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1-6-27 07:20 编辑
贺龙早期在津市的活动
一生驰骋疆场,戎马倥偬的贺龙元帅,在津市留下了光辉的足迹:青少年时代。为商贩赶骡。频繁往来于津澧;任澧州镇守使时,经常住在津市;北伐战争时期,率领部队在津市逐鹿饮马;土地革命战争年代,三次统帅红二军团攻克津市。贺龙元帅对津市有着深厚的乡情,他常眷念地说:津澧是我的第二故乡。
智战唐荣阳
1924年11月,建国联军第九混成旅少将旅长贺龙率北伐先遣队,向津市、澧县进发,为北伐大军进攻长沙、武汉扫清障碍。 唐荣阳人称“活阎王”,当时任澧州镇守使。他横征暴敛,奸淫妇女,恶贯满盈,老百姓恨之入骨。贺龙决定顺应民意,除掉这条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军阀走狗。 唐荣阳曾与贺龙交锋,损兵折将吃过大亏。当他探听到贺龙要进军津澧的消息,心中十分胆怯,慌慌张张布下重兵,妄图以逸待劳,用优势兵力击退贺龙,保住老巢。 贺龙对津澧地形了如指掌,针对澧县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制定了避实就虚的智取方案:先派大部队沿临澧浩浩荡荡向澧县逼近,吸引唐荣阳驻防津市的兵力增援澧县,再密调部队绕新洲、窑坡,从澧水南岸直袭津市。果不出贺龙神算,澧县方向枪声一响,唐荣阳急忙将防守津市的兵力调往澧县,贺龙则马上叫王育瑛团乘虚占领津市,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拿。 唐荣阳恼羞成怒,他深知津市一丢,澧县就失去倚角之势,成为一座孤岛。他慌忙带上两个团的兵力向津市反扑,企图击溃立足未稳的王育瑛团,夺回津市。这一次,他又钻进了贺龙布下的天罗地网。贺龙亲率精锐部队急驰津市,象包饺子般把唐荣阳包了起来,与王育瑛团内外夹击,打得唐荣阳丢盔弃甲,溃退澧县城。贺龙则统帅胜利之师,轻松地开进津市。接着,贺龙又调兵遣将,从临澧、津市同时出兵围攻澧县。唐荣阳已成瓮中之鳖,见大势不妙,只得弃城而走。他东施效颦,临走时.在城内留下一团兵力,准备趁贺龙部队围城时,再返身杀回,与城内部队来个里应外合。正当唐荣阳自鸣得意之时,贺龙率部一弹不发地进了澧县城。原来,唐荣阳在城内的那个团,已向贺龙投诚。贺龙率部一到,该团便大开城门,夹道欢迎贺龙入城。唐荣阳中了贺龙的反间计,气得顿足捶胸,咬牙切齿,以全部兵力,在荣家河与贺龙激战。早已溃不成军的唐部哪是贺龙的对手,刚交战就全军瓦解。唐荣阳只得收抬残部,向石门狼狈逃窜。贺龙率部穷追猛打,唐荣阳如丧家之犬,改名换姓亡命武汉。 贺龙进驻津澧后,人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巷,感谢他为人民除了一大祸害。1925年4月,贺龙擢升中将师长,就任澧州镇守使。他自己诙谐地说:“我这个镇守使可是枪杆子打出来的”。
济贫救灾
贺龙出生贫寒,祖上几代人都受尽了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欺压,从两把菜刀闹革命后,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消灭剥削,铲除人世间的不平,救穷苦百姓脱离苦海。他深知九澧流域人民背负各种苛捐杂税的痛苦,生活非常贫困艰难。担任镇守使后,他时刻关心的是人民的疾苦,决心铲除贪官,废止杂税,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命令在城乡张贴布告,将巧取豪夺、百姓憎恨的贪官革职。不久又取缔各种苛捐杂税。从此,农民负担减轻,商人生意兴隆,促进了津市市场的繁荣。 天有不测的风云。1925年夏,九澧流域遭遇大旱,3个月滴雨未落.禾苗枯死,颗粒无收。山区人民挖葛采蕨度日,不少饥民背井离乡,来津市乞讨。一时饿殍载道。 贺龙见此情景,心里十分沉重。他一面向省政府电告灾情,请求救灾赈荒,一面通令各县,要求想方没法自救,减少灾民流亡,并选派精兵强将分赴各县督办。 澧县王家厂有个地主,为富不仁,囤积粮食,高价待沽,牟取暴利。贺龙得知后,十分气愤,立即带上警卫,沿途号召饥民一道到地主家开仓分粮。贺龙天天走访灾民,视察灾情,并下令对土豪劣绅提前征收三年田赋,责令他们交出囤积的粮食,设置大米平粜处,帮助灾民度荒。在津市组织筹赈会,筹集银钱和稻谷,救济灾民。 贺龙亲自主持预征田赋工作。大财主们慑于贺将军声威,不敢拖延使诈,老老实实交纳。也有个别顽固之徒,弄虚作假,妄想抵赖。大地主庹朝喜,仗着数百亩田、几十支枪,和在省政府做大官的亲戚,平日横行乡里,无恶不作。贺龙派军法官董代安催他交田赋,他不仅拒交,还责骂贺龙:“挖肥肉,补穷疮”,并收买董代安,假报交纳数字。此事被贺龙查知,下令罚庹地主加倍交纳预征田斌,将受贿军法官董代安当众枪毙。想顽抗的财主见势不妙,都乖乖交纳了田赋。为救济没有劳力的孤寡老人和儿童,贺龙在津市搭了几个赈饥台,按人定量,发放救济粮食。还亲自深入到山区,发动灾民广种杂粮,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使灾情得到好转,流落津市的灾民,纷纷返回家乡。 捐资办工厂
