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18-2-9 19:55 编辑
和平 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4)
郦 裳
写在前面:这是一位女兵的真实经历。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又是一位孝顺的女儿,还是一位仁慈的姐姐,更是一位优秀的部队文艺工作者、部队军官。她有着常人不可想象的经历,9岁时父亲牺牲在对越还击战的战斗中,16岁当兵,17岁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老山作战,恋人在1987年也牺牲在对越还击战的老山前线,她唯一的女儿又参军入伍在西藏最艰苦的地方。
她曾经发自内心的呼喊:不要再有战争,让祖国永保和平,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父母的爱护。和平,才是对军人的最高奖赏。
恋爱是偷偷的,聚少离多。但是很甜蜜,他有呵护,我有牵挂。彼此鼓励,彼此向往,共同憧憬着一个未来。战火里面的爱情,比命还珍贵。我得到了,我此生无憾。 他负伤期间,与他在一起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部队休整的时候,偷偷请假跑来带我去平坝吃过的唯一一次米线。还遇到几个向我吹口哨的刁兵,他差点和人打架。还有每次侦察任务下来,给我带的老山兰、从“舌头”身上缴获的苏联玩意儿。 还有他抽空就给我送来的压缩饼干、汽水。 还有他给我讲的侦察故事,敌后见闻。 还有更重要的,是他温暖的怀抱,坚实的胸膛。 以及,每次离别时的无人处,我给他的,咬破嘴唇的吻,还有,流进嘴角的泪…… 无尽的爱,被战场的威胁吞噬着。变成了无尽的惦记和牵挂。
特工战的残酷,伤员和牺牲战士们的惨状,时刻像恶魔一样的缠绕在我的心头。每次聚后别离都似乎是生死相隔,让人几近崩溃。可是我依然那么爱他,承受什么我都愿意,我不怕苦,不怕等,我每次都艰难的熬着,等他回来爱我,因为,我爱他。再后来,17岁的我,成了他的女人。 不是因为年少的冲动。 不是为了奉献。 而仅仅是因为深厚的爱。
因为,我怕失去。 那时我想,如果有一天,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如果他离去,将不再回来。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宁愿,把此生全部的爱,都尽早的全部给他。 所以,我做到了。 我爱他,我甘愿。
后来,87年10月19号,他最后一次上去,真的就没有回来。敌后袭扰,永远的长眠在了那片热带丛林里面。真的,时至今日。我仍然拒绝回想起那一刻的自己,那一时刻的悲伤。只是一瞬间,天就塌了。时隔八年后,我,终于明白了,当年妈妈失去爸爸时,当女人失去爱人时候的那种灭顶之灾。
他走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身边的姐妹,每天对我寸步不离,生怕我出个闪失。可我当时,连死的心思都没有了。整个心,不见了,什么都没了,心是空的了,人只剩下了一个壳。 还要继续做日常的工作。只是,再没有说过一句话。 那时候,已经怀孕了,可是自己并不知道,还小,懂的不多。 发现的时候,是11月份了,已经怀一个月多了。可是,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 他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不知道,我为他怀上了孩子。
87年11月中旬,军区在前线由作战转入战评阶段。也就是说,轮战使命即将结束了,我们都要回去了。可是,我的爱人呢?
87年12月初,侦察大队结束所有作战任务。要举行祝捷大会,然后,撤离战区。那时候前线没有慰问团,类似这些慰问演出的工作,平时都是由医护,通信之类的女兵代劳。我是专业,领导派我简单布置一下节目,组织一下女兵排练,大会上演出之后,全军凯旋。这任务被我因病推辞了,没有上。我当时,也的确是虚弱的,失去爱人的痛苦,怀孕的身体不适,加上热带丛林山下的低气压,整个人每天都软绵绵的。
12月中旬,轮战使命光荣结束。国土寸土未失,部队奉命撤离战区。先到达昆明。汽车往昆明走的那一路上,我曾一度想跳下车去,跑回前线,进入丛林去,去找他,去找我的爱人。哪怕是敌后,哪怕要经过地雷,哪怕被敌人打死,我也不在乎。我只要找到他,他还留在那啊,我怎么可以自己回去呢。
但是,我只有拼命的压抑着自己,压制着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悲伤。因为,我还是个军人。我要服从和跟随这支队伍,我不敢私自下车。那一路上,自己是死是活,是怎么回来的,已经不记得了。 火车进入保定站之后,我被北京来的汽车接走了,还有前线回来的其他女兵,还有军区总医院的医生和战士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