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22|回复: 5

寻足西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8 16: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徐达顺 于 2020-1-29 11:25 编辑


                     寻 足 西 北   

                                                              徐 达 顺

       去延安了,可谓梦寐以求。从小学开始,就知道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共和国的摇篮。我心特别激动,在列车上就酝酿情绪,坐在过道的椅子上,心里反复默诵着贺敬之的诗《回延安》,“胸口啊,不要这样厉害的跳,灰尘啊,不要把我的眼睛挡住了,几次次梦里回延安,双手紧搂着宝塔山……”本想在滚滚延河水边,魏巍宝塔山上朗诵贺老的诗,拍段视频。结果旅游计划里面没有这个安排。也难怪,我们坐旅游大巴经过延河时,导游指给我们看延河,哪有什么“滚滚延河水,”就是一片干涸的乱石河滩。在车上看宝塔山也只是一晃而过,惊鸿一瞥,连照片都没拍下来。导游告诉我们,前几年一场大雨,宝塔山滑坡,滑坡点离宝塔只有十六米。遗憾,一切准备都给泡汤,心中不免索然。
    好在到杨家岭、枣园给我们提了神。我们先参观杨家岭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住过的窑洞,参观了延安礼堂,参观了毛主席的菜园。我还在毛主席接待陈嘉庚的石凳上坐下来,抚今追昔,遥想当年,陈嘉庚的预言犹在耳边响起:“中国的希望在这里!”。留下感慨,我们再去枣园,去参观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旧居。当年国民党飞机扔在毛主席门前的一颗炸弹去年虽然已经移走,但炸弹砸下坑还在哪儿。一路上我感慨着中国革命成功来之不易。那么艰苦的生活环境,那么明显的敌我力量悬殊,革命成功了,真不容易,中国共产党真正伟大。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但我对共产党的感情山重海深,谁说共产党的坏话,骂共产党,就像挖了我的祖坟。
    今年上半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和老婆在餐馆小吃,电视里面习主席正在发表讲话,大家都纷纷议论着现在的好世道,有个中年男子就嚷起来:“什么好,我看就不好……”我说怎么不好?就说农村吧,改革开放四十年变化超越几千年。沿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种田国家还给补助。农民治病有“农合保”,农民60岁还有退休金。农村里土砌瓦盖,秦砖汉瓦瞬间消失,取之而来的是楼房别墅。村村户户通了水泥公路,农村家家都有机动车、小汽车。农民家里电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电脑等等电气设备司空见惯。粮食、蔬菜自己种,无污染。肉、鱼自己养,放得心。没有兵荒马乱,没有瘟疫祸灾。更重要的是现在农民家家户户的存款都不在小数。农民的生活赛过了神仙。我如数家珍,问他这社会怎么不好,现在的领导怎么不好?男子竟然说:“反正有智囊团,谁都搞得好。”我血往头顶涌,怒从肝边生,忘了自己乃一介书生,竟然口出粗言,大声说:“要你搞?要你搞老百姓吃x。”那男子见我动了怒,夹着单车就走,走时丢下一句话:“不和你说,你是得到共产党的好处的。”我大声回他:“说对了,我们谁都得到共产党的好处!”
    对于这种人,我心里没有半点软处给他,他逃得越狼狈,我心里越舒服。倒是参观延安的时候我做了一件事,至今心里还有歉疚。
    现在的导游水平都很高,他们专业、热情、细心、周到,有的导游站在大巴车前,摇摇晃晃,面对旅客讲解一、两个小时,我们很受感动。但五个指头不是一般长,事物总会良莠不齐。延安的那个年轻女导游确实不敢恭维。我们上了大巴车,她很不礼貌地坐在车前座位上,背朝我们简单说了几句话就了事。我们参观杨家岭时,她撒手放羊。从杨家岭去枣园的路上,她照样如此。我们是16团。团里有走得快的有走得慢的,前后的距离有一里路,她带着几个人一直往前跑,我赶上前去对她说,你慢点,把大家聚在一起,边走边讲解。我指着别个团的导游说,你看人家组织讲解得多好。她等我话未落音,回我说:“我为什么要向人家学习?”我本来就很窝火,听她这样一说,火冒三丈,大声吼道:“你滚,叫你们的老总换导游,滚!”那女孩顿时泪崩,把我们的团牌交给15团的导游,捂着脸跑了出去。就在她捂着脸跑出去的那一瞬间,我后悔了,一个大老男人怎么和一个小女孩子过不去呢,她和自己女儿一般年纪,她们也很不容易,真要她的老总知道了,那会怎样呢。我真不知道事情怎样发展。一路上,郭总等几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还故意找我逗巴:“顺哥,我们的导游呢?”把我的心搞得烦糟糟、乱糟糟。事情真没想到如此喜剧结局。我们回到车上,那年轻女导游一一笑脸迎接我们,当我走到她的面前,她笑着喊了我一声“叔叔”,并说“对不起”,然后紧紧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忒不好意思,尴尬地回之以笑后,便逃之夭夭。坐在座位上,我惭愧不已,老矣,朽矣,看人家年轻人心胸多么开阔,做得多好,汗颜!旅游途中,导游领我们进了一个购物点。大家都知道,导游们的工资不高,主要得点购物回扣。我很少购物,但在这个购物点,我出其不意地大方了一次,我的心也才平静一些。
    离开了延安我们去延川,坐车只有几十分钟的时间,大概路程就是几十公里。本来车应该开到电瓶车站的,因为车位已满,我们只好在国道旁下车,徒步走两、三华里到电瓶车站,再坐七、八华里的电瓶车到梁家河。不知是怎么叫梁家河的,一条几十米宽的山沟,没有河,没有水,人们却叫它梁家河,可见人们对水十分渴望。那时梁家河交通不发达,没有通客车,人们进出只能靠两条腿走。现在的一条豪华的柏油路,据说就是在当年的简易公路的基础上建起的。我把现实屏蔽,似乎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城里年轻人,背着行李,怀着炼砺目的,在这条红色的土路上匆匆而行,人群里有一位伟人的身影。那时,人们生活很艰苦,住的是窑洞,吃的是粗粮。当年,习近平等一群知青就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我参观了习近平曾经住过的三处窑洞,有一处五人炕习近平曾经睡的位置墙上还挂着他知青时候的照片。在梁家河到处走走,即便是现在,也能感觉到它往日的贫穷。我喜欢换位思考,经常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和思索,就想,从北京大城市到这里,多大的反差,他们是怎样适应这里的生活的呢。
    参观展览后,我更是无比感慨。习近平1969年从北京下放到这里,当时只有16岁,21岁入党,接着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下放的十五个知情走了十四个,它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众人有感略同,有人发表感慨,“这地方现在要我住一个星期都住不下去。”习主席在这里生活七年,可见习主席从小就有坚强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他了解农民的疾苦,“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的崇高宗旨在这里已经形成。在梁家河村部的围墙上,醒目地写着习近平的话,“陕西是根,延安是魂,梁家河是第二故乡。”我深刻地体会这句话,他把老百姓时时刻刻装在心里。
    西北之行结束了,我用《寻足西北》写下几篇游记,西北很多地方我曾经去过,这次去主要是追寻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的足迹,从中获取革命的能量,保持革命晚节,充分发挥余热。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正能量感染给人,一起珍爱今天,享受今天,维护今天,更好地建设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8 17: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见闻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8 17: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8 17: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8 20: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9 14: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老师大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9 02:07 , Processed in 0.0357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