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我在新华号分享新华网老博友、河南信阳龙吟先生的美文《我的人生路》,引来网友热议,微信朋友圈几乎刷屏。没想到袁维龙先生还写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多有褒奖,令我汗颜。虽然表扬的是我,但讲述的是新华网博客时代的故事。如今读来倍感亲切,唏嘘惆怅。
我于2008年9月17日走进新华网,成了一名铁杆博客,直到2018年12月发表最后一篇文章《祝贺李谷一》,再也登录不了新华网博客了。十年间,我在博客上结识了许多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网友,而且成了我的师长、知音、挚友,“人民政协张新民”就是我最敬佩、最难舍的其中一位。 2009年5月7日,新民笫一次走进我的博客,在我的《浓浓茶乡情》一文中留下了长段点评:“茶以信阳为荣,信阳以茶扬名。那天从小车收音机中听到信阳茶的报道,今又拜读先生文章,更增添了对信阳茶的理解。我喝酒、抽烟、吃肥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但身体尚好,可能与爱喝茶有关。可对信阳茶才知道,说明我孤陋寡闻,惭愧啊!”来而不往非礼也,随即我频频点击他的博客,原来他是湖南省常德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一位很有威望的领导干部。我在跟帖中很有点高攀的意思。我说:“主席兄弟,咱俩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农民出身,都当过民办教师,都因写广播稿而小有名气,都在公社党委当过没下文的秘书,都是从农村一步步走进城市。不过我比您年龄大,干的早一点,搞了一辈子新闻,而您则写成了一个大官!”从此,我俩你来我往,形影不离,欣欣然在网上年复一年地度“蜜月”! 张新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博客上赫然署上“人民政协张新民”的大名。他说:“实名开博,虽有诸多不便,但也可自我约朿,把自已置于公众监督之下。”那时,他已在新华网上已发博文1200篇,点击达430多万人次,点评有61000多条,这些惊人的数字,让我叹服!他在博客中自嘲自慰,语惊官场: 也不轻松也不闲,半是百姓半是官, 平常心态平常人,一样有乐一样甜, 莫道政协无权使,人民有权我有权。 他又当官又当名博,他在官场,忠于职守,顽强拼博,守住清贫,冷眼宦海浮沉,敢替百姓说话,同情弱势群体,沒有强烈的权力欲,发誓当一个清官;他在博客上真名实姓,长篇累牍,大胆放言,议论时政,针砭时弊,赞美家乡,关注民生,惩恶扬善,用自已的笔说自已的话,理直气壮,光明磊落! 新民兄弟的博文体裁多样,涉猎广泛,纵横捭阖,张驰有度,文笔稳健,挥洒自如。我最赞赏的是他对党和国家的耿耿忠心,对人民的拳拳之爱,对腐败的咄咄痛斥,对家乡的浓浓亲情。 2009年6月他在网上发表《反腐败斗争的成果更能提振国民信心》一文,斥责那些为贪腐打掩护的歪理邪说和混账逻辑!他在文中针逢相对地断言,反腐败斗争不会影响经济发展。他说:“因为反腐败斗争与优化环境、发展经济都是我们党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抓的大事,都是人民群众渴望办好的大事,二者的根本目的一致,是完全可以互相结合,相互促进的……坚决惩治贪官腐败分子,更能提振国民信心。”他说,“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最大的作用还在于它能割除毒瘤,捍卫党的肌体和生命,保护我们的人民政权,保护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它能最直接有效的化解怨气,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恢复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最直接有效地提高民气指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文章锋芒所向,直指贪腐,言词犀利,铿锵作响,有些当官的敢吗?! 