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19-3-5 11:01 编辑
文\刘小明
独腿女子枯木逢春 于金芳从医生口中得知,虽然电站为自己赔付了一定的医疗费,但对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来说恰如杯水车薪。父母为给自己治病已借了6000多元的债了,对于一个靠侍弄几亩薄田瘦土的庄户人家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懂事的她执意再也不肯住院了。为了省钱,她央求父亲请了一辆小板车把自己拖着,一路迤逦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 躺在自家简陋的小床上,想到自已仅有一只独腿,想到未来茫茫苦难的艰辛岁月,心里顿感无限心酸和悲哀。悲伤的泪水潸然而下。她的父母看到她经常神情呆滞,泪水涟涟,知道她心中的苦楚,除经常入情入理的安慰外,又借钱为她买了一台小收录机,又央求人到镇中学借了一些介绍自强不息的报刊杂志。当地的群众在得知她的悲惨遭遇后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心。金芳的一位邻居在北京某部队服役,得知金芳的不幸后特地邮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叮咛她向保尔.柯察金学习,做生活的强者。附近一位朝鲜战场负伤、现已八十多岁的老军人无偿地捐给金芳一只假肢,并以自己的亲身体会鼓励她自强不息。左邻右舍的邻居这个送几元钱,那个送几斤米经常看望她。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大妈拄着拐杖拿着四个鸡蛋来到于家,操着不清的口齿对金芳说:“娃啊,你要坚强些!有什么困难大家帮助你”。乡亲们的关心使于金芳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温暖和安慰。世上还有什么比这乡邻间的淳朴浓浓乡情感动人、鼓舞人呢?金芳的脸上从此有了笑容。 春去秋来,于金芳流过无数的泪水,跌过无数的跟头,终于能尝试着下地了。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一个操湘西口音的小伙子卖山货正好来到于家,歇息闲聊中得知于金芳辛酸苦难的经历,被她那热爱生活、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决心与她喜结连理,为她今后的生活遮风避雨,为这个苦难的家庭担起一份责任。几天后这个来自湘西桑植名叫张坤的小伙子便托人求亲了。开始,于金芳以及她的家人以为这个年轻人神经有点不正常或者是开玩笑,没有答理他。但后来事实证明了这个年轻人的确是一片真心。小伙子在金芳家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一边做山货生意,一边默默无闻地帮助于家做农活,还隔三差五给于金芳买一些新鲜水果和滋补品,并时常给这个高位截瘫残疾人翻身捶背,喂水喂饭。有一天于金芳流着泪对给她剥桔子吃的小伙子说:“张坤,我一个废人,能吃不能动,你这样对我好,是图一个什么呢?我不忍心拖累你一辈子啊!” ?“快别这样说”张坤用桔子塞住了她的嘴。“不为什么,我一见到你就被你那悲惨的遭遇和不屈的抗争精神震撼了,是老天爷让我一步一步走近你,好象上帝安排我和你一道共同走完这条风雨人生路。” 1990年元月,于金芳和张坤结婚了。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当成新娘,而且新郎还是一个即高大英武又憨厚勤快的小伙子,自愿到于家当了一个上门女婿。婚后小俩口感情甚笃。张坤对于金芳的照顾更加细致入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时不刻照顾着妻子的饮事起居。婚后没多久于金芳的一只独腿患了骨节炎,疼痛得无法走路,而且一躺就是半年。对此张坤感情依旧。无论农活多累,张坤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房内看望残疾妻子,给她翻身,捶背,讲幽默故事。尽管条件艰辛,但家中始终充满了和谐。几年后,他们的一对可爱儿女出生了,这对本来不宽裕的家庭来说仿佛雪上加霜,张坤更加卖力地操持着全家的生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金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依靠一只好腿支撑着一只假肢,用嘴、头或仅有的一只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然而世事难测,1997年,全国开展“严打”斗争,张坤以盗窃罪被捕入狱,判刑五年。原来,张坤在桑植县期间,由于爹娘过早去世,他很小就在社会上流浪。交上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和他们在一起盗窃了一些财物。后来虽然发誓金盘洗手不干了,且隐姓埋名来到桃源,但“严打”时他的同伙供出了他。于金芳知道这一切后欲哭无泪,这可怎么办啦!家中的大树倾刻间倒塌了,自己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又怎能带好和养活两个孩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