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之梅 于 2016-2-10 08:37 编辑
“正月初三”说
老少皆知此,三是数目,二加一的和。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许慎《说文》视“三”为天地人我象征,他在解释“王”字时用的也是“三”的这一含意;王以一贯三,意思是贯通天地人之道的就可以为王。在汉族的大多数地方,与“三”有关的日子是吉祥的日子。
古人将君、父、师视为三尊,意思君、父、师是三种最受尊敬的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为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以“三八”形容傻气,做事莽撞或不得体,类似吴语中的“十三点”……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还有传说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养羊的人家会有个好收成;
亦传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注:民间旧俗,请勿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