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九旬党员捐2万元“废品钱”助学
“人到九十不自哀,尚思为国育人才。十年坚持拾废品,积聚二万帮穷孩。”8月17日,白云乡磺厂社区90岁的老党员文敬德,将自己11年捡拾废品所得,捐献给石门县白云扶贫助学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感动着全县70万人民。
文敬德老人,1925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石门县袁公渡乡老岗岭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任村民兵营长,尝足了没有文化苦楚的他在参加革命工作后发愤学习,后先后在县政府、县委党校工作,1980年从县农业银行退休。2004年,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皂市水库建设,在老家居住的文敬德和老伴聂远凤搬迁投靠在磺厂社区下岗的儿子,一直热心公益事业,2008年为汶川大地震捐款500元,曾多次被评为县乡优秀共产党员。据社区总支书记龚娅东介绍,看见昔日红火的国有企业社区由于工厂倒闭人心涣散而导致环境卫生堪忧,79岁的文敬德买来扫把、撮箕当起了义务清洁员,见全社区1300多户居民丢弃废物的21个“垃圾屋”中,还有可回收利用的杂纸、塑料、玻璃、铝、铜、铁等,他将其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每十天或半个月出售一次,15元、17元、21元地一笔一笔积累着……
![](http://www.shimennews.cn/upload/news/201508/20150817172803833120.jpg)
捡拾废品中的文敬德和聂远凤老夫妻
“这是公家的财产,我一定要交给公家的。”文敬德时刻思考着,怎样发挥好这笔资金的作用。作为1959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他最初的想法是等凑够一个整数后,交上一笔党费。在听说了白云扶贫助学基金会自1993年5月成立以来,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湖南省首届慈善奖、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常德市首届道德模范文非牵头下,先后共募集捐款181万多元,救助了全县11个乡镇的贫困学生416人,帮助其中75人完成了大学学业后的壮举后,他想,育人成才的作用可能更好,遂决定将钱捐给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
![](http://www.shimennews.cn/upload/news/201508/20150817172832835536.jpg)
截止2015年6月18日,文敬德的“废品专户”资金达到了1.9278 万元,由于身体过度虚弱,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实在难以再外出捡拾废品了,文敬德和老伴聂远凤商量,决定从家中拿钱722元,凑足2万元捐给了基金会,创下了基金会成立22年来的单笔金额最大、捐赠者最高年龄的最新纪录。
![](http://www.shimennews.cn/upload/news/201508/20150817172855292701.jpg)
文敬德(左)向白云扶贫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文非(右)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