我即跟帖呼应:“反腐败斗争影响经济发展完全是贪官的遮羞布和愚民的迷魂汤,他们怕这影响那影响,惟独不怕影响党,不怕亡党亡国;他们只图个人骄奢淫逸,不顾老百姓死活!这次接连揪出许宗衡一类大贪反映了中央反腐的决心。关键是现在大贪小贪多如牛毛,如何从根本上切除毒瘤才是当务之急!主席兄弟如此旗帜鲜明的反腐倡廉一定是一个好官,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 新民在新华网上喜欢连发,三天两头发表的都是大块文章,而更多的是倾心尽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宣传湖南,宣传常德,绝大部分文章是写在党的领导下,常德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经验、新人物、新生活、新故事,他一直在用心血为家乡添光彩,他把对家乡的爱当作赞歌唱给天下网友听,等于他自采自编自我发行了一份常德的新华报!像他这样快节奏、大力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自巳的家乡,我敢说这在新华网上人数无几。 三湘多才俊,常德出能人。我告诉新民兄弟,我对常德有着特别的感情,我和常德电视台原台长龙佑云是好朋友。他说龙台长是他表兄。啊,果真有缘份!1993年4月,我应邀到湖南常德参加湘、鄂、川、豫、黔城市电视台协作体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东道主是常德电视台,台长龙佑云先生刚40岁,年富力强,才华横益,他把常德电视台整成了湖南第一、全国岀名。会上听取了他介绍的先进经验,让与会者大长见识。我则更是“-见倾心”,为之倾倒!这次萍水相逢,竟使我俩成了-生的朋友。 1993年的第一次常德之行,让我领略了湘北秀美、古朴、神奇的风光。如今,一个新常徳早已造好了,而我再也无缘去那里了。不过,我经常从“人民政协张新民”的博客上了解到常德日新月异的变化,很是振奋,这种心情和对我的家乡的心情仿佛是一样的。常德永远在我心中! 我经常把新民的博文推荐给网友。网友们从他的博文中认识或重新认识了常德,点赞率很高,让常德的美丽山水,常德的文明新风,常德的党员干部,可敬可爱的常德人大放光辉!新民是新华网当仁不让的名博,是名副其实宣传常德的功臣! 有道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位伟大的女性(妻子)。新民也不例外,他的夫人陈芳不仅是一位贤内助,而且还是一位才女。新民的著作《我心和谐》一书,编入了陈芳的9篇文章,这不仅是新民对他夫人的深深的爱,而且是他向读者有意无意推岀夫人那鲜为人知却才华横溢的另一个侧面的倩影。 陈芳的文笔细腻,清秀隽永,注重细节,且不乏幽默,既有男子汉的豪放,又有佳人的婉约。我最先看到的是新民推介的陈芳的一篇文章是《才女秀姐》。新民在导语中说:“老婆看了我写的《名人刁哥》,反响不错,就连文章中的主人公刁哥也留言表示感谢,忽然一声笑:‘你也不要得意,你写刁哥,我就写秀姐,你写名人,我就写才女,半斤对八两,歪锅配扁灶’昨天,她拿个u盘朝桌上一放:‘你看看吧!我的才女决不比你的名人差’。我一看,果然令人发笑。现在借用我的博客予以发表,请朋友们耐着性子读完。谢谢!” 新民曾在网上连发两篇文章《我的朋友:名人刁哥》”,他的夫人陈芳写的是她的同事——一位很有个性的妇联干部。夫人的文章被报刊采用了,他却“令人发笑”。他笑什么呢,或许觉得夫人的文章很好,或许觉得一般。其实,新华网识货者有的是,几十位资深网友点评,对此文大加赞赏! 那位“名人刁哥”率先发话:“的确不错,不愧为‘老机关花’,特别是拿秀姐与刁哥派对大比拼,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刁哥在秀姐的衬托下又出了一次风头。衷心感谢秀姐,更要感谢芳嫂!” 深圳网友李卫红点评道:“文笔流畅,娓娓道来。嫂夫人以极其细腻的文笔,塑造了一个执着追求美好的女性形象。