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0-5-2 11:26 编辑
老树老春深更著花 ——徐隆广同志捐书有感
阳春四月的最后一天,汉寿县政府机关退休干部、年逾80高龄的徐隆广同志专程前往常德市图书馆捐书。在常德市政协原副主席、常德市老干网宣协会会长张新民同志引荐下,在图书馆大厅里,地方文献部主任刘学著接受徐老新书《我的日志》捐赠 ,作为馆藏珍品,并颁发常德市图书馆《收藏证书》,成为汉寿县文化界一大新闻。 徐隆广同志的写书、捐书,深深地感动着我! 此前,我曾与徐隆广同志有过工作接触。他在县农办负责综合,我在县乡镇企业局作办公室工作,属农办管理。那时的印象是,他和蔼可亲,工作认真负责。 去年12月,徐隆广同志经汉寿县老科协、老网协帮助,在县城云鼎大酒店隆重举行过《我的日志》捐赠仪式。我有幸参加那次捐赠仪式,看到市、县老领导杨先平、高德顺等百多人参会或发来微信、短信、电话表示祝贺。 徐隆广同志先是从教,后因工作需要,调行政单位从事文案工作。据悉,他在国家和省市媒体发表各类文章500多篇,有关论文荣获国内外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50多次,被誉为常德市研究“三农”的突出专家;退休前后,又专注工程(项目)咨询近30年,完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编制600多个,其中6个项目荣获湖南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三等奖,成为常德市工程咨询资深专家。他从事笔耕50年,汇总发表各类文章以及工程咨询文本,累计达7OOO多万字,又被社会各界誉为常德市颇有名气的“文字工匠”,已出版各类文稿结集巜绿野拾零》一书,41万多字,还有正筹备版的巜夕阳之恋》,约30多万字。 新作《我的日志》一书,是作者深藏心底的“秘籍”。作者把它披露出来,也有一个尴尬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作者有1篇重要论文分别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调整产业结构座谈会上印发和交流,有3篇优秀论文分别在湖南省21世纪初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暨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研讨会、湖南省科技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论坛、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暨农村财源建设研讨会上均获优秀论文奖。后经出版媒体传播发酵,作者从全国经科文各界学术机构收到150多件信件或专函,包括论文获奖和入典,应邀参会或考察,职务职称聘用及个人辞条业绩入典等。针对这些情况,作者为人处世很低调,从未向外泄漏,称之为埋藏心底的“秘籍”或“私秘”。但有些领导、同事和朋友则认为他的那些“深藏功名”,是一种“财富资源”,应该充分发掘,认真总结。《我的日志》一书记述了徐隆广同志几十年来在县农委工作期间撰写的调查报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探索“三农”的工作体会,凝聚了徐隆广同志大半辈子的心血,很多篇幅也折射出汉寿人民多年奋斗的汗水!市政协原副主席罗富国以《多彩的人生历练,绚丽的夕阳画卷》为此书作序,高度评价此书“浓缩的是个人历史,探讨的是人生真谛”! 作者经过一番慎重思考,觉得无论功名也好,财富也罢,都是党的教育和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果,应该回归党和人 民。于是,徐老放弃安享晚年,在家含饴弄孙,或游山玩水,或垂钓取乐的安逸生活,又捉笔耕耘,把所有信件或专函编成“日志节辑”,再引发”日志”破解,以及“日志”延续、杂谈和附录,从而把这些“财富”归还给家乡的父老乡亲!由此,诞生了《我的日志》。 我读《我的日志》之后,觉得此书以实物作见证,以历练为基础,以人生为课题,展现出作者坚持理想、信念和执着的人生风采。文章还展示了作者探索人生旅程,追求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怀,不愧为我们常德老年人的“时代楷模”! 在当今社会舆情浮躁、人生价值扭曲的情况下,《我的日志》不仅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而且拥有历史馆藏价值!既可以激励老年人“不用扬鞭自奋蹄”,又可以启迪年轻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有筋有骨的励志典籍! 我要为《我的日志》点赞,他唱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也要为徐老捐书拍手叫好,他给社会增添了文化财富! 我要为徐老自豪,他是新时代助推正能量的楷模!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以此诗句作结,并致以真诚祝贺!
市图书馆刘学著接受作者捐书
市图书馆为作者颁发的《收藏证书》
作者与张新民同志在市政协前留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