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先海先生 于 2020-5-7 10:20 编辑
初心铸就天使魂 ——记澧县盐井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干黄祖英 作者 梁先海 澧县盐井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专干黄祖英,从事这项工作25年来初心不改,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盐井镇的妇女儿童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充当了盐井妇女儿童的健康保护神;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铸就了一脉造福盐井的白衣天使魂。 盐井与她有缘,她的根在盐井,事业在盐井。1996年,黄祖英从衡阳卫校妇幼医师班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安排到离家30多公里的盐井镇卫生院工作。从此,她与盐井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用24年的不懈努力诠释了自己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 盐井镇地处湘鄂边界丘陵山区,刚接手妇幼保健工作时,所有信息资料一片空白。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先后在镇计生办、镇派出所呆了2个多月,收集了0—6岁儿童信息资料1080多份,收集15—64岁育龄妇女的基本信息7000多条。然后又在乡村医生和村妇女主任的陪同下,奔走于田头地边核对资料,渴了喝口纯净水,饿了啃口冷馒头,困了靠在树旁眯会儿,那时,她真是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在半年时间里,全镇“四册两表一档案”及孕产妇和儿童个案信息资料就收齐了,育龄妇女信息台账也建起来了,而且没有出现差错,既为妇幼保健提供了网络信息,也为计生部门提供了共享资源。 25年来,她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盐井的妇幼保健事业,从没有向领导提出换岗或是调动单位。由于长期坚守岗位而难以顾及家庭,儿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她都没能在身边陪读一天,每次都是她母亲和姐姐接送陪读。她一亲戚想帮她一把,准备将她调到津市去工作,她说她的根在盐井,事业在盐井,已经习惯了盐井的工作,也放不下那些需要她服务的孕妇和患者。 医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以心换心。这是她的座右铭。在平时,黄祖英奉行“当医生就是要医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以心换心”的宗旨。医生不是工匠,但比工匠要更具匠心。她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参加了省里组织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坚持一专多能,更好的为全镇育龄妇女服务。对孕产妇的随访,是她的工作,她是很用心的,在“微信”刚刚使用时,她就首先想到如何通过微信和流动孕产妇建立联系,因而率先在镇卫生院建起“孕产妇.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微信群,通过“视频聊天”,掌握信息,督促孕检,加强高危随访,同时关注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在盐井镇,人们都说她是一部孕产妇活字典,对每个孕产妇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对答如流。 2012年元旦假期,盐井镇观山凸村一名产妇产后需及时走访指导,她放弃休假骑摩托车下村访视,在回单位的途中车胎突然爆裂,摩托车瞬间失去控制,连人带车翻入盐井水库旁的水渠中……等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头皮裂伤,右手尺骨骨折,并伴有轻微脑震荡。在治病的日子里,家人好心劝她换岗或要求进城,但她初心不改,舍不得自己已经习惯了的这份职业,从未提过转岗或调离要求。 医院就是她的家,病人就是她的亲人。天使的使命就是庇佑天下苍生。盐井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对象多、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她把医院当家,视病人为亲人,每天都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多次抢救命悬一线的孕产妇,好态度是她无声的“品牌”。基层卫生院因人员不够,她从1998年开始接生,到2012年初,一共接生了700多个婴儿,没有出现一例事故或差错。 2014年5月,阴雨连绵的一个晚上,她睡得正酣,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她叫醒,刚接通电话,电话里面就传来观山凸村乡村医生的声音:“黄医生,快点,快点,产妇休克了!”原来是一位产妇产后大出血。她二话没说,一边给领导汇报,一边出门找出租车进村。由于天黑路路滑,车行至距离产妇家还有1公里时,由于轮胎打滑走不动了,她只得一边打电话指导乡村医生采取急救措施,一边下车奔赴产妇家中。到达现场后,她立即实施抢救,同时安排劳力将产妇送往县医院。转运途中,她高举着输液瓶跟着担架跑步前行,由于路上满是泥巴,她的鞋子掉了光着脚走走了10多里,到医院手术室才发现。产妇得救了,而她的脚却因多处出血,癫跛了一个多星期才痊愈。 25年时间,8000多个日日夜夜,她一直在基层卫生院坚守,发现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从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这么多年,盐井镇没有出现一例孕产妇死亡事件!因此,她连续7年被县局评为妇幼先进个人,2017年她表全县接受全省妇幼工作检查,受到省市县领导一致好评。2019年,她因事迹突出,被评为全县最美医务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