将‘秀’这一形象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当中来刻画,使‘秀’的聪慧与执着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而对‘秀’富于特征和生动的细节刻画之细腻,感染力极强,让‘秀’的形象发出耀眼的光彩,令人赞叹。” 我读新民夫人陈芳的文章除了《我心和谐》一书编入的外,是最近新民发表在新华网上陈芳写的-篇精彩散文《机关大院的“社会主义大锅水”》,又是好评多多! 网友古今中外123说:“好评如潮,娘子竟比老公高;宋有韩梁抗金寇,今有张陈双文豪。” “信阳方阵”网友山呼林啸点评:“过去有‘大锅饭’,现在有‘大锅水’……这是陈芳写的啊,好文笔——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一个开水房,展现了多少个占小便宜的丑态!唉,读罢细想,心里酸酸的……欣赏,推荐!” 未庄子这位新华网上的人物传记作家、评论家,很少发点评长帖,这次却连发两次长帖点评:“‘大锅水’的散文生动活泼,把各色人等描绘得维妙维肖,给我们以启示:‘大锅水’、‘大锅饭’不改革能行吗?改革解放生产力,就是释放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建议你的夫人也在新华网上开博客,来个夫妻比翼双飞!推荐!问好!” 未庄子又评:“再来欣赏,看到了图片,更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这篇散文很妙,妙在虽不着一字评论,作者的态度又跃跃欲出,尽在不言中。一些人沉浸于‘大锅水’‘大锅饭’的快乐中,认为这就是社会主义,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很难,难在既有体制问题,更有观念问题,所以小平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 我也跟了一帖:“女作家到底不一样,观察的细微,描写的生动,这个‘水管’写的很有点像老舍笔下的‘茶馆’,那些热爱‘社会主义大锅水’的人形形色色,被刻画的维妙维肖,读后让人哭笑不得!我强烈建议把你的夫人推问台面,让她充分发挥文学天才,多发表优秀作品,让网友共分享,不要老是藏在深闺人不识!!” 新民曾感叹到:“我要感恩、感谢我的夫人。在我这个家里,她劳苦功高,贡献最大。”我跟帖道:“恕我直言,你那是个小家,你也有点家长制的习气,你把夫人定位到搞家务“专业”上不是浪费资源吗?本老哥再次建言:新民兄弟,你和夫人是名至实归的才男才女,天生一对伉俪,何不劝她一起牵手走进新华网,夫妻双双把家还!?”接着我在新华网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建议张新民:夫妻双双把家还》,数百人点评,对新民夫妇伉俪赞不绝口! 良师益友好兄弟 新民主席的博文我每篇必读,我认识他是从读他的博文开始逐渐加深的,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好兄弟,但我至今还沒有读懂他!他是个值得大写的人,我能和他攀上好友,受益非浅,实为三生有幸! 2013年11月30日,我不会忘记这-天。十几天前,我的博文《看不透读不懂的“80后”付饶》,不慎删掉了,我上午11点折腾到下午四点多也沒捞岀来,实在着急得很!因为我不会打字,这篇九千多字的稿子,是我用手写版一笔一划的写岀来的啊,还有六十多位网友的热情点评!我第一个想到了“人民政协张新民” ,可怜-位刚退下来的副厅级领导竟为我的-篇小稿忙了四个多小时!下面是我俩当时来往的短信: 16点40分我向他发了求助短信:“主席兄弟,我的《看不透读不懂的80后付饶》一文,点击过千,今天上午改了凢个字重发,全点飞了,令人震惊、痛惜,咋办?能帮助我找回来吗?老哥万谢了!” 他立马回信说:“别急,我想法帮你恢复。” 18点44分张新民:“你的文章沒有被系统回收,草稿箱却沒有图片,这就奇怪了!”他在认真地查找。 18点46分张新民:“不要急,我找几个人联系一下看!”我焦急地等着。 21点07分张新民:“在我的博文中点击你的连接,发现还在,心里一喜,标题变成四访郝堂村了,便点你的那篇文章,果然是写付饶的,于是折腾成功了!” 《看不透读不懂的80后付饶》一文的标题为何变成《四访郝堂村》哩?