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301|回复: 6

那些渐行渐远的农具(改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5 11: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次回娘家,总爱拿个相机到处“咔嚓”“咔嚓”,这次回去,无意中看到墙角的镰刀,想起儿时干过的农活,突然想看看那些亲切的农具,屋里屋外,屋前屋后找了个遍,可惜的是好些儿时见过,用过的都不见了。  
   问过爸爸,他说前年把不用的东西都丢了。有些遗憾啊!还没有给它们留影,就已消失在茫茫尘世间,再难看见它们的模样。怀念这些农具,亦是怀念那个纯真的童年;怀念这些农具,亦是怀念那段艰苦的岁月;怀念这些农具,亦是怀念那个勤劳的身影。
   那些农具是上一代中国农民辛勤劳动的印记,那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人儿时的回忆,现在农村里干活基本上用上了高科技产品。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渐渐走进农民的生活,那些曾经的农具也就渐行渐远了。
   我虽然是个八零后,但用过的、见过的农具还真不少。那个时候家里条件差,一直种着自家的、捡着别人家的近二十亩田,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见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农具了,打稻机、钉耙、响嘎、箩樯、灰筛、轧耙、风车、石磨等等,勤劳的农民嘛,当然是以务农为主,有些农具爸爸能自己动手做,但大多数的得花钱买,生活的来源都靠它们,所以爸爸妈妈把它们当宝贝一样看待。
   春播、夏种、秋割、冬收,我们手中的农具随着四季的交替而变换。春天,锄头翻地,犁耙整田;夏天,耙鞑枞叶,岩磙碾谷;秋天,镰割高粱,扁担挑桔;冬天,锹挖莲藕,衔锄挖根。
除草、翻地、挖红薯用的锄头、割稻用的镰刀、晒谷用的哒耙、砍柴用的弯刀是我最常用的农具,但觉着最有意思、最好玩、最喜欢的是平整水田用的耙。水田在用犁耕过之后,要用耙来平整,把耙套在水牛身上,人在后面跟着走或是站在耙上面,而我家的耙上有一把条椅,在人累了的情况下可以坐在上面。五六岁时,我就坐在上面了,爸爸一路随行,一路弯弯曲曲,颠颠簸簸,乐此不疲。
每年交国家提留的时候,爸爸会推着满载稻谷的鸡公车,由我和哥哥拉着一根粗绳在前面领路,交完之后鸡公车便成了我的座驾,崎岖的山路洒下一路欢歌笑语。
如今,那个纯真的童年已然远去,那段艰苦的岁月已然远去,那些勤劳的身影,那些渐渐远去的农具,怀念,亲切,深情。
   我想,年老以后,也许会回到乡间,重拾农具,回归田间,回归自然,回归纯真。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大院子,挖几垄菜地,种几分良田,夕阳西下,那儿有我劳作的身影,不用回忆,梦境既是现实,心亦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5 14: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打稻机之前,传统的稻谷脱粒工具是“拌桶”——一个四方木桶,桶上用篾垫围挡着。我年青时都伴随它劳作过,两手磨起血泡,很辛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5: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庭湖西秋月辉 发表于 2015-6-15 14:16
在打稻机之前,传统的稻谷脱粒工具是“拌桶”——一个四方木桶,桶上用篾垫围挡着。我年青时都伴随它劳作 ...

你说的这种更老,前天我去林伯渠故居第一次看见这玩意儿,真真成古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5 15: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农田工夫有三很:插秧割稻扯棉梗!"操作打稻机时,手要打稻,脚要踩动打谷机,是个辛苦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5: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5-6-15 15:35
俗话说,"农田工夫有三很:插秧割稻扯棉梗!"操作打稻机时,手要打稻,脚要踩动打谷机,是个辛苦活!

打稻机我就踩过   当年有些人手指都被打断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5 16: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乡间,重拾农具,回归田间,回归自然,回归纯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兴州 发表于 2015-6-15 16:53
回到乡间,重拾农具,回归田间,回归自然,回归纯真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1:31 , Processed in 0.0399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