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里云 于 2021-3-19 11:27 编辑
我在部队入党前后 武陵区机关接待中心退休干部 袁永忠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得从我父亲的教育和我的部队生活谈起。 解放前,我父亲从十二岁开始就在陬市私人米行学徒,以后开始给私人老板打工,受尽了剥削和欺凌,整天吃不饱,穿不暖,年底也剩不了几个钱回家。盼星星,盼月亮,盼到陬市得解放,解放后当地政府成立了工会,我父亲积极参加了工会组织,并分配到搬运工会工作,因他曾读了两年“四书”,认识几个字,组织上要他当了扫盲夜校教员。他工作相当积极,当时基层党组织对他也相当重用,他从骨子里拥护党,拥护人民政府。
由于我父亲吃尽了旧社会的苦,尝到了新社会的甜,在家里对我们几兄弟经常是“忆苦思甜教育,要我们不要忘本,要珍惜今天的好日子,要听党的话,要吃得苦,要为人民多做好事”等等朴实无华的正能量教育。在我从小就打下了这些永恒的烙印。
我家弟兄多,我最大,高小读完我就辍学了。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十五岁时我就在桃源一建筑企业学泥瓦匠,由于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参加工作后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在所有青工中表现突出,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在单位负责共青团工作,65年曾选送镇党训班培训,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由于“政治运动”开展未能实现崇高理想。
1969年初春风送爽,我应征入伍,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当时部队在福建莆田,被分配到某部炮团二营服役。由于自己在陬市镇千人欢送大会上的誓言加上家人的殷切希望,自己在部队一直“马不停蹄”忘我工作,白天军事训练争优异,业余时间学雷锋,脏活苦活抢着干,厕所粪坑带头下;晚上学“毛选”,写心得,并带领全班战友一起学习、争先进、创“四好”。工作上我向积极性高的看齐,生活上向水平低的看齐,我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党支部的关注,入伍不到六个月时间某一天傍晚,营部管理员叫我到他的房间单独找我谈话,征求我对党组织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认识,我一一向领导作了满分回答。这时管理员对我说:你对党的认识这样好,为什么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写申请呢?我说:我离雷锋那样的党员要求还太远,自己还不敢想。管理员接着说:自己严格要求是对的,但标准应由组织掌握。谈话整整谈了两个小时,最后送了一本“党章”给我,并叮嘱我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回到班里,心情平静不下来,非常激动,我先坐在床头完完整整把党章翻阅的一遍,这时熄灯号响了,我只好躲在被窝儿里写完入党申请草稿,第二天利用午休时间修改后,于晚饭时交给了管理员。
1969年10月3日,是我最难忘的一天,管理员通知我于下午2点在营部小会议室参加营直支部党员大会。会议主要议题是通过我的党表,支部大会全体到会党员一致通过了我的申请,接受我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没有预备期),并给我提了不少殷切希望:希望我“不但在组织上入党,在思想上也要入党”,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回忆起来这一天、这一幕,距离今天整整51年了。
五十一年来,我在部队党组织不断教育培养下,在政治上也不断成熟,我本着不断在思想上入党的要求,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雷锋为榜样,忠于党,忠于人民,积极为党工作,在部队,义务服役期间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多次出席师“四好连队”、“五好战士”代表会议;提干后的十几年里先后受“团嘉奖”3次,荣立“三等功”1次。转业地方工作后,长期负责机关后勤服务和基建工作,节俭办事,廉洁奉公是我的个性,我先后受到市“嘉奖“2次,省“记功”1次,“记大功“1次;在负责党务工作期间,所在支部2次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2次评为“先进党务工作者”,没有辜负党组织的长期教育和培养。
退休后,坚持退休不褪色,继续为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搭上了时代科技末班车,自学的电脑基本知识,以网络和摄影为平台,弘扬正能量,宣传新常德,宣传新时代,新农村,新变化。近几年在省红网,市尚一网,老干正扬网等主流媒体上帖发图片10000多幅,多次受到省、市媒体奖励。多次参加各种助学、扶贫等公益活动,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站台助威。2019年建国70周年被武陵区授予“最美老干部”光荣称号。
在党的阳光雨露下,我实现了我们家庭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个革命军人,第一个国家干部。未来任重道远,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常重温入党誓词和自己成长的历程,发扬“小车不倒尽管推”的精神,继续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的“中国梦”的征途上,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