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古渡源 于 2019-12-29 06:56 编辑
临澧故事六 临澧名人(二):林修梅三
陆军中将 1917年,湖南成为南北两军激烈争夺的战场。9月,孙中山被广州非常国会选为政府大元帅,孙委派程潜等在湖南推动护法斗争,段祺瑞则将谭延凯免职,任傅良佐为湖南督军。林修梅极力反对傅良佐督湘,并于当日率军退驻衡阳,控制南北交通,扼守战略要地,准备与粤、桂、滇等省联合,响应护法,以武力抗傅良佐督湘。9月9日,傅良佐抵达长沙,13日撤销林修梅的旅长职务,撤销零陵镇守使刘建藩的职务,同时暗嘱驻守岳阳的北洋军两个师准备南下长沙,在南北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刻,林修梅当机立断,决定与刘建藩密谋起义,把北军逐出湖南,为孙中山北伐开道,9月18日,刘、林毅然宣布独立,揭开第二次南北战争的序幕,两处起义军迅速控制了湘南二十四个县,并通电全国,揭露段祺瑞的罪行,公开宣布与段祺瑞政府脱离关系,与海军、两广、云南各省一致行动,“保持正义、与国存亡”。孙中山得知刘、林起义护法,无比兴奋,于当天发来电报,表示支持,电文中称:“重奠共和,大局实利赖之”。并派林伯渠回湖南前线慰问起义将士。段祺瑞得知刘、林起义信息一,坐卧不宁,一面派兵“剿抚”,一面发布布褫剥林、刘官职并予以通缉的命令。傅良佐立即在长沙宣布戒严,并通电“声讨”林、刘,令所属北军各部先后开往湘南,“伐罪吊民,相机剿抚”。傅良佐派出陆军第一师赴衡、永为前锋,二师开赴湘乡、宝庆为后援,妄图利用湘军打湘军。由于林修梅注意作湘军的工作,提出“湘军不打湘军”的口号,担任一师先锋团的一团三营营长张振武及其所属官兵突然哗变起义,把从船上运来的枪炮、弹药从船上卸下来,投奔林修梅。南军进据衡山。接着北军一师一团的一、二营,二团的一、三或士兵,亦先后哗变投奔林修梅。傅良佐出师不利,急令北军三万多人,兵分三路,压向湘南。林修梅,刘建藩仅有五千之众,且装备较差,靠士兵的勇气和人民的支持,抗拒顽敌。南军多次受挫,衡阳、永丰、宝庆先后失守。为扭转战局,林修梅从左翼袭击敌后,在衡山县高眉山歼敌千余名,在贺家山击败王军,南军乘胜追击,北军仓卒应战,林修梅左股受伤后仍坚持战斗,大大鼓舞了士气,南军无不以一当十,采用麻雀战术,忽聚忽散,时东时西,变化莫测,使敌军捉摸不定,穷于应付,且战县退的北军不少向护法军缴械投降,北军商震旅被南军包围,相斗数日,被歼数千人,商震本人也作了俘虏。10月,起义军收复宝庆克复衡阳。北军派飞机两批六架次协助,也未奏效。北军败退中的北军内部主战和主和两派间也发生矛盾,士气低落,溃不成军,向岳阳一带败退。11月19日,起义军攻克长沙,21日,程潜、刘建藩、林修梅以总司令兼湖南省长。林修梅、刘建藩极力主张扩大战果,于1918年1月23日开始,湘军进攻岳阳,林修梅率部正面进逼岳阳,破西圹、篓口等处。北军三个师见南军锐不可挡,于1月26日火烧岳阳,弃城逃窜。27日,林修梅等进占岳阳,不数日,北军全部败退入鄂境,湘境全部由南军控制。湘、桂军合西南各军进而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但谭浩明与程潜权利之争愈趋激烈,谭以湘桂联军总司令名义严禁联军入鄂,并且把桂军撤回广西,北洋政府趁此机会,调集曹锟、张怀芝两路号称四十万大军,分别从湖北、江西南下,进攻湖南。林修梅鉴于南军防线太长,兵力薄弱(只五万来人),提出稍许后撤,巩固后防,未被总部采纳,在北军水陆两路攻势下,1918年3月17日被迫撤离岳阳,3月26日又撤出长沙,退守衡阳,4月下旬,退守耒阳、郴州一带,刘建藩在湘东战斗中不幸落水牺牲,使湘军处境更艰。5月15日,林修梅率部退出祁阳,转战湘南,南军与北军遂相持在耒阳、永兴间。北军损失也很大,加上内部派系倾扎,军无斗志,吴佩孚只得与湘军划界停战。6月15日,双方代表在耒阳签订停战协定。林修梅在湘南驻军年余,改湘军第二旅为湘军第二纵队,林修梅任纵队司令,对内注重军纪,不许士兵妄取民财,又捐俸兴办小学,设立公益事业,使地方安宁无事。1918年,广州军政府鉴于林修梅在护法军中的卓著功勋,授林修梅为陆军中将。 总统府代理参军长 1920年7月,澧州镇守使王正雅因倾向南方政府被人杀害,其子王育寅(时为中学校长)为报杀父之仇,便率王正雅的部队,起兵反对谭延凯。在贺龙的请求下,出兵占领慈利县城,王育寅自称常德护国军总司令,被湖南当局通电讨伐。王势单力薄,束手无策,在贺龙提议下,派代表谒见孙中山,请求支援助,孙中山便派林修梅赴湘西“察看助理”。林修梅到湘西后,联合友国,训练军旅,积极开展援粤讨桂斗争,10月初,常德护国军改称湘西靖国军,王看重林修梅的政治、军事才干,遂推林为湘西靖国军总司令,自任副总司令兼代澧州镇守使,并通电西南各省。靖国军向湖南军事当局提出假道援粤打桂请求,遭到拒绝。当局还电请孙中山召回林修梅,通电声讨王育寅。为打开援粤通道,林、王在占领大庸、慈利后,又率部进攻常德,经过五日连战,靖国军占领缸市(常德县属)一带,17日,靖国军兵抵常德城下,18日,猛攻一昼夜,不克,19日,敌援军至,靖国军受到内外夹攻,被迫后退,战争从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双方各有胜负,靖国军因寡不敌众而失利,林修梅率领一支部队在湘西一带活动,是年冬,形势又有变化,林修梅只得离开湘西,转道上海,并应召赴广州在孙中山军政府任顾问、国会参议员,1921年5月,被委任为孙中山总统府代理参军长。 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政治革命巨子”,从入藏卫国,到反清反袁护法,从流亡日本到参加中华革命党,从首义衡阳到转战湘西,在这内乱不断、军阀混战的局势中,深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救不了中国,只有从社会制度上动手才能解决根本问题。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前后,林修梅阅读了李大钊、陈独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接触了马克思的一些原著,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1921年5、6月间,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的堂弟林伯渠带着女儿和林修梅眷属来到广州,就任总统参议。兄弟俩同住一个寓所,林伯渠尽量利用空闲时间阅读马列著作和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兄弟俩常在一起研究理论,总结革命经验。一向被林伯渠视为严师益友的林修梅,看到堂弟近年思想锐进,眼光敏锐,十分钦佩。林伯渠的言行,对林修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林修梅同林伯渠一起,支持五恒创办的刊物——《革命评论》,介绍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