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90|回复: 18

松滋河畔的记忆之 九八抗洪史无前例的安乡保卫战(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6 13: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方鹰a 于 2020-5-7 18:01 编辑

    三、奋力堵缺口               

    7月27日  常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任命洪明祥为书院洲堵口指挥长,负责安乡书院洲堵口工程。溃口迅速扩展到120m宽。考虑到堤后洪水灾害情况十分严重,必须立即封堵。刚刚完成澧县澧南抢险任务归来的安乡县人武部部长章海南和舟桥连官兵们征尘未洗,又顶着倾盆大雨,奉命紧急赶往安乡书院洲决口处。决堤处的堵口工作也正面临巨大考验,随着决口的缩小,水流速越来越快,抛下去的石块和沙包被立即冲走;更要命的是,经长时间消耗,堵口材料和抢险器械极度匮乏,防汛指挥部紧急下令,从各地无条件紧急调运,不惜一切代价堵住缺口。
449e40cd08c4e09bf135632b4e5fff5.jpg
    (图为1998年7月27日部队官兵在安纺溃决处拼命堵口的情景)       
    为了堵住某处管涌,抢险官兵首先需用铁锤将近三米高的木头一排又一排地锤入水中,然后再向打好的木桩中填埋沙袋。铁锤很重,将木头锤到接近水面时,人就得站到水里继续锤,一直要把木桩的高度打到与水面基本平行。
    木桩锤到位之后,为了防止波浪冲击大堤,保证管涌圆满堵住,官兵们一一站在水中,手挽着肩膀排成人字堤,防止浪冲过来,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洪堤坝。
608675f3fc1bd54bba0378a86bb4108.jpg
fa4f6b60297e42590a3215ccd17804c.jpg

    高洪堵口,谈何容易!缺口水深处有17米,浅处也有7米,流速5米/秒,与其说是堵口,不如说是截流。大家用了上百公斤的卵石包丢进水中,被洪水一卷而走。当时有人说大米比卵石要塌实,建议用大米堵。县抗洪指挥部命令:抗洪运输队迅速从县粮食局调运十吨大米去堵口。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扔进缺口,还是无济于事。接着准备了几只大舶船,采用沉船堵口之策。
a2985bc9debe7f391d520d27514a7d1.png
    这时,心急如焚的郑培民在现场召集技术人员紧急商讨,并当场拍板,用飞机从北京请来专家,采取钢木土石混合堵口新技术,由此攻克了高洪堵口的难关。前期采用立堵的方法快速进钻,用卵石、块石料万余吨。以后,在合拢前水深流急的情况下,将沉船封堵改为用大型立吊,在强力加固堤头的基础上,把卵石、块石装入2~3m高的钢筋三角笼内抛填合拢。


734b715a293ab22183d277ba288fcd2.png
5a2fbdbbd0b492186ea355206608502.png
   8月11日凌晨4时18分,是58万安乡人民值得庆贺的日子。16天前,那道长130多米、每秒向安造垸内倾泻洪水1600多立方米的缺口,终于被3500多双铁手锁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3: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于吃大苦的人不怕牺牲的人才干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新泉 于 2020-5-6 16:22 编辑

没有金钱奖励的时代,感人至深,可歌可泣。自打有了拜金主义,搞事情就不那么得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6: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八年那场洪水至今历历在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6: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学校都组织了抢险队,准备上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6: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7: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6 19: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1:14 , Processed in 0.0404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