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27|回复: 10

澧南垸,曾经的澧南镇缩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7 16: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0-5-27 16:19 编辑

          澧南垸,曾经的澧南镇缩影常德日报记者 叶秋菊)
      我的家乡澧南垸在澧水之南,道水之尾,是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单家独垸,以前俗称“十里坪”。虽与城关镇隔河相望,与津市市区也相距不远,但隔河渡水不方便,半田半地磨死人,旱涝两魔常肆虐,所以有“养女不嫁十里坪”之说。大垸以刘家河望南去道河的简易公路为轴,分成东半垸和西半垸。东半垸有我的老家老岗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与老岗村接壤的是前进村,中湖村,散在澧水道水周遭的有回龙村,邢市村,新河村;西半垸刘家河往西有兴隆村,乔家河村,西南有丰坪村,红旗村,栗木村和荷花村。
      其实,除去洪水暴虐的夏季,在澧水道水的柔波软叹中,澧南垸其余三季均有不同的风景,尤以春天最美:
      澧南垸阡陌纵横,沟壑密集,土地肥沃,湖塘众多。无边春雨细如愁中,油菜花金黄奔放、铺天盖地,草籽花紫云摇曳、浪漫唯美,豌豆花粉蝶翩飞、暗香袭人,以及那一垄垄一畦畦“小麦绕村苗郁郁”——配上红砖青瓦的房舍,檐前屋后的三两株灼灼桃花,依依垂柳,绿竹猗猗,苦楝泡桐;还有沟渠里,湖塘里,水田里,白鹅麻鸭“鹅鹅鹅”“嘎嘎嘎”地叫着。这里那里都正是江南好风景!
沟渠旁,简易公路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湖塘,沟渠,还有那一畦畦水田,映着花照着树还有红砖瓦房,天光云影共徘徊。白鹅麻鸭闹过后,乡亲开始扶犁耕田,牛儿甩着尾巴“哞哞”地叫,留下一串欢快的泥影。然后转眼间水田的新禾,那么细,那么软,油油的在乡亲心中荡漾——
       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漫过澧南垸后,我澧南垸的亲人家园尽毁,后来拖家带口,来到彭山之侧移民建镇。崭新的澧南镇马路宽阔,楼房成排。可是,无端的,我常常梦见澧南垸,梦见澧南垸的繁华往昔。
      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刘家河渡口——
      县城南经兰江闸,坐轮船到刘家河渡口,曾为一条交通枢纽。望刘家河渡口朝南过一条简易公路,可以到周边的道河,临澧,以及津市。
       澧南垸的乡亲,把自留地里的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扁豆,檐前屋后收获的枣和桃,用淘篓提着。把自家圈里一把糠一把草养得肥硕的猪羊、鸡鸭,还有来自田野鱼塘活蹦乱跳的鱼、泥鳅与黄鳝,用鸡公车推着,用藩篮挑着,或是用线车驮着。把自家收获的金灿灿的稻子白花花的棉花黑亮亮的菜籽,一狗儿车一狗儿车装着。
      乡亲们把自己刷过抹过后,赶着渡船经兰江闸,到城里用自己的血汗换取花花绿绿的票子。
      刘家河渡口,渡船南来北往,有渡人的,有渡车的,三十分钟一程。渡船甲板上渡满人后,汽笛“呜”长拉一声,向着彼岸渡去。往往这船还在水中行,渡口边又聚了一拨乌压压的人。澧水靛蓝,西边有小洲,东边不远处有蜚云塔。渡船在水中一波一波漾着好看的浪花。乡亲们没有闲心看云影,赏浪花。他们只愿肋下生双翼,早点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变现。
       等到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后,乡亲只拿出少许的票子吃一碗“饺儿”或者米豆腐,让自己的胃得到稍许的安慰。然后撒开两腿,或者重新蹬上线车,急急地赶渡船,急急回到刘家河渡口。
       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刘家河——
