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27|回复: 42

记忆中的茅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3 14: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1-4-13 21:21 编辑

记忆中的茅匠

       茅匠这一职业,在我们老家那一带地方,大概在四五十年前就已经消失了,估计在汉寿县境内也差不多。
       三十年前,一副职领导不满单位一把手对他的分工,背后发牢骚说:“你不把我当茅匠,我就不帮你做屋盖!”事后,有年轻干部问我:“’毛’匠是干什么的?是不是毛手毛脚的匠人师傅?”我忍不住噗呲一笑,告诉他:“茅匠就是盖茅屋的。”他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茅匠,也没听说过茅匠。”“你这么年轻,又不在农村长大,哪里晓得茅匠?过去乡下茅屋多的时候才有茅匠。”我给他解释后,他才知道曾经有过茅匠。
       之所以很多人不了解茅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人们耳熟能详的木匠、铁匠、蔑匠、弹匠等众多能工巧匠名单中,确实没有茅匠的名位。或许是茅匠的技术含量太低,人们根本就不把他们当匠人师傅对待?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你不把我当茅匠,我就不帮你做屋盖”这样的俗语。反过来说,只要你好好的尊重我,把我当做匠人师傅看待,我一定会帮你把茅屋盖好。看来,茅匠也是需要尊重的,和所有劳动者一样,理应该得到尊重。
       离我老家不到一里地就住着一位茅匠,姓游,大名已经记不清了,绰号倒是记得,但有点不雅,说出来显然有些不尊重,权且称他游师傅吧。
        游师傅是我们附近几个生产队唯一的茅匠,尽管我们那一带瓦屋占多数,茅屋只是少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游师傅还是经常有人请他盖茅屋的。特别是新建茅屋时,茅草彻底去旧换新时,都会请他。
       人们不把茅匠当茅匠的另一原因,也可能是茅匠工具少,不像木匠那样,上门要挑上一付担子。茅匠不仅工具少,而且技术含量也不高。稍微有点特别的就是一件称为“掺筒”的东西,竹筒制成,一边斜口,铺好一层稻草后,从草中间插进去,穿透铺垫在屋檩上的楠竹丫、小竹条、旧晒垫、旧挡折之类的东西,通过一个小机关将预先装在掺筒里拴着绳索的竹片打横。形式上酷似现在服装、配饰商品上挂掉牌的小机器。抽出掺筒,用绳索拴一根横杆压住稻草,使之固定在屋檩上。这样依次一层层压上去,就不怕大风吹走稻草了。杜甫的茅屋之所以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可能是因为没有使用掺筒技术加固的缘故,也或许是当年茅匠技术尚未进化到如此地步吧?
       茅匠的另外几件工具再平常不过了。一个木梯子,很多人家都有,只是顶部多个钩子,方便从屋顶上下来。一把篾刀,劈竹子剖蔑用。一杆木杈子,将稻草杈到屋上用。除了这些,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什么其他物件了。
       茅匠除了用稻草盖屋顶,有时也帮人夹茅壁嘎。现在农村房间的间壁基本上都是红砖的,也有轻质砖的,还有石膏板或木板中间夹泡沫板的。过去农村木瓦房间壁多是木版的,而茅屋则基本上都是茅壁嘎。所谓茅壁嘎,就是用烟包车儿(一种做烟包的工具)在小竹杆上紧紧地缠上稻草,我们那里称其为茅蜡烛。将一根根茅蜡烛整齐排列夹紧固定,然后在上面抹上牛粪浆或稀泥巴,干燥后就是茅壁嘎。
       记得游师傅也曾给我们家盖过茅屋。那还是我八九岁时,我和妹妹随母亲搬家到上屋冲的一栋小茅屋里。那时大队把能工巧匠集中起来,成立副业队,母亲是裁缝,与毓德铺镇上下放的一位女裁缝组成缝纫组。她儿子与我同岁,女儿与我妹妹同岁。我们两家6口人就住在这三间小茅屋里,两头是房间,中间架着裁衣的案板和两台缝纫机。茅屋三面土墙,前面是茅壁嘎,里面除了几根柱子再无间壁,三间房都是通的,一眼望到头。下雨天漏雨也是常有的事,中稻收割后有了长稻草,大队部安排游师傅帮我们在房顶加盖了厚厚的一层新稻草,茅壁嘎也加糊了一层稀泥巴,让整个房子外表看上去好像新的一样。
       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就搬到大队部去了。后来副业队解散,我们搬回了祖屋老家。老家是瓦房,周围、间壁都是木版的,房间还有楼板、地板,比茅屋好多了。但有间偏廒是茅屋,做猪栏、厕所、堆放杂物之用。
      我们那一带的茅屋都是用稻草盖的,每到多雨时节,长时间被雨水淋得湿漉漉的,容易腐烂漏水。因此,几乎每年都要加盖一层,或者把腐烂的稻草处理掉,换上新的,有时也会彻底换新。
       我家偏廒屋不大,每年都是父亲盖的,我帮助打下手,用杈子把稻草送上去,父亲在屋上把稻草一层层铺好,也用不着掺筒。因为我家屋后山坎很高,树木环抱,不当风。到我十五六岁后,就由我来盖了,根本就用不着请茅匠。
       老茅匠为人忠厚老实,办事认真,茅屋盖得非常熨帖,作得以靠,都愿意请他。可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他已经老了,上房顶的事干不动了。他有五个儿子,没有一个继承他的茅匠职业,只有长孙后来当了泥瓦匠。茅匠技术虽然没有继承下来,但爷爷的优点全部都继承了,请茅匠孙子做工夫的人也不少。随着游师傅的老去,我们这一带的茅匠也就绝迹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老家那一带兴起一阵风,好多人家都自己烧砖烧瓦建新屋,茅屋基本上没有了。大概是2000年以后吧,又兴起了一波建楼房的高潮,不仅茅屋,就连过去瓦屋上的小瓦都不要了,全部换成了大瓦、琉璃瓦等。加上现在水稻收割都是用机器,稻草还田,连可以用来盖茅屋的稻草都没有了,茅匠这一职业想复活的条件都彻底消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4: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过去都住过茅屋,每年要自己把新茅草盖在屋上。现在基本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4: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旋稻草,盖茅屋的活我也干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5: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会盖茅屋的人越来越少了,也用不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5: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4-13 15: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美拍,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8:4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1-4-13 14:46
我们过去都住过茅屋,每年要自己把新茅草盖在屋上。现在基本没有了。

老涵老师晚上好!谢谢惠顾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8:4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21-4-13 14:46
我们过去都住过茅屋,每年要自己把新茅草盖在屋上。现在基本没有了。

是的,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都住过茅屋,自己也盖过茅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8:43: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1-4-13 14:59
旋稻草,盖茅屋的活我也干过。

寒儒老师晚上好!谢谢惠顾!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干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8:44: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21-4-13 15:00
现在会盖茅屋的人越来越少了,也用不着了。

是的,现在基本上没有人住了,除非某此景点还能看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15:52 , Processed in 0.0397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