不只是只有一个标准。 曾有一次,一所学校在一次平时考试之后把卷子发给学生带回家去让家长签字。其中有一个孩子,这次成绩考得不太理想,老师见他回校后愁眉苦脸的,便问他,爸妈都跟你谈了些什么? 孩子说:“以前我犯了错只是爸一个人单打,昨天我是挨了一顿爸妈混合双打,该出手的都出手了。并且爸爸说,如果是中考,多考一分就会为家里节省3500元钱。” 用这样的话来评价孩子,简至是把孩子当成了挣钱的机器,把孩子当成了提款机! 这是一种不良的影响。为什么说家长过度关注分数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第一,家长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分数上,会使孩子对考试产生害怕心理。有很多孩子平进成绩非常好,但到考试就怕考砸。越恐惧越容易出错,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没能注意到孩子出现的心理状况,让孩子的考前情绪被紧张填满,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第二,家长把注意力老放在分数上,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小学生天真烂漫,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即便是学习差点的学生也有想得第一名的愿望,其实,很多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并非每次都能考高分。即便是自己的优势科目,如果出现失误或者由于某些外界因素,也会得到很低的分数。可这时家长若不问清缘由,就辱骂讽刺挖苦孩子,这样只能伤害其自尊心。当前,不少家长在教育中会用这种方法,他们认为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可不知对孩子是心理的攻击。孩子的心理脆弱,经受不住刺激。 小天的妈妈有一次看到小天考试失利,一见小天就脸上浮现了阴霾。她接过考卷,瞟了一眼,说:“10道填空题错了5个,居然还对了一半,算是还没蠢到极点。”小天忍着泪低着头说:“这次考试我没发挥好。”妈妈撅着嘴,说:“你哪次发挥好了,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小天回答说:“我下一次考试一定会拿个90分证明给你看。”妈妈不屑一顾地说:“成,我期待那一天。”考试后的这段日子里,小天心理憋着一股劲,更加努力地学习。下一次的考试,小天考了95分的高分,而且排名全班第一。小天想,妈妈这回肯定不会批评自己了。 一进门,小天将试卷递到妈妈面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妈妈扫了一眼小天的卷子嘲讽道:“当真考了九十多分,改卷子的老师没搞错吧!”小天气得直跳脚,说:“你怎么还怀疑我的老师呢?”妈妈说:“怎么了!就一次考了个高分,有多了不起!根本不知道谦虚为何物?我偏要看你下次再考多少。”小天怒气冲冲地跑回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门,气得哭了起来。 很多家长都像小天的妈妈那样,孩子有困难时,不但不做孩子强大的后盾,还挖苦孩子,有了进步不表扬,反道嘲讽,似乎大人只有通过此举才能激发孩子的斗志。 作为父母,考后正确指引很重要。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帮手。一旦孩子考败了,成绩不理想,较合理的做法是,家长要静下心来,帮孩子分析原因,以利于孩子再觉悟起来;若是考胜了,家长一边要鼓励,一边要提醒孩子保持谦卑,不断进取;当孩子为考试怯场时,要在培养孩子具有良好心态上面下工夫,教育孩子要勇敢面对。 关于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我们家长要克服认识上的误区,要认识到: ①孩子之间有差距是正常的。 实事上,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就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竞争的激烈。可由于每个孩子的智力不同,每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孩子的自身学习习惯、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等都不一样,分数难免有差别。父母要认真地了解情况,倾听孩子的解释,不应轻易批评孩子学习不用功。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和孩子共同分析,解决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帮孩子合理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确定合理的目标。 ②分数低时需要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可能人人都拿第一,有强者必然就有弱者。当孩子考试失利,没有达到目标,他本身就很自责了,父母千万不能在伤口上撒盐。同时要记得说一句:“下次努力。”让孩子期待下一次的学习机会。 ③家长切忌光拿自己的孩子来跟别家孩子作攀比,只是与孩子前段比为最好。如果父母不择时、择地点地过分攀比,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湖师大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明朝嘉庆时,有个小天才叫张居正,五岁能诗,十岁能文,十二岁考进士,本应取录,考官李士翱发现了神童,禀报朝廷,朝廷派了官员顾磷来了解,但顾磷未报上,只想让他往后成为栋梁之才。张居正的爷爷有些武艺,在小辽王(朱宪火节)王府上(荆州)做护卫,小辽王的母亲听说张居正是天才,很是羡慕,很想让她的儿子(小辽王)跟张居正交上朋友,并经常把小辽王跟张居正攀比。由于比得太多,使小辽王心里埋下了嫉妒的火种,决心以后要压下张居正。但是年幼没办法,只得百般忍受。 到十六岁时,小辽王的父亲(朱宪火节)死后,顺理成章的小辽王正式封了王,有了大权。他就想以权雪恨,出一口恶气。但是张居正十六岁时已再次考上进士,这小辽王还是把张居正没办法。于是他想出一个计策。一天,小辽王把张居正的爷爷张镇请来,摆下宴席,以庆贺他有一个出名的孙子,用毒酒灌死了张居正的爷爷,了却了他幼小时埋下的攀比之恨。因此,我们的家长平时不要老感觉自己的孩子总不比不上别家的孩子。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别人家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老看着别人的孩子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现在的家长太过分看重分数,而忽略对孩子潜能的开发。其实家长要经常去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潜能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果孩子已经尽力了,就算得不到好成绩的话,家长也要理解孩子,不要过分施压,更不能放弃。 今天的共同学习共谈及了六个方面的知识。限于个人知识水平较低,专业能力有限,意见不一定完全正确,希望领导校正,期待家长们提出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