       经过渡口,便是我们叫做“刘市”的刘家河,曾有“小香港”之称。到了刘家河等于到了自己的地盘,乡亲便不慌了。刘家河望南的简易公路两边,有几个小店面,不远处还有戏院。我小时候跟着爷爷到那里听过戏。依稀记得县里最有名的戏班子在刘家河唱过《铡美案》,“秦香莲”凄美的唱腔赚了乡亲们不少眼泪。戏院也演过电影。我中师毕业后还在这里看过电影。乡亲们用劳动换来的钱,听一场戏,看一场电影,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或者到刘家河老街逛一逛,或许能给老婆孩子捎点东西。乡亲可以在刘家河从容地踱步,从容地讨价还价,再说,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不担心受骗上当。
      刘家河渡口望西边堤上走几步,便是刘家河老街。堤上的有乡政府,有几家大门面,有卖生资的,有卖日用品的。下坡左手边是一家油厂,空气中常年飘着菜籽油和棉籽油的香味。右边——对了,右边应该有棵古老的泡桐树,春天开着硕大的紫色的花朵,满街都氤氲在彩色的花香里。
      然后有理发店,接待追求洋气的年轻男子和爱美的妇女。店外有剃头老师傅,放一个嵌有一面镜可置一个脸盆的木架,一张躺椅。乡亲躺在木椅上,剃头师傅给他洁面,阳光暖暖地投到身上,剃刀轻轻地在他面上、颈上行走,挖耳在他耳膜低吟,他快乐地打个哆嗦。
       有卖肉的肉案,还有专门经营酱油干子的店子——白豆腐用酱油卤了,拿柚子橘子带刺的枝插得满枝都是。还有卖豆豉丸子的,将豆子煮了烂了,揉成丸子,放在筲箕里簸箕里晒着,散发着诱人的味道。酱油干子店子附近有一家茶馆,嗑瓜子叫一杯茶,可以耗上一整天,听大鼓看大戏或者听咿咿呀呀的道琴,逍遥自在都赋予在一杯茶的光阴里。这种氛围孕育了澧州大鼓鼓后刘静,她的老家就在刘家河附近的兴隆村,我夫家与她是邻居。
       另有一家冰棍店,走进去冰冰凉凉。卖的老白冰棍,绿豆冰棍,品种并不多。暑天里,我和伙伴们,用一个铺有泡沫的简易木箱,就在此处进冰棍,然后串村走户去卖。听到哪里有露天电影,我们就背着冰棍跑老远去卖,虽说简易木箱里的冰棍很容易融化,也常常只赚吃几根化了冰棍,但我们常常乐此不疲。
      老街有自由市场,卖包子,卖麻花和甜酒水,卖凉水的凉面的,还卖山里来的野货。春天里,会有香椿芽,野胡葱,枸杞芽,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兴隆村有个农妇,带着两个孩子,丈夫为亲戚帮工,摔坏了腰落下了残疾,妇人就靠在大堤、洲上掘的野菜给孩子们赚取学费。也有卖鞋子,卖衣服的,铺一块塑料布扯一个棚就可以营业。还有卖老鼠药的,被称为狗皮膏药的也有人在卖。拿把小板凳,眯着眼安静地坐在墙角,三两个在一起,那是算命卜卦的。
       好像谁在刘家河都可以摆个摊设个点。小时候我家生豆芽菜卖,我挑过一筐豆芽菜,也在老街卖过,边卖边看过风景。卖完豆芽菜,买了几包榨菜皮,开水拌饭吃,是我们那个年代难得的美味。
      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上观宫——
      经刘家河渡口通往道河的那条简易公路,望南走不到一里,然后望东走过三个村庄,就到了上观宫。上观宫就在我老家东侧。它为第六代华阳王耗时十五年修建的一座“武当行宫”,后“武当行宫”改为“上观宫”,大约此处观澧水浩渺,望彭山磅礴,揽嘉山叹孟姜,所以改之为“上观宫”吧,不得而知。据说,上观宫曾宫阙重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金鼎巍峨壮观,自下而上三十级麻条石阶。殿内神佛金身,庄严肃穆。
       上观宫曾有两棵古柏,相传吴三桂曾在此处拴马,可惜一棵毁于雷击,一棵毁于洪流。我是看到过古柏的,可恨我当时年纪小,不能与白居易一样听松懂松:“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后来此处改为澧南中学。金鼎上的神佛金身被毁,金鼎为联校办公处。我曾在此处求学两年。那时的我何曾懂得它的高贵?在数次对视中擦肩而过,现在想来深为遗憾。
      澧南中学置身于我们老岗村十一组叶家村的田地中。那田地中植满棉花与高梁。用过晚饭,澧南中学的师生洗漱完毕后或唱歌,或弹琴,或在金鼎左右扭秧歌,还有跑步。有罗曼蒂克者在校外的棉花地头漫步,或人戏棉叶间,人戏棉叶南,人戏棉叶北,人戏棉叶西,人戏棉叶东,消磨青春荷尔蒙。
      我用残损的手掌抚摸着红旗茶厂和砖厂——
澧南垸西边的红旗村临近彭山,土质特殊,所以曾为红砖厂,也为澧南垸的重要企业之一。在红砖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今天,利用这特殊土质制作陶瓷,因而附近建有陶瓷厂,优质陶瓷畅销全国。
       红旗村曾有茶场,管理数座茶山。茶山上漫山遍野都是一垄垄一畦畦的茶树。茶树在春雨淅沥中抽出一枚枚含苞欲放的肥嫩的茶芽,绿得发亮,绿得耀眼,好似牛奶洗过,青翠欲滴。这时候就需要大量的采茶工。
