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阳汉风 于 2020-7-4 20:55 编辑
常德行署副专员何秋舫(1928.8——2004.1)
何 秋 舫 轶 事
何秋舫(1928.8——2004.1),汉寿县岩汪湖镇陈军堤村人,原常德地区(现常德市)行政公署副专员。他在汉寿县工作30年。1949年解放,他先后担任保(解放初暂时保留的国民政府基层组织)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周文庙乡乡长、二区区委书记。1963年5月任汉寿县人民政府县长,1973年5月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1976年任中国援助加纳共和国专家组组长,1979年任常德行署副专员。他那热爱人民的品德、敢作敢为的魄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永远留在汉寿人民心中,永远滋润着汉寿的山山水水。谨此记录几件小事,略表怀念。
轶事之八 到穷队蹲点
1976年5月29 日,是农历丙辰年的五月初一,距端阳节只有4天了。这天上午8点正,县委书记何秋舫带领我们县委部办负责人和公社党委书记三十余人,站在一辆敞棚东风牌汽车上,到他蹲点的毓德铺公社去参观。
当时大家都以为是学先进去,一路欢声笑语。可是一到他点上的毓德铺公社桂花大队下丁家生产队一看,大大地出乎意外。这地方满目疮痍,十多栋零零散散的茅屋,东倒西歪地从小冲口延伸到冲尾。没有树木,没有瓜果,不过田里的早稻禾苗长得还好,倒给了我们一丝儿慰藉。
正当大家惊疑时,何书记说话了。他说:“今天让大家来参观,不是学先进,而是让你们运用毛泽东主席的《矛盾论》,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在大好形势下要看到薄弱环节,然后抓住薄弱环节,促进平衡发展。”
艳阳高照,天气闪热。昨天下了雨,混浊的溪水在港里流淌着。我们在河港边两株高大的鬼柳树的荫蔽下,听毓德铺公社党委书记周菊秋介绍下丁家生产队的情况。
周菊秋原来是县委组织部干部,胸怀壮志,又能吃苦耐劳。县委常委派他到全县自然条件最差、社员生活最困难的毓德铺公社当书记,希望改变落后面貎。何书记为了支持他的工作,特意选择了在毓德公社蹲点。
周菊秋来了两年,遇上了两年水灾。这两年水灾,下丁家生产队都首当其冲,被淹得一塌湖涂。
下丁家生产队有社员23户,104人,去年近百亩湖汊田,被洪水淹了一半,收获很少。生产队一贫如洗,没有任何家当。储藏全队社员口粮的队屋,是个土砖茅草房,百孔千疮。去年,生产队集体喂了一头猪,一无饲料,二无猪栏,放任自流,长不到40斤就夭折了。今年何书记来蹲点,公社派来工作组帮助工作,已养了10头小猪。生产队有4头耕牛,只有两头能使用。鬼柳树下拴着一头老母牛,瘦骨嶙嶙,欲站难站。一头出生不久的小牛崽儿在它肚子下找奶头,找来找去,找了半天也没有找着。
这个队社员的住房特别差,家家户户全是茅草顶、土坯墙。23家住房,其中17家的房子没有门框,像个牛栏。周菊秋流着汗,愧疚地说:“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对不起各位领导。”
何书记要周菊秋领路,到冲里去看看。我们踏上弯曲的田间小道,约走200多米,便到了一位名叫丁盛恒的社员家门前,从没有门片、门框的土坯孔里望去,室内空荡无物,就像个牛棚。全家6口人,只有一张床,冬天大人小孩可以挤在一起,到了夏天,父母坐着,把床让给4个小孩。那破蚊帐,别说蚊子来去自由,就是老鹰也能飞来飞去,称得上严重的“形式主义”。那着张床只有三条腿,有一条腿是用土砖支撑的。床前便是灶,锅边粘满了污垢,看不到一丝儿油渍。
周菊秋介绍说:“他家一年从生产队分了10斤食油,卖掉了4斤换零花钱,只剩6斤,每月只半斤,每天只有一钱多,别说是吃,就是闻,也要把它闻光啊。”
正说着,突然从屋后伸出了一个女人的脑袋,蓬头垢面,可是倏的又缩回去了。周书记连忙指着那缩头的方向介绍说:“那就是丁盛恒的堂客。”接着喊道:“你怕么得,出来呀!”可是那女人再也没有露面。 我们仔细看房内,实在找不到任何家具,只发现土墙角有一个破衣柜,油漆脱落,显然是被洪水浸泡过的。两片柜门只剩下一片了,柜的搁板上杂乱地堆着几件脏衣服。党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说,丁家两夫妇出集体工很积极,只是因为劳动日单价太低,收入少,人口多,所以生活特别困难。 参观的第二家名叫丁承丙,年纪50多,全家5口人。他家的房子也没有门片,我们看见一个女孩,正站在靠灶台的矮凳上洗碗,将3只碗洗了好几遍。虽然很多人往她家里来,她也毫无表情,一脸呆滞。听说她有25岁了,身子长得实在的矮,所以还没有找到婆家。距离灶台两米处有一张床,床上半躺着丁承丙的病妻,全身瘫痪,下不了床。家里还有个大女儿,28岁,因为没头发,也没有出嫁。值得庆幸的是小儿子上了学。丁承丙只算半劳动力,在收益如此微薄的地方,即使他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养活5口之家啊! 听了介绍,看了现场,大家心情特别沉重,收敛了笑容。下丁家生产队眼前困难非比寻常,真让我们这些当干部吃皇粮“为人民服务”的人无地自容。不过,今年县委何书记来蹲点,下丁家生产队的早稻长势比较好,搭起了丰收的架子。 最近,县委给了这个队发放了3000元救济款,其中1000元修建集体猪栏,养了猪。另2000元给社员买口粮,解了燃眉之急。这两个特困户也给了特别照顾。
上午10点半,在参观总结会上,何书记沉重地说:“要你们来看,是要你们知道,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还有如此贫困的角落,还有如此贫困的老百姓。我们这些立志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还有什么脸面搞特殊化呢?我们讲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服务这些特别困难的群众,让他们同样过上幸福生活。”
接着,他郑重而严肃地说道 :“平时,你们不要只顾往好地方跑,只讲面子,树先进;也要往差地方跑,讲点实在的,就是帮助后进。回去后,都要下到本单位最困难的生产队去,到最困难的社员家里去,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最后还要求说:“你们到了哪些队,哪些户,进行了哪些帮助,一个星期后要汇报到县委办公室,由县委办汇总送给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