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5-12-16 14:51 编辑
【敬老院里写大爱】兴隆街赵中林:五保老人的勤务兵 来源: 桃源县政府网站原创
从2010年10月担任兴隆街乡敬老院院长以来,赵中林坚持“以人为本、情系老人”,为孤老们创造了安度晚年的良好环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拿他自己的话来说:“既然乡党委、政府将他们交给我,我就要负好责,当好勤务兵,要让所有对象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快乐。” 赵中林陪老人聊天 赵中林为老人晾晒衣服 爱岗敬业当尖兵 作为一名老党员,赵中林牢记宗旨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担任敬老院院长后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个岗位上。作为院长,他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并不断探索完善了学习、管理、保卫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面对全新的工作,他积极向业务部门请教,向邻近乡镇敬老院学习,让自己尽快熟悉业务,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工作勤勉付出,一丝不苟,把敬老院当做自己的家看待。一年365天除去农忙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为敬老院忙活,很少回自己的家。赵中林提出对待老人要“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儿子胜似儿子”,让全体老人都得到亲人般的细心照料,敬老院的各项工作也始终走在全县前列。 真诚奉献暖人心 敬老院是个特殊的家庭组合,院民的个人素质和生活习惯存在较大差异,要引导他们讲文明、讲团结、讲卫生、守纪律是一件很头痛的大事。在院这些年,赵中林采取“以心换心,耐心细致”的工作方法,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工作效果显著。一是工作上以院为家,从不怕脏和臭,不怕苦和累,为敬老院付出一切。二是生活上无微关怀,老人生病为他们端屎倒尿、换衣换裤、喂药喂茶。 2014年6月,张文生生病需在乡卫生院住院治疗,赵中林每天早晚都要骑摩托车到卫生院看望一次,一个多月从未间断,直至老人痊愈出院。院里老人过生日时,他还会为老人庆生,组织唱歌等活动;老人病重时他还自己掏钱为他们买来果品;老人病故会按传统习俗为其送终。 争做表率树榜样 作为敬老院院长,赵中林始终牢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训,不论在工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即使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重、自励、自省、自警”。多年来,赵中林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廉洁务实的形象,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赵中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迈誓言,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为老人们办实事,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诠释着“共产党员”这个闪亮的名字。他是兴隆街乡共产党员中的佼佼者,是一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