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到北京,与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进一步接触,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1920年5月5日,他从北京经曲阜到上海,与正在筹建共产党组织的陈独秀交谈多次,最终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与陈独秀建立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联系。
此前6月初,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黄爱离开上海时,陈独秀叮嘱他回湖南后找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帮助。9月初黄爱到长沙后,他拜访了何叔衡,并通过何叔衡结识了毛泽东。此时,从7月7日回到长沙的毛泽东,已经在巩固新民学会的基础上,又创办了文化书院(社)和俄罗斯研究会后,正在筹备湖南的共产主义组织。
黄爱得到了毛泽东等的帮助。湖南劳工会的三次筹备会、成立大会都是在毛泽东、何叔衡、彭潢的活动地点湖南通俗教育馆和湖南学生联合会驻地召开的。劳工会在省政府注册登记,也是在何叔衡、林伯渠帮助下完成的。
但劳工会成立之初,成分相当复杂,除了工人之外,还有学生、封建把头、监工之类人物。他们对待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态度固然是毫不妥协的,但由于受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部分会员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成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是主张要政府的,既然要政府,就和军阀差不多。劳工会关于“取消会议制,铲除领袖制”的主张,明显带着无政府主义倾向。
毛泽东看好黄庞,认为黄庞都是五四运动、驱张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黄爱还先后受过李大钊、陈独秀思想影响,是在征得陈独秀支持后返湘组织劳工会的。因此,毛泽东密切关注、耐心帮助、适时引导黄庞树立“工人运动应由阶级斗争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但收效不大。
“纱厂公办”运动失败促使黄爱开始转变政治主张,
为毛泽东转变黄爱信仰起了关键了作用
黄爱自陷牢狱进行反思时,想起了陈独秀,给庞人铨写信说:“我们的陈君(陈独秀)说得好,你们要有”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室,出了监狱室便入研究室”的精神。“他觉得自己很有清理自己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必要了。他继续写道:“要趁这个安闲,好好地把思想组织起来,着笔做几篇文章,一方面多看几本书,救救知识饥荒。”他讲的饥荒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缺乏。
在狱中,黄爱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出狱时说:“此次湖南纱厂公有问题,不过是放到起马炮的问题,来日方长”。“我们光明而伟大的事业,正赖努力。我们不仅要注意现在军阀、财阀打成一片,且当防范绅阀之专横、阻碍社会进步”。他开始觉悟到“敌人方面有政府特别保护,武装开工”。军阀、财阀、绅阀三位一体,共裤连裆。反对资本家的垄断,也要反对保护资本家的军阀政府,把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结合起来。
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与何叔衡去上海参加党的“一大”,黄爱知道后,对人说“我们将来都要参加这个组织。”
毛泽东把改造湖南劳工会作为湖南工人运动的
重要工作,黄、庞接受毛泽东建议改组劳工会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推进工人运动,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使中国工人运动发生根本变化。1921年8月中旬,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0月,湖南在长沙成立了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毛泽东任主任。10月10日日,中共湖南党支部成立,毛泽东任书记。毛泽东着手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
毛泽东把争取改组湖南劳工会作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重要任务,指定专人同黄庞联系,他自己负责联系黄爱,多次约他们到清水塘住处恳切交谈,鼓励他们积极从事工人运动,指出他们”没有严密组织,没有政治目标,只作经济斗争”的错误,同时还邀请他们考察体验安源工人运动。
在湖南劳工会成立一周年前夕,作为刚刚担任中共湖南党支部书记、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毛泽东,和黄庞认真回顾总结劳工会一周年工作,对劳工会改组方案形成共识。11月21日《劳工周刊》发表了毛泽东《所希望于劳工会》一文:
劳工会现在已一周年了,我同情于劳工会也一周年了。为什么独同情于劳工会?劳工神圣。一切工会都是做出来的,劳工会是劳工的团结体,谁也应该同情的。劳工会这一年来的艰难缔造,在湖南劳动运动史上已写完了头一页,现在要开始写第二页了。我愿在这第二页上写的要大不同于第一页:材料更丰富,意义更新鲜,章法组织更完备。因此我就要本我思虑所及,贡献几个希望条件:
(一)劳动组合的目的,不仅在团结劳动者以罢工手段,赢得增加工资和缩短工时的时间,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这是宗旨所在,希望劳工会诸君特别注意的。
(二)组织上要宜依西洋工会组织,由代表会议产生相当名额之委员付与全权组织委员会执行会务。旧的行会式的组织固然要不得,职员太多,分部太繁,权力太分散也要不得。
(三)工会是工人组织的,所以工人应该自己养活工会,更进则准备罢工基金和选举基金。现在暂不能言及此,我以为如论如何第一步办到凡入会的工人每人必出至最低限度的月捐,至少一个铜元都可以;第二步办到养活工会。这一点很要紧,望劳工会诸君注意。
我所希望的就这三项,最后我要向工友们简单地说几句话,当一杯酒热一热诸君的肚子:
不劳动者不得食品!
