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6|回复: 8

临澧故事《四》:历史传说故事 天葬宋玉的传说(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7 07: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渡源 于 2019-12-7 07:03 编辑

临澧故事:历史传说故事《
(一)天葬宋玉的传说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浪漫主义诗人,赋体文学的开山鼻祖。其作品被后人赞为:“宋玉之作,纤丽而新,悲痛而婉,体制颇沾于其师,讽谏有补于其国,亦屈原之流亚也。”
孤傲不群,文采风流,曲高和寡的宋玉,一生仕途不得志,被楚王放逐在云梦之泽(今临澧县)永不录用。大约在公元前223年因年老力竭,贫困潦倒,凄然死去。现有宋玉城、宋玉庙、放舟湖、宋玉墓等遗迹留在临澧县望城乡境内。
宋玉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就连死后之葬,也被当地人绘声绘色地演绎成神话故事。
    相传宋玉死后,他的学生们一路星夜兼程,风雨无阻地赶来为恩师举行葬礼。这些学生一个个披麻带孝,悲声震天。就是这一阵阵悲痛揪心的哭声,恰巧被天庭上的值日官太白金星所听见,心想,既然这来自人间的彻骨之声能悲震九天,一定不是凡夫俗子,不料一查,方知是文曲星——宋玉已魂归西天。于是,便马上报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闻讯后,下旨道:“宋玉才高八斗、栋梁之材,奉旨辅楚,而楚不识千里马,亡国之灾也。今宋玉西归,念劳苦之功,汝速率风、雨、雷、电等诸神,前去厚葬。”太白金星领旨后,急忙率领诸神,腾云驾雾,下凡赶来安葬宋玉。诸神到达时,只见宋玉送葬的队伍比肩接踵,宛如长龙,一个个悲痛欲绝。此情此景,为之动容。诸神便一个个化成送葬的人,跟着送葬的队伍缓缓移动,不想还未到预定的墓地,天色将晚,太白金星忙令诸神施展法力。顿时,电闪雷鸣,风急雨骤,天昏地暗,惊吓得送葬的人群四处逃散,趁此机会,太白金星连忙挥扬拂尘,遥指泰山,搬来一座碎石小山压在宋玉灵柩上,并用溶化的生铁水灌注,使之坚固似铁。瞬间,风停雷息,雨过天晴,云开雾散。等送葬的人群陆陆续续地回到原处时,只见原停放在浴溪河西岸的宋玉灵柩已荡然无存,而地上却平地拔起一座小山凸。于是,在这一带就有了天葬宋玉的神话传说。自此,一个“喜看天怜埋宋玉,忠魂永傍道江荣”的故事便传开遐迩。
宋玉墓——文化旅游景点
   公元前223年,楚国为秦所灭,宋玉也于这一年死去。死后三日,他的学生和当地群众曾举行过一个简单的葬礼,并把棺材抬到浴溪河南岸与水汇合的一个小山下准备埋葬。忽然风云突变,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抬枢群众便奔向附近人家。雨止重返时,却见一个大坟堆呈现在面前。于是一个“菩萨天怜埋宋玉,忠魂永傍道水茔”的故事便传开遐迩。汉代初年,本境有识之士为宋玉立下一块石碑,题为“楚大夫宋玉之墓”,到六朝时,字讹碑残,人们误称“宋王之墓”。不久,知情者便写出一首《黄花鱼儿歌》:“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知朝宋玉”。

    公元828年(唐文宗太和二年),澧洲诗人李群玉从洛阳参加制考落第归来,他决心以屈宋为师,痛领读楚骚,抒发其“巴歌掩白雪”之愤。闻宋玉坟已埋没于荒烟榛莽中,且碑断字讹,士人已呼为“宋王墓”,于是前往考证,李群玉伤心至极,乃谋于州牧与贤士大夫曰:“雨蚀玉文旁没点,至今错认宋王坟。吾辈若不重修。后世将无所考矣”!于是澧阳郡长乐云(今临澧县望城乡)人士,群起捐资修墓,并在宋玉城东门外建宋玉庙以祀宋玉。由唐至清又一千余年,宋玉坟已变成一个小土堆。断碣模糊已不可辨。公元1884年(清咸丰四年),安福候选道蒋明武(临澧大财主蒋光业之侄)得到知县薛湘的大力支持,遂捐出巨资重修宋玉墓,不到半年墓便修复完毕。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与潘安齐名的最著名的两大帅哥之一,但是这位先生的帅名却又多少来得有些蹊跷。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从来就没有哪部正经的史书甚至野史笔记里说过他是如何如何的帅,唯一的佐证便只有他写的那篇《登徒子好色赋》了。在那篇赋里,写有一位大夫登徒子说宋玉“为人体貌娴丽玉,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就解释说有曾经有一位绝色美貌的东家之女登墙0自己三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7: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是继屈原之后的又一浪漫主义诗人,赋体文学的开山鼻祖。其作品被后人赞为:宋玉之作,纤丽而新,悲痛而婉,体制颇沾于其师,讽谏有补于其国,亦屈原之流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7: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7 07: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09: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之作,纤丽而新,悲痛而婉,体制颇沾于其师,讽谏有补于其国,亦屈原之流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09: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制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19: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7 23: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8 1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2:44 , Processed in 0.0333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