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异议的党委扩大会 高汉泉 我们津市铁路建设指挥部在慈利县境内按质按量安全提前完成工程任务后,各连队民兵均已下路,只留下指挥部20多名工作人员处理一些后属工作,其中一项是钱、粮、物处理问题。 一是常德地区指挥部给我们拨了一笔处理民兵下路后可能出现的小伤小痛的经费;二是几个食堂剩余的粮票、油、大米问题;三是使用过的木材、桌椅问题。这些问题均属国家计划物资,常德地区指挥部的意见是由各县市指挥部自行处理。经过摸底,最难处理的要算是木材问题,这是当时的紧俏物资,人人用得上,特别家住农村的同志缺的就是木材,不少人事先就向指挥部领导提要求要解决点木材,有的同志虽然口头上没有提出要求,但在议论中,也有一种要点木材的迹象。作为党委书记的我对此感到很棘手。想过来,想过去,还是将这些东西上交津市革委会为好,我和党委会几名成员交换了我的看法,他们也倾向于我的意见。我又将我的这个意见与一些同志交换了看法,他们也认为这个问题很难处理,因为涉及到上千人都有理由要点木材,给少数人解决了,特别是只给少数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解决了,那是很不妥当的,只有上交市革委会最为恰当。对此,我又向常德地区指挥部指挥长兼党委书记郑振庆同志汇报了处理木材的意见。郑指挥长说:“老高,你这样处理最好,最为妥当,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有的县光给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平均分了,还给在家没有上铁路的领导分了,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最不好……”之后,我又找了好几位同志交换了看法,他们都认为我这样处理最稳妥。之后,又召开党委会,统一了意见,决定召开党委扩大会讨论党委的意见,党委责成我在会上代表党委发表中心意见交大家讨论。 党委扩大会上我说:“今天的会议是讨论处理钱、粮、物的专题会议,一个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常德地区给我们津市指挥部拨了一笔解决民兵下路后可能出现的小伤痛的专款,党委的意见是:将这笔专款存放于津市财政局,因为下路后,指挥部这个机构就不存在了,我们的民兵挂得上有点小伤只有一两个人,如果他们找到你们当中那一位同志反应要解决点钱,你就根据他的情况提供一个参考数字,要他找我批个条子到财政局领钱(后来只有两个民兵找我批了条子),现在请大家讨论:这样处理行不行?同意的请举手。”“好,一致通过。” “现存讨论第二个大问题:剩余的粮、油、米处理:有大米100多斤,食油60多斤,粮票150多斤,这是几个食堂的综合,党委的意见是全部交给津市粮食局,请大家讨论。”我的话还没有落音,大家的手都举起来了,“好!全部通过。” “现在讨论第三个大问题,木材处理问题。”我说:“木材没有丈量,估计有5个立方左右,木材也是国家最重要的计划物资,大家都是用得着的,特别是家住农村的同志缺的就是木材,我们的民兵绝大多数都是家住农村,上千人都有理由要点木材,如果只跟指挥部少数人员解决,肯定民兵会有意见,他们会说指挥部工作人员搞特殊化,肯定会造成不良影响。党委会的意见是:交津市革委会公用,这个问题请大家充分发表意见。”我说完后,副指挥长陈克轩同志立即举手发言:“关于木材问题,我确实缺木材,一个烂屋确实要搞一下,上个礼拜我就向高政委提出过要求,趁这个难得的好机会给我解决个把立方,这几天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是干部,又是共产党员,好多住茅蜡烛草房的民兵都想要解决点木材,比起他们我的房子还算好些,我不能搞特殊化,不然,‘羊肉没吃得,反惹一身骚’,将来群众有意见,指挥部领导也不好向群众解释,我决定放弃不要木材了。”他发言后,一个连一个接着发言,一致同意陈克轩同志的发言,全部表态不要木材。 我说:“我们有九张办公桌,十几把靠背椅子……”还没有等我讲党委讨论的意见,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全部交给津市革委会!!”后来我又将指挥部党委处理这个问题的办法,跟一些连队干部和部分民兵通了气,他们都认为这样处理最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