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58|回复: 64

东方鹰 08 闲来论诗话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5 17: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8 闲来论诗话特征


    对于诗歌,人们曾给它下过许多定义。有人说诗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有人说诗是“热情、欣喜、绝望和呼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加以描绘,总是把诗歌与沸腾的客观世界以及内心的真情实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诗歌作为文学的一个门类,乃是作者对于生活进行艺术感受的结晶。


    我国的《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者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孔子曰,诗者,思无邪。


    诗人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部的知识的综合;诗是向人类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思想的勇气。”


    诗人何其芳说:“诗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锤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别于散文的语言。”


    从上述定义里,可以看出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具有强烈的感情。


    我们知道,优秀的诗篇无不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迸发。常言说:没有激情,便没有诗歌。这是因为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其感情的色彩更为强烈、更为鲜明。


    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说:诗歌创作中的感情好比波浪,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上行人与芭蕉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集》。


    别林斯基在《爱都华.古别尔诗集》中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上述论述不仅说明了诗歌与诗人情感的关系,而且强调了诗歌是诗人感情比较强烈时的产物。因此,具有强烈的感情是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具有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最擅长抒情的文体,不仅抒情诗如此,而且在叙述诗里,也大都以直接抒发的方式,把诗人的情感凝结在字里行间,有着很强烈的感染力。象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就用抒情的方式,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祖国农村尖锐的阶级斗争,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奢移荒淫的生活及其罪恶,表现了劳动人民忍饥挨饿的贫困生活及其反抗斗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抒情是诗歌的生命,也是诗歌的中心任务。这是因为诗歌主要是凭借饱和着情感的艺术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去感染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抒情诗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直接抒情,即“敞肺腑于直陈”;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缘事寄意等。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表示爱情的抒情诗。作者是怎样揭示了对爱情的理解呢?借助于“树”。……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具有想象力。


    我们常说,写诗要敢于大胆的想象,要展开想象的翅翼。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当诗人产生写诗的冲动时,他的形象思维空前活跃,浮想联翩,必然会产生自由大胆的联想与想象,以便使感情借助想象的翅翼飞腾起来,所以,想象是构成诗歌的形象的基础。没有想象的诗,绝不会成为一首好诗。正象英国杰出的烂漫主义诗人雪莱说的那样:“诗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说“包纶宇宙,总揽人物”。南朝刘勰著《文心雕龙》是部“体大思精”“深得文理”的文章写作理论巨著。其《文心雕龙.神思》描绘得更具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是作者运用想象的彩线编织出一幅美好的生活图景,把人间和天上连成一片。作者设想着天上也会有“美丽的城市”,并且陈列着许多珍奇的物品。紧接着下面,想象就更奇妙了。由天河说到牛郎织女骑着牛儿在“浅浅的”:不甚宽广“的天河上来往,而“流星”呢,“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诗中把一个“神奇的所在”写得那么好,令人憧憬,鼓舞着人们去追求理想的生活。由此可见,想象丰富的诗作,会把读者带到无比绮丽的境界里去。


    具有语言凝练和音乐美。


    艾青说过:“诗的创作上的问题,语言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又说:“一首好诗,必须使每个看它的人,通过语言,都得到他所能了解的好处。”


    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具有凝练和音乐美这两个特点。如:元代著名的杂剧家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语言十分凝练,它准确而生动地勾勒出秋天里那种萧瑟、悲凉的意境,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高度,要想改动其中一字都很难。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这就是诗歌语言凝练的结果。意深,含蓄无限,玩味无穷;调高,心驰物外,意溢于境。是境,是景,水乳交融,情景映衬;是意,是情;相辅相成,相济相生。怪不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曰:“文章之妙,亦一言蔽之,有境界而已。精品,不可不读;美文,不可不品。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


    同时,由于诗歌要求音调和谐、押韵,具有鲜明的节奏、优美的韵律,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如前面这首古诗,抑扬相同,从语言上,节奏上都是富有音乐美的。给人以十分强烈的感受,读后余音缭绕,很难忘怀。


    有的诗采用一唱三叹的形式,使诗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音乐美,更显示诗歌的这一特征。贺敬之、郭小川的一些诗歌,为我们习诗的典范。


    具有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诗歌在一切文学体裁中,是最能集中概括生活的。这是因为诗歌往往选取生活中最有特征、最典型、最能揭示生活本质的片断,通过诗歌这个简单的艺术形式,托出一个广阔的世界。正象我们常常所说的“一滴水反映出一个太阳”那样,诗歌所反映出社会生活的焦点,便会成为人们的心声。因此,诗歌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是其他文学样式不能比拟的。这一点早为一些优秀诗歌所证明。比如:


    晚唐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就集中了丰富的生活内容。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重历史的一点影子,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仅仅四句二十四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包括了多少深刻的社会生活内涵。


    诗贵有意境。意境对于诗来说,是诗的生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7: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诗歌,人们曾给它下过许多定义。有人说诗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有人说诗是“热情、欣喜、绝望和呼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形象地加以描绘,总是把诗歌与沸腾的客观世界以及内心的真情实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诗歌作为文学的一个门类,乃是作者对于生活进行艺术感受的结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7: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者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曰,诗者,思无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艾青说:“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诗是诗人的世界观的最具体的表现;是诗人的创作方法的实践;是诗人的全部的知识的综合;诗是向人类未来所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思想的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何其芳说:“诗是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锤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别于散文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述定义里,可以看出诗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强烈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优秀的诗篇无不是诗人强烈感情的迸发。常言说:没有激情,便没有诗歌。这是因为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其感情的色彩更为强烈、更为鲜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4-25 18: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在《论诗三札》中说:诗歌创作中的感情好比波浪,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便成为屈子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李杜的歌行、但丁的《神曲》、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日本古诗人西上行人与芭蕉的歌句,泰戈尔的《新月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0 08:08 , Processed in 0.0352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