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偶句惩恶霸 张惠芬 罗永常〔整理〕 贺龙青少年时期,由于出身贫苦,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为此,贺龙后来常常自谦地对人们说:“我是没吃墨砚水的粗人,只晓得打仗,不懂得文字。”事实上,贺龙天资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从丰富的实践中,从社会“大学”里学习,触类旁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 这一点,从他吟作对联的趣闻轶事中即可得到印证。 1933年9月,贺龙带领部分同志来到桃源县黄石镇。恰逢镇上地头蛇、大恶霸地主吴象夫娶儿媳妇。他的儿子吴保初是个又硬又臭、横行霸道的地方武装头子。1928年贺龙杀回老家闹革命路过此地时,他吓得屁滚尿流,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贺龙一走,他便卷土重来,继续鱼肉乡里。因此,他做梦都想杀死贺龙。 贺龙闻讯,只觉好笑。 这天,贺龙想借机杀杀吴家父子的威风。他约上两个警卫员,乔装打扮,化装成一名巨商,让警卫员抬上礼品,大摇大摆地直奔吴家。 吴象夫根本没有认出来者是贺龙,将他当作贵客,毕恭毕敬、满面笑容地迎进大堂。 席间,吴家父子格外高兴。亲自提壶把盏。酒过三巡,有一军官模样的中年人说:“今日乃吴公子大喜之日。鄙人愿作一联以求一偶对如何?”吴保初满面春风地说:“多谢仁兄的盛情,请赐佳句。”那人晃头摇脑地咏道:“盛世文章迎彩凤” 此人话音一落,满堂雀跃。哗然鼓掌,连称妙句。可是,一时无人能够马上对出下联。宴席上静默了大概有3分钟的光景。 突然,贺龙从桌边站起:“我来对个下联,大家看如何?”他炯炯双目迅速横扫满堂,铿锵有力地对出下联:“满堂贵客接贺龙。” 大家一听贺龙二字,顿时鸦雀无声。吴保初见状,假装镇静、有所警觉地喝道:“谁迎贺龙?——你是何人?” 贺龙咔嚓一声,拉开衣扣。露出腰问两支锃亮的手枪。双目好似利剑,紧逼对方,两个警卫同时拔出手枪。 吴家的家丁也个个举起了枪。在座的宾客一时惊恐万状,手足无措,惊呼声,叫喊声一时间充满整个院子。 说时迟那时快,贺龙一侧身闪到吴保初身边,用枪抵着其后背,厉声喝道:“快叫你的人把枪放下,不然毙了你!” “快放下快放下——贺大侠,我与你无冤无仇,请手下留情,手下留情——” 吴象夫曾见过一次贺龙,这时定眼一看,越看越像,也吓得腿打起了哆嗦。 “你是与我无冤无仇,但你鱼肉百姓欺凌乡里就是与我贺龙过不去!”贺龙声色俱厉。 吴保初心想,贺龙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说不定他的人就等候在院外,还是保命要紧,保命要紧。 “以后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真的?” “真的,我愿立下字据为证。” “好,就信你一回!” 贺龙命人取了纸笔,亲手写下三条禁令: 不准与日本鬼勾结当汉奸; 不准鱼肉乡里欺凌百姓; 不准强抢民女为非作歹。 写完之后,高声宣读了这三条禁令,让吴象夫父子签字画押。 一切就绪,贺龙对在场的宾客们说:“乡亲们,不要怕,我不会为难你们,我是专打恶霸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以后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是穷苦人的天下!” 话毕,院子里的土豪们个个心中打起了小鼓,穷人们呢,则心里舒了一口气。 “好!”不知谁大喊了一声,鼓起掌来。 顿时,院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贺龙与他的随从扬长而去。 (茶庵铺镇综合文化站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