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0|回复: 9

“自治局”是个什么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9 16: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孝可
安乡县原安凝乡“自治局”这个地名,陌生人乍听往往会误认为是一个相当规模的行政机关,其实这里的自治局只是一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 为什么又叫自治局呢?这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这个特殊的地名。自治局这块土地原属灃县所辖。西靠松滋河中支,东面临近黄田湖,距大堤约两里许,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小沟,这就是澧县和安乡的县界。清朝末叶,这里还是水乡泽国,芦苇丛生,一片荒凉,只有渔人船来船往,渐后,因为自然条件的变化,水量渐小,有时有少量土地露出水 于是开始有人在高地上安家定居,并开垦了少量的耕种面积,尽管水量忽大忽小,收成无法保证,但家家有船,可靠打鱼补充生计 开发这块土地,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妙招,既能招人又能集资,开垦的劳力和费用问题。其方法叫做“八百铜钱划一桨”。凡招来的人家,各选一个力气最大的家庭成员参加划船,只准划一桨,把一桨划的距离所含面积,插上标杆,归划船者开垦耕种,不管所得面积大小, 一律出资八百铜钱。“八百铜钱钱划一桨”的消息传开后,果然招来了很多贫困人家参与。费用也有了,于是就开始联合筑堤修垸,先后筑了许多垸 子。较大一点的取了一些祈祷性的名字,如寿安垸、龙安垸。 接着又开垦了一广、二广和三广(三广靠黄田湖,广是面积又扩大的意思)。当时属澧县管,1950年划归安乡。因所筑垸子堤身矮小,又无水利设施,所以雨大受淹,水大破垸,自然灾害经常发生,招来的人仍是艰难度日,
澧县官府得知这里有人筑垸定居,在搞农业生产,于是摊赋税收 捐款、派丁役接踵而来。老百姓对官府的做法非常反感,官吏来了,软拖软抗,多采取跑的办法,跑过县界沟就是安乡地盘,澧县就无权抓人了, 澧县官吏来,隔河渡水,很不方便,深知实在无油水可捞,也就要管不管了。时至清末民初年间,外患内乱,风雨飘摇,地方政权基本瘫痪。 这时,地方上一个拥有大片田产的姚姓富户成了当地首领,他出资在松滋河大堤上修建了一栋三间杉木穿架子瓦房,自己行使堤务局管理的事务,恰赶上湖南省搞“自治”运动,也就自称起了自治局,这栋房子当时称为局屋,河对岸澧县也有个类似的地方叫“三不管”。颇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1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19: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19: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19: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2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地方上一个拥有大片田产的姚姓富户成了当地首领,他出资在松滋河大堤上修建了一栋三间杉木穿架子瓦房,自己行使堤务局管理的事务,恰赶上湖南省搞“自治”运动,也就自称起了自治局,这栋房子当时称为局屋,河对岸澧县也有个类似的地方叫“三不管”。颇有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2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富人少有好心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9 2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2 09: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读帖长见识了!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22 10:04: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7:06 , Processed in 0.0347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