莫名其妙!我立即回信“欢呼折腾成功!” 新民的博文,上跟中央,下接地气,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洋溢着家国情怀。他在新华网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每年发稿200多篇,平均不到二天发一篇,谁能做得到?而且他在开博期间还在领导岗位上,他白天忙于工作,博文大都是晚上写的。他说有一天晚上,他喝个小酒写了两篇“小稿”,而且都发表在报刊上了! 别人做官,他又做官又做学问,这么多的博文没有本事能写岀来吗?没有敬业精神愿意写吗?新民主席的博文有两大特点,一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跟的最紧;二是与老百姓密切联系贴的最紧。他的博客的点击率数以千万人次,点评几十万余条,他的博文没有可读性网友愿意读吗?内容不贴近群众、不回访网友,有这么高的点击率吗?有这么多的点评吗? 2013年6月,新民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常德市离退休老干部网宣协会,主办一个《正扬网》,很快聚集了一群政坛文坛老精英,他们在网上奋勇当先,扶正祛邪,高唱奋进曲,传播正能量,誉满传媒!2014年11月,常德老干网宣协会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工作先进单位,新民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出席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呵呵,这是常德网友的光荣,也是全国网友的光荣,这光荣也有我一份啊!我即发帖热烈祝贺:“热烈祝贺湖南省常德市离退休老干部网宣协会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向“信阳方阵”的良师益友张新民同志学习致敬!常德网友获此殊荣,老龙吟献诗一首,代表信阳网友送个小礼,请笑纳,哈哈! 正扬网聚正能量,美誉美名天下扬, 原是一群老革命,初心不忘比刚强! 信阳有个小圈子,总效常德好榜样, 浩荡春风今又至,紧跟领袖向前方!” ——2017年11月22日发“人民政协张新民” 2008年,我和信阳8位“老新闻”、文友相继携手走进新华网,学习晚霞精神,延续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自称“信阳小圈子”,在新华网经坚守十年,被网友称为“信阳方阵”!新民主席曾经表扬说:“信阳方阵的老网友虽已寒暑催白发,但他们的那颗心仍然激情燃烧,他们豪情满怀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信阳,也歌唱快乐的人生,他们的斗志不减当年,凭他们光荣历程,凭他们的勤奋努力,凭他们的人格魅力,凭他们做正事、帮正忙,满腔热情传播正能量,一直坚守在网宣的前沿阵地。”让我们几个老友感动不已! 近几年,我不会登录新华网论坛,在网上见不到新民兄弟,但经常在微信中一唱一和,遥相呼应,还是那样“如胶似膝”! 新民兄弟给我的印像太深刻了!新华网博客藏龙卧虎,名人荟萃,有如星海,而“人民政协张新民”是最耀眼的一颗。2015年6月他在新华网开博八周年,我发了一条顺口溜,表示祝贺,现作为本文的结尾: 老龙吟的贺词—— 游网海,觅知音,湖南有个張新民, 出身贫寒靠自学,能官能民又能文。 带着激情进新华,开博已有八年整, 发表文章一千七,点击高达千万人, 点评点赞破十万,全国网上有几名?! 歌颂祖国歌颂党,赞美家乡夸乡亲, 抨击歪风扬正义,两袖清风为人民, 笔走龙蛇盖俊秀,胸怀正气敢摘星。 带头成立老网协,受到表彰晋京城, 习总书记亲接见,老干越干越精神。 天下网友知多少,星海谁人不识君! 家里有个贤内助,锦绣文章比群英, 低调处事多谨慎,丈夫脊后女强人! 龙吟认识张新民,三生有幸成知音, 不忘初心跟党走,兄弟携手唱晚晴! 2020年2月28日 (作者 袁维龙 网名信阳龙吟 信阳电视台原台长 高级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