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认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要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旧时冬至,常德境内各族纷至祠堂祭祖,还大摆宴席,俗称“冬至会”;有的家庭还备酒请客,称为“冬至酒”,因而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此俗今已废除。但冬至这天,境内民众仍有为死去的先人立碑、迁坟、坟头添土、祭祀亡灵等习俗。冬至这天为宰杀猪羊的开始,常德民间各家各户从冬至开始宰猪制作薰烤肉,名曰“冬腊肉”,其肉香醇味美。冬至时,石门土家族山民开始了冬季狩猎活动,各家各户还会设酒过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