劳动者获得罢工权利!
劳工神圣!
各尽所能,各取所值!
全世界都是劳动者的!
全世界劳动者团结起来!
毛泽东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打动了黄、庞二人。黄爱对毛泽东十分钦佩,他说:“润之大智若愚,我则锋芒太露。润之是将才,我不过是个过河卒子而已。”根据毛泽东建议,黄、庞随即对劳工会进行改组,把原来各工团的合议制,改变为书记制,将过去的八个部集中为书记、教育、组织三个部,黄爱还邀请毛泽东助理会务。他们接受毛泽东“小组织、大联合”的主张,先后成立了土木、机械、印刷等十多个工会。劳工会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后来毛泽东和斯诺说:”无政府主义者在工会当中也很有势力,这些工会那时候已经组织成为湖南全省劳工会。但是我们同无政府主义者达成妥协,并且通过协商,防止了他们许多轻率和无益的行动。”
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组织反帝万人游行示威,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2月中旬,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由张太雷陪同到桂林和孙中山会商。途经长沙曾作停留。毛泽东在文化书社接待了他,并介绍黄爱、庞人铨同马林见面,请马林“花了一个晚上给他们讲阶级斗争、俄国革命”的情况。马林走后,毛泽东请易礼容转告黄爱、庞人铨,邀他们到清水塘谈话。事后,毛泽东对易礼容说:“谈得很好,他们的见解看法同我们是一样的,愿意同我们一起干”。
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在黄爱和庞人 铨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第一,他不仅承认阶级斗争,懂得了“资产阶级有妥协余地的”,而且承认无产阶级专政,他在长沙同工人谈话的时候,“表现他赞同无产价级专政原则,很想到俄国去调查研究”。第二,他逐渐抛弃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黄爱、庞人铨也在斗争中洗刷了无政府工团主义的影响,年底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从此,黄庞走出狭隘的经济斗争的小圈子,以无产阶级战士的姿态,积极从事反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领导劳工会和广大工人英勇战斗在湖南的政治舞台上。湖南劳工会也从此纳入中共湖南省支部指导的工人团体之列,标志着湖南工人阶级由自在的阶级转为自为的阶级。
12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局指示,毛泽东通过湖南劳工会、省学联,发动长沙一万多工人、市民和学生,举行示威,反对美、英、日、法等国在华盛顿召开“共同支配中国”的所谓太平洋会议。黄庞分任大会主席和游行总指挥,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亲自带领群众高呼口号。
湖南《大公报》报道说:“他们那种震地惊天、掀波撼岳的高呼,实在很可以表现湖南民族的刚毅伟大的精神啊!他们那雪片似的传单,不下30余种,20万份,飞布全城。劳工会的‘老虎的和平’的传单,从经济的立场,揭露太平洋会议的内幕,鼓吹阶级斗争,鼓吹劳动者武装,鼓吹全国、全世界的劳动者的大团结,色彩是很鲜明的。”这次大规模集会和游行示威在湖南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陈独秀在总结这次活动时说,除上海外,全国各地反对太平洋会议运动中以“湖南工人最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