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兵 “老兵”,是石门县公安局楚江派出所的民警送给副教导员宋一明的爱称。大伙儿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在部队曾任团政治处副主任的他,转业到县公安局当普通民警7年来仍一如既往地服从命令,踏实工作,始终完整地保持着一名军人的本色。
1979年12月,18岁的宋一明应征入伍。由于他表现突出,不久就当上了警卫排长。此后,他历任团保卫干事、保卫股长和政治处副主任、团党委委员。在部队,他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16次获嘉奖,12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999年9月,宋一明转业到石门县公安局在看守所当了一名普通民警。如此大的地位落差,战友和亲戚朋友都为他感到委屈。但宋一明却不以为然。他对战友和亲戚朋友们说:“我曾是军人,军人就是以服从为天职!”就这样,他一头扎进了看守所的工作。有一次,看守所有一批劳改犯要送往津市劳改农场服刑。当时,该所只有一辆敞篷工具车,拉十多个劳改服刑犯比较危险,必须选派十分得力的人员押运。宋一明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请战。第二天清早,他带着两名武警战士押着十多个劳改服刑犯从石门出发。为了确保押运安全,他手持警械,与武警战士顶着凛冽的寒风与犯人一起挤在货箱里,直至将这批劳改服刑犯安全押送到劳改农场。
2001年2月,宋一明被任命为石门县看守所副所长,主管监室工作.上任以后,他迅速熟悉在押人员情况,并从监室卫生、和纪律抓起,然后用制度严格规范在押人员的行为,很快使监室的管理步入了规范化轨道。通过他一年多的努力,监室的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2年底,该所被评为了二级看守所。
宋一明不仅工作踏实,而且勤于钻研。见宋一明没日没夜的工作,有人劝他悠着点。他却有自己的观点。他知道,自己年过40,级至正科,仕途上不可能再有发展。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人民警察,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有“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想法,要努力学习,使自己的能力尽快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2003年初,局党委调他去三圣派出所任教导员。那时,所里的微机操作员即将被裁减。为了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宋一明主动担起了这份额外工作。他趁微机操作员还未离所的机会,白天跟着上机操作,晚上拼命背词根和学习户政以及法律法规,不到半个月,就使自己成了一名业务熟练的户藉员和微机操作员。当年,他就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实绩被县局评为了“优秀户籍民警”,创了个奇迹。局里一些退伍军人以此为豪,异口同声地说:“这只有我们老兵才能做到!”
2004年3月,宋一明被调到楚江派出所当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社区警务工作不仅涉及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直接面对群众,工作难度极大。他没有畏难,而是虚心向其他社区民警请教,尽快进入角色。有一次,为了调解一个纠纷,他连续工作了7天。当事双方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化干戈为玉白。今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宋一明就任楚江派出所副教导员,负责全所的社区警务工作。他二话没说,带着8名社区民警每天深入到辖区做扎实的基础工作,并与治安巡逻队员一起坚持夜间巡逻,使辖区的治安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4月2日晚,一名骑摩托车的人将一名过马路的长者无故打伤后逃逸。伤者无法提供凶手摩托的牌号,更不认识凶手。宋一明接案后,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立即带领社区民警组展开走访调查,随后又翻山越岭进行了四天四夜的取证,终于将讲这一无头案件成功侦破,并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民警都说:“我们的宋教导真是个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