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20-12-8 08:10 编辑
往事一页
遥远的歌声
——我青少时代的教歌记忆
2020.11.3.
我从小没别的什么爱好,或说“特长”,就喜欢唱歌。还在小学时代,就经常在家和同样爱唱歌的妹妹一边干活儿,一边赛唱歌。1964年,我上了初中。那时候,我个子不高,却长得比较胖,怪不得班上同学看了电影《突破乌江》后,给我起了个让人生气的绰号。原来,那电影中的匪营长是个傻胖傻胖的家伙,所以,同学中客气点儿的,私下叫我“营长”,不客气的,直接叫我“匪营长”。我自小没有跟别人计较的习惯与底气,即便人家直呼我“匪营长”,也听之任之,不然又能怎样?个子小,又镇不住谁。的确,我自小就没有什么出众之处,连当只丑小鸭的资格都没有。不过,还在高小时,我就因为会唱歌被老师注意了,学校搞歌咏比赛时,班主任邱老师安排我来当班上的指挥。那次洋相可出大了,一不小心,出场时把队列顺序带错了,前排成了后排,排头成了排尾。这搞合唱倒还能凑合,搞轮唱时就要乱套了。虽然我凭着节奏感还行,硬着头皮随机应变把歌指挥下来了,但那效果自然就与“优胜”无缘了;幸亏邱老师还算温和,没怎么责怪我。
上初中后,就我这条件,选班干部自然没我什么事,我也从来不在意这些际遇的。但班主任却特别启用我担任班上的歌咏教练,像是“准文娱委员”,班上教歌的事是我的,平时发歌,则是文娱委员的事;那文娱委员当然是个女生,是班上的风云人物,能唱也能演。对她,我只有心悦诚服。不过,这些事都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真算得上事的,还是后来四中组织了几个唱歌能手,定时到公社广播站,对全公社群众进行广播教唱。那大约是1965年前后吧,有一首歌极为流行,歌名记得是《不忘阶级苦》,第一句歌词是“天上布满星”,有人也拿这歌词当歌名。派去参加教歌示范的大都是女生,我们班文娱委员自然在其中,而那时还奶声奶气的我也忝列其中,倒也跟女声有些打混。记得就在文革开始前夕,四中组织了一支文艺宣传队,我也是宣传队员之一,跳舞我不行,唱歌还凑合。
文革刚开始时,农村开始办学习班,学习毛主席著作,背毛主席语录,还有就是教唱革命歌曲。四中学生回家后,很多都成了学习班的“教员”,我自然成了生产队学习班里的唱歌教练,教的是《天上布满星》;印象中,我教的第一支歌,就是在公社广播站示唱过的《公社是棵常青藤》等。老实说,我对自己的唱歌水准,从来就不会评价,也没有想过人家会怎样评价,倒是参加学习班学歌的李二姐,跟我母亲说过一句带评价性质的话:“陈家婶娘,您家儿子的歌唱得真好听,就像山沟儿流水”。这句话,外地人听来或者不知所云,但当地人却是经常这样来形容歌声悠扬清脆流畅的,这大约就是“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流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的意思了!
事过半个世纪了,但青春岁月那些悠悠往事,却一直游弋在不老的生命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