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18-4-2 13:07 编辑
扶贫干部与水荞粑粑 4月1日,星期日。早餐后,在扶贫点壶瓶山黄连棚村忙了整整一周的石门县市场服务中心扶贫干部邱正义和杨庆红乘班车返回县城。临走的前夜,他们专门去了一趟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多巨家,他们要把杨家做的400个水荞粑粑带到县城的市场上去,给这个贫困户换钱。 今年,是石门县扶贫攻坚的关键年,自2016年以来,县市场服务中心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开始积极为贫困户找产业、创条件、拔穷根、助自强,为他们早日走出贫困出谋划策。特别2017年初该中心新领导班子组成后,迅速为该村找到了发展蔬菜产业这条快速永久致富的新路,村民种植的高山蔬菜由该中心在家门口包销包运,极大地激发了村民种植高山蔬菜的积极性。为了产业走得更远,前不久,该中心的蔬菜公司还和东升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其目的就是让这里的蔬菜形成让全村百姓永久脱贫的产业。
然而,杨多巨由于患痛风多年,腿脚运动困难,种植蔬菜显然对他来说显然不适合。于是,扶贫干部针对他家的情况,专门召开了多次“诸葛亮会”,为他寻找脱贫致富的途径,让他适合做啥就干啥,从而使他家庭经济状况逐步有了好转。 杨多巨本不是邱正义和杨庆红的扶贫对象。但他们这次进村走访过程中,获悉了他家情况,于是,他们相邀专门去他家进行了走访和了解。杨多巨虽然腿脚不方便,但人穷志不穷,总是在家里找力所能力的事干。山里有一种植物叫水荞,其营养丰富,清凉肠胃,盛产于春。山里人常将其采回加入米粉制成水荞粑粑,尤其蘸上蜂蜜,便成了传统的食品和待客的美食。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杨多巨利用自己的手艺,开始制作水荞粑粑。最初,杨多巨担心销售不便。邱正义和杨庆红对他说:“不要紧,大胆干,采摘水荞和销售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帮你干!” 顾虑去掉了。前几天,驻村第一书记、县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安又去了杨多巨家。在驻村工作队以及扶贫干部的帮助鼓励下,杨多巨一口气就做了400多个水荞粑粑。经试用,该水荞粑粑确实具有清香甘甜、细爽回味、携带方便、便于贮存等特点。下山前,邱正义和杨庆红不仅兑现帮其销售的承诺,而且当即按照时价给他预支了800元现金。杨多巨感动地说:“几天就赚了这么多钱,这都是扶贫干部的功劳!” 县市场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盛孝望听说了这件事情后,有感而发:“扶贫,真的不能一个模式,需要对症下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邱正义和杨庆红的这种精神,值得宣传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