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97|回复: 9

〖承前游记〗北京旅游:八达岭长城(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2 05: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渡源 于 2019-10-12 05:22 编辑

八达岭长城二


      八达岭长城是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到北京游览的必到之所,迄今为止,八达岭长城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等在内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达岭长城一览这里的山河秀色。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国家5A级风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据《史记》记载和文物工作者普查,北都证明八达岭一带在战国时期筑有长城,而今仍见残墙、墩台遗存,其走向,与今明长城大体一致汉习记载:曾设军都、居庸两座关城。魏《水经注》说:“居庸关在居庸界,故关名也,南则绝谷,垒石为关址,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其水历山南,迳军都界……”因此,有专家认为汉置居庸关,关址在八达岭。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达岭一带修筑长城。据《魏书世祖本纪》记载,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在国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筑长城,名叫“畿上塞围”,东起上谷军都山(即八达岭一带),西至黄河岸。后来到北齐王朝天保六年,又修筑长城,西起大同,经军都山东去,把长城延长到了海边。
      在八达岭火车站附近,有一座气势雄浑,建筑坚固的大城堡,这就是“北门锁钥”关城的前哨指挥部——岔道城。据《居庸志略》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扼,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当时设有“把总”三名,驻兵八百员,在八达岭长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据《延庆州志》记载:“岔道有二路,一至怀来卫,榆林、土木、鸡鸣三驿至宣府(今宣化)为西路,一至延庆州、永宁卫、四海治为北路。”故得名“岔道”。根据考古报告,明嘉靖三十年岔道城开始修筑,历经三十余年终于建成,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建在半山之上。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南城墙有烽火台2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
      古炮:陈展于八达岭关城内登城入口处的马道旁,共有五尊铁炮,为当时的先进武器之一。其中最大一尊炮筒长2.85米,口径105毫米,射程达千米以上,威力甚大。炮身上刻有"敕赐神威大将军"字样,为明代崇祯十一年制造。该炮是1958年从八达岭东十余里的张堡地方运来的。另外四尊牛腿小炮,为1957年整修长城时的出土文物,同时还发掘出数百枚炮弹,均为明朝制品。据《武备志》记载:“古代以机发石,其机之木架,形如虎蹲。后来使用火炮,炮身短而粗大,以发开花弹者,名虎蹲炮,俗称田鸡炮”, 当时武器由此可见情况之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5: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5: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2 05: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2 18: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2 18: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2 2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3 10: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地解说,阅后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6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6 21:56: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5-4 18:19 , Processed in 0.0349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