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11|回复: 11

宋玉与临澧黄花鱼的千古奇缘(一)宋玉与临澧(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7 23: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浮山松 于 2020-8-7 23:11 编辑

宋玉临澧黄花鱼的千古缘(一)
——宋玉与临澧(上)
文/浮山松   图/网络 浮山松
timg_1.jpg
图为临澧宋玉城宋玉像
    “年年四月菜花黄,黄花鱼儿朝宋王。花开鱼儿来,花谢鱼儿去。只道朝宋王,谁知朝宋玉。”
     这首“黄花鱼儿歌”,据《湖南通志》、《湖南地方志》、《澧州旧志》、《岳州志》及《安福县志》记载,此歌为六朝时期民间创作,因作者未留下姓氏,后定为《六朝无名氏》,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渔歌,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黄花鱼儿歌”虽是一首民间鱼歌,但影响深刻,凸显宋玉与临澧黄花鱼的千古奇缘,与临澧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展示了临澧人民对楚大夫宋玉的敬仰与怀念。
一、宋玉与临澧
     宋玉,字子渊,楚国文人,辞赋作家,楚国士大夫。宋玉流传的主要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宋玉生约公元前298年,足于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卒,享年七十六岁。
   (一)宋玉与第二故乡临澧。宋玉在临澧前后生活47年,临澧是宋玉的第二故乡,宋玉生平简介,及《湖南通志》、《湖南地方志》和《安福县志》都有记载,清《安福县志·流寓》说宋玉“尚居于邑,有城与庙,及看花山、放舟湖诸迹,后殁,葬邑之浴溪河南岸。”安福县,即今临澧县。2016年12月,临澧组织编篡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宋玉学术专著《宋玉与临澧》,从赐田、居邑、葬地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公元前282年春,宋玉17岁。景差为楚襄王推荐了宋玉,宋玉被襄王任文学侍臣,后为大夫,得云梦之田——今临澧县望城街道宋玉村。公元前255年,考烈王冷遇宋玉,后直至免职,宋玉就到赐地云梦之泽临澧生活,直至老去,共33年。宋玉去世后,葬于宋玉村峪溪河南岸看花山以西,建有宋玉墓,并经过多次重新修葺。
    (二)宋玉在临澧遗迹众多宋玉得封地临澧云梦之田后,前后在临澧生活了近47年,留下了大量的辞赋作品,传说故事,以及名胜古迹。有宋玉墓、有宋玉城、九辩书院、宋玉庙、放舟湖等遗址。
    ——宋玉城遗址。宋玉城遗址距临澧县城3.5公里,也在现今望城街道宋玉村。面积约6平方公里,四周残留城墙高约4米,宽约5米,城址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水面最宽处20米,城东门外100米处是宋玉庙遗址,再往东1000米处是宋玉观花赏景的看花山,在1500米处是浴溪河边的宋玉墓,往西500米处是宋玉平常放舟欣赏的放舟湖。宋玉城兴建于战国时期,项羽曾在此驻兵多日。
314e251f95cad1c8f25dad8f7f3e6709c83d51b7_1.jpg
图为临澧宋玉城遗址
    ——九辩书院。九辩书院遗址在宋玉城遗址城内西北角处,宋玉庙的左侧,为清代中叶临澧蒋明试捐建。据《天下湖南网》,曾于1943一1944年在九辩书院(当时改为将军第二中心小学)任教的颜允楚先生在《九辩书院》一文中回忆,书院原为四合院木瓦结构,三面有青砖围墙,房与宋玉庙贯通,连为一体。院房大约有4000平方米,可容四五百人,教学共院,教员宿舍,夹在教室之间,大会堂,学生宿舍,厨房餐厅,操坪广场,文体设施,各皆俱备。院内有花草树木,环境幽美,空气新鲜,十分宜人。
    ——宋玉庙遗址。宋玉庙遗址在宋玉城遗址东门外100米处,公元828年,澧州诗人李群玉,来到宋玉墓拜祀宋玉后发起修复宋玉墓,修建宋玉庙。公元1884年,临澧蒋光业之侄蒋明试捐巨资整修扩建。修复后的宋玉庙占地约15亩,分为三进,内塑宋玉像,悬挂一口高一丈有余的铁钟。自唐至清,宋玉庙香火旺盛,游人不断,不少文人骚客前来拜祀赋诗。清道员蒋徽陶题诗《谒宋玉庙》:“雄才自者擅骚坛,痛我迟来兴欲阑。驻马频瞻新庙貌,入门犹见古衣冠”。解放初至70年代在宋玉庙内开办宋玉学校,后全部拆除,今成为一片棉地,但昔日古刹之气息仍然尚存。(续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7 23:2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宋玉与临澧的千古奇缘,充分展示了临澧人民对楚大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及宋玉与临澧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听说过宋玉是美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早几年去过临澧宋玉风景区,开发得很不错。但是,需要加强对外的宣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初至70年代在宋玉庙内开办宋玉学校,后全部拆除,今成为一片棉地,但昔日古刹之气息仍然尚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6: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7: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7: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雄才自者擅骚坛,痛我迟来兴欲阑。驻马频瞻新庙貌,入门犹见古衣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7: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帖,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3 02:14 , Processed in 0.03745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