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1|回复: 14

怀念您,我敬重的陈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 10: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超球 于 2020-5-2 18:55 编辑

                     怀念您,我敬重的陈老师


    怀念您呀,我敬重的陈淑雪老师!
    我想,假如您在天有灵,也可能早已认不出我了。因为,我自1979年初春调离深中后,离这所学校三公里远的、正在高桥小学工作的您,不仅四年之后您过耳顺之年时退了休,而且随后经过了古稀之年、跨过了耋之年、临近了期颐之年。其间整整跨越了四十一年的时空,作为老人家的您,怎会还记得您当初亲切呼唤的“小张”呢?!
    要知道,昨天下午,惊悉您前一天辞世之事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当时,即午休起床后的我,刚打开手机,就见“高六、高七班师生群”中,一则令人惊异的消息闪现眼前:“同学们:德伟同学的母亲仙逝了!”这是四十二年前的那个学生,即罗跃武同学发出的微信。紧接着,便见跟贴无数,都纷纷祝愿:“祝德伟的家母一路走好!”看到这一噩耗,悲伤之情顿涌心头。虽然,屈指算来,学生德伟的母亲陈老师您,96高龄,大概属于寿终正寝了吧,可联想到四十多年前,在那“史无前例”的特殊年代,我的老同事中,尤其是德高望重的陈淑雪老师,您突然驾鹤西去,还是令人疼心不已、怀念十分的!
    要知道,1971年底至1979年2月的这7年多时间,我与陈老师您,同为深水港乡的同事。只不过,您是同事中的长辈!您当年在高桥小学边辛勤耕耘,边带着三个最小孩子一同生活的情景,总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至今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记得1971年年底的一个上午,刚走上教师岗位不久的我,跟着联校雷校长,落脚高桥小学,联系民办教师李玉婵即将随军的衔接问题,并顺带了解老师们的工作情况。当时听大队彭支书和学校负责人张荣华的简单介绍后,我们便特意看望了陈淑雪老师您的一家。其时,只看见,从教室匆忙奔出的您,面含微笑,身材高挑,年近五十,却掩饰不住年轻时那可能的大家闺秀模样。您当时一边走,一边向我们问好。走进您那简陋的居室,随即便见,三个十岁左右文静而懂事的孩子,跑来围在您的身旁。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您的景象。这时,初冬的阳光下,除了学校后背一片葱郁的茶山外,其余校园的小操坪上,还有农民秋收过后的田地里,到处一片黄土高坡的土黄颜色,给人一种失去了绿色的遗憾之感。在随后去铁灵、高岩和梅家三所学校的路上,便耳闻了雷校长介绍陈老师您的有关情况。原来您,六十年代中期,中年丧夫后,44.5元的月薪,先后抚养5个孩子,又工作频调多处,劳累异常,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虽然我们不同校,可我每期都要去全乡的16所村校,尤其是常常路过高桥您所在的学校。或了解学校情况,或受雷校长委托办点事情。每次落脚您的学校,虽只半个小时,可每当看到您那忙碌不停的身影,便想到您包班教学的劳累,也猜到您带三个孩子的艰辛,因而从不忍心打扰您,更不敢让您多费心。不过,无论是在您的学校看到我,或到中学开会碰到我,您总是客客气气地回应我,或微笑着打招呼。每当此时此刻,您总给人留下不愿麻烦他人的印象。
    ——记得每期开学前,或者学期结束之后,全乡45位公办老师、130位民办老师,集合到中学开大会时,您总是受到雷校长充分赞赏最多的一位。比如1977年暑期学习班上,贯彻总设计师恢复当年高考,以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精神时,雷校长专门讲到了您。他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陈淑雪老师,人家虽然五十多了,孤儿寡母的,可工作呢,一直以高桥小学为家,假期无偿守学校,平常兢兢业业、以老带新、任劳任怨,为教书育人,奉献了她的青春,还有她的中年和壮年时光。这是我们都要学习的好老师!现在,让人兴奋的春暖花开时日来了,我们应为教好全乡五千多名中小学生,做出扎实成绩才行哪!
    ——总之,我们同事七年之多、耳濡目染之下,陈老师您,总是一直给我美好的印象。这便是,您,不求名、不为利,自觉以老带新、一心扑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而且,您的孩子,包括从未见过面的两位大女,以及我认识的德伟等小些的孩子,听人讲,他们个个都像您一样,一世与人为善、一生自觉工作,付出的多、奉献的多、受人赞道的多。所以,这令我,更敬重您陈老师!
    陈老师!
    正因您半生从教、终生与人为善,善人善心善举,所以老来得福、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为老添寿、命长百年!
    佩服您,越老越幸福;羡慕您,颐养天年,出奇的高寿!
    您退休之前,三十多年的工作期间,历尽坎坷、如牛负重,超负荷运转、奉献多多,实在是辛劳过甚。既然您老仙逝,我们就只祝愿您,好好地安息吧!
    最后,我以李白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来表达后辈对长辈老同事的您,不尽的怀念之情吧——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年丧夫后,44.5元的月薪,先后抚养5个孩子,又工作频调多处,劳累异常,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您半生从教、终生与人为善,善人善心善举,所以老来得福、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为老添寿、命长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1: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一个可亲的称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您半生从教、终生与人为善,善人善心善举,所以老来得福、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为老添寿、命长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1 15: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5: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0-5-1 11:13
中年丧夫后,44.5元的月薪,先后抚养5个孩子,又工作频调多处,劳累异常,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5: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新泉 发表于 2020-5-1 11:14
正因您半生从教、终生与人为善,善人善心善举,所以老来得福、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为老添寿、命长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5: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乾松 发表于 2020-5-1 11:17
老师,一个可亲的称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5: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0-5-1 11:27
正因您半生从教、终生与人为善,善人善心善举,所以老来得福、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为老添寿、命长百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16:30 , Processed in 0.0340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