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武陵通晓 于 2016-3-21 14:40 编辑
感谢你在《我经历过的常德市区的小学》一帖中提到了我。你说:“研究我市民俗民史的“武陵通晓”先生跟帖介绍我市市区解放初期的小学教育情况,其中也提到我的母校,就是我小学毕业的学校——山陕小学。”通晓先生帖中指出的“......山陕小学等等,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具备高年级小学的教学条件。”是子虚乌有!不合实际的!因为我就是山陕小学高小毕业,怎么会不具备高年级小学的教学条件呢!?”现简略回复如下: 山陕小学也是我读初小的母校,我在《回忆建国初期的小学教育》一文中说“而将只具备低年级小学教育的学校称为“小学”。如青阳阁小学、首义小学、山陕小学等等,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具备高年级小学的教学条件。”是有实事根据的。理由如下: 《常德市教育志》记载:在民国三十八年(1949)上学期常德县城小学一览表中可以看到,私立山陕小学设立于民国九年三月,校址常清街,由陕西会馆创办。而私立清真高小(现东升小学)于光绪二十九年设立于四铺街,由少数民族兴办。1952年秋。根据初等学校的建制制度,当年只具备初级小学师质的学校叫小学,又具备高级小学师质的学校叫完小。至于山陕小学办了高小班,这在民国时期和建国初期常德小学、中学中是常有的事。这并不能改变学校的建制制度。例如市四中曾经办过高中班!(证据一) 《常德市教育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全市私立小学改为公办。在改变私立小学性质过程中,对全市小学的布局,作了一次调整。停办办学条件差、规模太小的小学,合并邻近的小学,腾出师资和经费充实其他小学。位于大高山街的长郡、山陕、首义小学合并为高山街小学。”(证据二) 1940年9月创办的启明镇中心国民学校,改名为第一完全小学。1951年一完小由东门外五铺街迁至乔家巷.改名为乔家巷小学,后来并入现在的北正街小学。因此称北正街小学为一完小也有道理,西老怎么忘记北正街小学了!!! 常德城区历史悠久的小学校还有很多。例如东升小学1903年创办,莲花池小学1912年创办,卫门口小学1914年创办,育英小学1940年创办,甘露寺小学1920年创办,高山街小学1920年创办等。 当今春暖花开际,论坛的网友们开展了多次春游踏青活动,西老可能因为见不到我很少参加这类活动心里很不高兴,几次在网上发了不爽的帖子,在此我不得不向西老沟通解释原因,我近来受邀参加了许多学术座谈会,还受约正在研究相关的课题,今后我可能挡不住这份差事,这类事肯定会更多。我实在挤不出时间来陪西老和各位网发散心放松,这是我非常遗憾的。 西老若对我的回复不满意,请拿出事实和证据到常德市教育局内找正在编写新《常德市教育志》的老师们要求更改常德教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