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0|回复: 4

老人还得扶 心眼也要留(民生观·走出扶老人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09: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人还得扶 心眼也要留(民生观·走出扶老人困境)


 如果每个人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做“无恶意的旁观者”,那不但伤者得不到及时救助,社会风气也会走向冷漠的深渊

  社会上虽然还是善良人多,但是在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问题上,因为有着一次又一次的“蛇咬农夫”故事为前车之鉴,所以不少人抛出了明哲保身的观点。
  一边是需要救助的老人,一边是被讹诈的风险,扶与不扶,成了一道两难的道德选择题。
  良心的抉择,本不该如此纠结。个别讹诈者代表不了老年人整体,更改变不了老年人处于弱势群体的事实。不能因为某一负面事件的震撼性,就失去了对世道人心的客观判断,就否定了互助互爱的主流价值观。面对倒在路上的老人,于情于理,我们都应伸出援手。
  先说理。经济学上有一个经典模型叫做“囚徒困境”,大意是人类的个人理性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在扶不扶的问题上,如果我们从扶了之后可能被讹的考虑出发,那结果多半都是不扶,就会陷入了道德上的“囚徒困境”。可以说,如果每个人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做“无恶意的旁观者”,那不但伤者得不到及时救助,社会风气也会走向冷漠的深渊。
  再说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流传千载,讲的就是一个同理心。面对需要帮助的老人,我们仗义援手,等哪天自家的老人遇到了困难,也有好心人帮助,如此良性循环,才会共同织牢社会救助网。
  消除了“扶不扶”的困惑,再说说“怎么扶”的问题。在行善成本有所提高的今天,如何在助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是每个施助者必须留意的。
  综观几起救助讹诈事件,口头陈述之外的证据成了评判案情的关键。因此,于行善之外,多留个心眼不是坏事,几个小提示或许能有帮助:首先要利用好事发现场的摄像头,必要时可用以证明清白;在不影响救助的前提下,用手机拍摄视频、照片存证,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法;以上条件都不具备时,可发动围观者做证人,也对还原真相有帮助。一旦被讹诈,应及时报警求助,拒绝任何方式的私了,避免助长讹诈者气焰。
  多一丝善念,多一次温情的救助;多一分睿智,省一次无谓的纠纷。希望在善意和睿智面前,扶老能早日褪去尴尬的外衣,回归为纯然的善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09: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丝善念,多一次温情的救助;多一分睿智,省一次无谓的纠纷。希望在善意和睿智面前,扶老能早日褪去尴尬的外衣,回归为纯然的善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12: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一丝善念,多一次温情的救助;多一分睿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5-8-3 12:44
多一丝善念,多一次温情的救助;多一分睿智

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 22: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我骑车看见一老人倒在地上,有路人路过可是没有人扶,当时也没想那么多,下了车,听见老人微弱的声音,“扶一下我”。我慢慢扶他起来。把他送到家门前。如果还遇到,我还是会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59 , Processed in 0.0606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