       我也当过采茶工。那时候十岁不到吧,某天跟随大人们起了个大早,从垸东赶往垸西,到了红旗茶山,天才大亮,大人们开始忙活了。我采一会儿茶芽,便去看路边的雨后春笋,看山花烂漫,看地茧皮和牛屎菌。大人喊我快点采茶,我要她们唱采茶调给我听。她们懒得理我。这样的结果,是起了个早床,采的茶叶,刚够在茶场食堂买一顿中餐。我采茶之女不在茶也,在乎山水田园之乐也。佩服我自己,在当年就有这等大襟怀。
       红旗村北边的澧水大堤旁还有氮肥厂,曾给澧县经济添砖加瓦。但因污染严重,退出了历史舞台。氮肥厂烧锅炉未烬的煤球,附近乡邻大多去捡拾,用以铺路,砌墙围菜园,也用以寒冬腊月烤火。我夫家就在氮肥厂附近的兴隆村,刘家河之西,也受过它的福泽。
      澧南垸受澧水影响,常遭旱涝两灾,资源贫乏。败也澧水,成也澧水,乡亲们除了农事以外,还围着澧水从事捕鱼,采沙,船运,加上不怕苦不怕累从事建筑行业,乡亲们的生活也叫富足。
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冲毁了我的澧南垸。澧南垸空垸待蓄,全垸人民移民建镇,现在有多个厂家傍山入驻,并且镇上大兴绿化,栽花种草,还摆有各种图案的石雕,一切都欣欣向荣。
      可属于我记忆中的澧南垸,那澧南垸万亩油菜花的春天,那刘家河渡口,那刘市街道,那上观宫,那红旗砖厂和茶厂,风流总被雨打去,繁华一去不复返。我只能在梦中,用我残存的手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
        (常德日报记者叶秋菊 出生于澧南镇老岗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17: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2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21: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澧南垸是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单家独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7 21: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以为澧南垸和澧县城关镇是连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07: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总被雨打去,繁华一去不复返。我只能在梦中,用我残存的手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欣赏佳帖!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5-28 12: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9 18: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点赞点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6 0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旗村北边的澧水大堤旁还有氮肥厂,曾给澧县经济添砖加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7-13 09: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文章通过对往事的回忆,阐述了澧南垸几十年所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澧南人民战天斗地的拼博精神,终于将家乡建设成美丽详和的家园。做为澧南人,我骄傲,我自豪!佳作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01:10 , Processed in 0.0357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