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2|回复: 2

转摘分享: 太精明 ! (四) 作者:无心之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2 10: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桃源老光 于 2015-6-22 10:16 编辑

       仰躺在地上的那具男尸,正是他在外县经商的儿子啊。

      据衙门传讯杨慕唐儿子所在商号的伙计们述说,他本来并不打算回乡的,因听闻一杨家湾来人去邻县时偶然遇到时,传了个消息——说是他父亲在建德县弄出了事,回了家,又传出要金盆洗手的风声,儿子就想着回家看望一下。这男女奸情事先总要有个约定吧,儿子是临时起意要回来的,根本就不可能有和杨铁根的媳妇作奸犯科的条件,这可是个天大的冤枉啊。

      杨慕唐又何尝不知道儿子是冤死的哩,他若想打算为儿子鸣冤,至少会洗清不白之身。可这一来却又投鼠忌器,自己在其中为杨铁根设谋脱身肯定跑不了干系,二来嘛,因为亲眼见到儿子的惨死,受刺激太大,他也没精力来做这事了。

       人躺在病榻上,他默默地静想,试图着还原儿子的被杀轨迹。

      那一天,杨铁根杀了媳妇,赶到他家向他求助时,儿子正从邻县赶哈回来。进村子的时候天色已晚。见到杨铁根家中的灯儿还亮着,门却大敞四开,以为家中有人,就打算进屋去歇歇脚。这个时候,正好是杨铁根领了自己所授的机宜,赶回家里。儿子没想到,这一进屋,恰巧落入父亲所设下的陷阱中,被藏在里屋内的堂哥给杀了。搬运尸首的时候,杨铁根发现杀的是自己的堂弟,害怕杨慕唐报复,于是连夜潜逃外出。

      杨慕唐唯有捶胸蹬足不已。

       可事后,村子里有人传言,事情又与杨慕唐的推断似是而非。   
      传言说死者那么远赶回来,都到了村子,又不是外地人,他家离杨铁根家才有多少路?他不赶回去,却拐进了杨铁根的家,为的什么?难道?他急着回家未必只为想见见父亲面?杨铁根的媳妇是个什么人?当年媒婆上那媳妇家为杨铁根说亲时,相亲去的可不是杨铁根啊,乃是他的堂兄弟,是这位死者嘛,光凭杨铁根的丑陋面目,人家乖媳妇也不会答应哦。另外,村子里的那些野汉子,谁都听那媳妇亲口说过,第一个和她相好的人不是杨铁根。是谁,媳妇不肯说,只是苦苦的笑。杨铁根也不是打小起就这么贪酒如命的,也就是这两年变本加厉才变成那样的。特别是那个媳妇,做姑娘的时候闺声很好,文静贤良。被骗了来,嫁给了不如意的汉子,也就两年的时间,才变得那样子的淫荡,最后死于非命。

      这些传言,似乎都指向了杨慕唐的儿子是凶杀之源。
  
      于是有人猜测,杨铁根那晚起了杀心,是因为看到,连自己的堂兄弟也来跟自己的媳妇鬼混,这才万念俱灰,行凶杀人。至于杨铁根怎么会反常的半夜醒来,就更是众说纷纭了。

      杨慕唐听到村子里的流言,强撑着爬起床,在家徘徊了一整天,然后出门找了几个人,问了些事情。重新回家,徘徊复徘徊。

      侄媳妇必是听到他回来后张罗着要给儿子说门亲事这消息后,想到自己现在的光景。当初为了报复,致使现在名节已坏,以后还要守着这么个丑陋丈夫,当真是生不如死呵。于是,就唆使一个姘头去了邻县,代自己向儿子传递旧情。儿子到底改不了轻薄浪荡的性情,贪念那么点欢愉,于是决定回家一趟,和堂嫂私下相会偷情。

      想到这,他不敢再往下想了,因为,越往下想,他的汗毛越会森森而立。

      整件事肯定就是侄媳妇筹划出来的。

      侄媳妇是以比自杀更惨烈的方式来安排这件事。她先是安排人(她的情夫)去找到自己的儿子,将他叫回本乡,然后刺激丈夫——将自己和奸夫一起杀死——丈夫在这几年内饱受折磨,深埋怨恨,只不过怨气无从发泄出来。听到老婆的安排,起初还不敢答应。

      据杨慕唐最后找到的那个村子里最老的老光棍所言——老光棍曾经视杨慕唐侄媳为锁骨菩萨,经常去墙下偷听。

       他曾听到侄媳跟杨铁根说过:捉奸杀奸,是无罪的。

       一切都明白了。

       他长叹了一声,派人去广昌府请他的老师过来相见。他的老吏师父听说后,赶过来与他相见。

      见到老吏,杨慕唐眼泪涟涟,说道:“学生自入了这一行,打官司无数,一直包赢不输。以前,学生总认为,是自己聪明精到,太懂律法,那些犯了官司的人无一不是蠢笨如猪,即便有人没犯过官司,但他们总有犯下官司的时候,他们只能任我辈宰割又难奈我何矣。仗着这点,学生我无所顾忌,做下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最后犯了众怒,这碗饭再也不能吃了。我的儿子,和我一样的聪明,视别人为蠢猪笨牛。对人做下了不可原谅的事,还自以为高明无比,别人奈何不了他。谁知道哦,蠢笨的人并不和他斗智斗聪明,逼到无路可走,便以性命相拼。鹿死谁手,终究谁更聪明?其实都是愚蠢至极!学生方才想明白了,请老师前来,只为向还吃着这碗饭的兄弟们带一句话,以我为鉴,不要一昧的逞聪明,对人多少要留一点底线,予人方便,也就是给自己留下了平安。”
      老吏回去后,将杨慕唐躺倒在病榻上的话讲与同僚们听。
      有人说杨慕唐回乡后真的金盆洗手就没有后来的惨剧了,老吏不以为然:
       “这不是洗不洗手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的问题。我想呀,做我们这一行的,不聪明的做不下去,太聪明的又经不起诱惑,一点点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到最后自然也就做不下去了。人算不如天算啊。如果人在聪明之中,引进些许的良知,不被聪明所误,也就不会重蹈杨慕唐的覆辙。像如今,他帮人杀了儿子,却连凶手是谁都不敢去追问一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09: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09: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如今,他帮人杀了儿子,却连凶手是谁都不敢去追问一声!真是有苦难言,自作孽,不可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2 03:56 , Processed in 0.0309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