以前,津市有个贫民工厂,因管理人员贪污渎职,工厂严重亏损,被迫关闭。贺龙到津市后,认为办贫民工厂是对穷苦人民有益的事,应该积极办好,便召集九澧各县人士开会,组织津市九澧贫民工厂维持委员会。他考虑到厂房维修、设备添置、工资支付都需要大量资金,就把自己积攒下来的4000元大洋带头捐给工厂,作为开办费。他还下命令,加抽百分之五的烟土税和征收河运税,税金全部交贫民工厂。他派自己的副官聂佐泉任厂长,一再叮嘱他:“这是我们为贫苦人民办的工厂,你在这里任职,一不能欺压工人,二不能贪污钱财。” 在贺龙支持下,工厂从九澧一带招收了6 0 0多名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和失业的青年。凡进厂工人一律免费吃饭,免费治病。工厂还选派部分工人到武汉、上海学习技术,对不识字又体弱的青少年,实行半天做工、半天读书。 对劳动人民具有深厚感情的贺龙,把工人的生活、工作时刻挂在心上,经常抽时间到工人中间问寒问暖。一次,贺龙来到工厂,对聂厂长说:我看这个“贫”字应改为“平”字。聂厂长难以理解,贺龙耐心地解释:“贫”是贫穷的意思,“平”是平等,贫困的人进了工厂,虽然不算富,总算有饭吃,有衣穿,现在,你这个当厂长的,要注意和工人讲平等,把他们当作兄弟般看待。聂厂长听了,很受教育。恰好这时聂厂长请贺龙与全厂职工合影留念,有个叫刘学雁的学徒光身子从车间跑出来照相,聂厂长很不高兴地指责:同中将镇守使照相,光身子赤脚象什么样子?责令他马上去穿衣服鞋子再来。贺龙却不以为然,把刘学雁拉到身边,对聂厂长说:我刚跟你说要与工人平等,怎么就忘了!这样照相有什么不好?这才是真正的平民工厂嘛。贺龙一席话,使在场的工人深受感动,他们连声赞扬地说:贺将军才是爱民的长官。
鼎力兴教
贺龙从小就挣钱贴补家用,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当上建国联军旅长后,每次下达战斗命令,自己不会写字,就由副官口头传达,为了使团营长们相信,便在副官手掌写上名字,亮给人看,以表示命令的真实。贺龙对自己缺少文化心里非常痛苦。他希望青年人都要学习文化,不当睁眼瞎,才能摆脱受欺侮的处境。因而,他特别重视教育,在军中就开办了培训班。任镇守使后,又极力扶持工厂办学,整顿九澧女师,倡导兴办半日学校,使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有了上学念书的机会。 有一天,贺龙到九澧平民工厂视察,走进车间,看到许多工人正是读书的年龄,便对陪同他的聂厂长说:“生产搞起来了,娃娃们有饭吃,但还不行。他们年龄还小,不能光做工,还要读书嘛。”贺龙沉思了一下:“能不能搞个半工半读,读半天书,做半天工,既学了艺,又学了文化。培养咱们自己的技师。”工厂遵照贺龙的指示,办起了夜读班,把学徒分成几个班,白天做工,晚上读书,一律免费。贺龙多次鼓励他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愤学习。一些目不识丁的孩子,经过几年的业余学习,提高很快,有的还真的当上了工厂技师。 九澧女师是一所省内闻名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唐荣阳任镇守使时,经常到学校奸淫女生,人们敢怒不敢言,学生纷纷退学,学校被迫停办。贺龙击败唐荣阳后,立即整顿女师,派黄庆珍担任校长,自己任名誉校长,制定校纪校规,以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女生的安全,对骚扰女生的流氓,科以重刑。经过贺龙的亲自整顿,校风一新,学生们踊跃返校读书。贺龙也忙里抽闲,到女师与师生们座谈,开演讲会,鼓励学生安心学习,奋发向上。在贺龙的关心和支持下,女师越办越好,为津澧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教师。 贺龙看到街上有些孩子因家庭穷困,无钱上学,流落街头,以卖香烟、麻花、烧饼挣钱糊口,心里特别焦虑。一天,他召来几个资本家,对他们说:“你们做生意的人会赚钱,还要会用钱。街上有许多穿街走巷,叫卖小生意的娃娃,都是穷户人家的孩子,没有钱上学,成了睁眼瞎,将来会受人欺侮的。你们是不是做件好事,办个半日小学,让他们半天谋生、半天读书?”资本家们听了,心里虽犯嘀咕,但又不敢反对,只好乖乖答应:“镇守使高见,令人佩服。办半日学较,钱我们出。”贺龙笑了笑:“这才叫会用钱。”不久。小补半日小学办起来了,学生一律免费入学,一些失学的穷家孩子欢欢喜喜上学了。 怒斥洋人
1925年5月,上海发生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津市,市民义愤填膺,反帝情绪高涨,自发组织“青沪惨案雪耻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运动。贺龙不仅积极支持、鼓励人们的爱国义举,还亲自发电报给上海、长沙的工人、学生,声援他们的爱国行动,并赠寄银元3000块,资助受难的工人兄弟。 津市商人出于爱国热情自动不给日本商人经营的“戴生昌”货轮发货,致使该轮生意萧条,严重亏损。为此,日本驻武汉领事馆强词夺理,硬说是津市军事机关所为,把违反《通商条约》的罪名强加给贺龙。在帝国主义面前唯命是从的湖南省长赵恒惕,立即给贺龙下了一道训令,要他迅速查处,贺龙义正词严地给赵恒惕回了一封电报,有力地驳斥了日本领事馆的谬论,表现出一个爱国将军的凛然正气。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冒险家的“乐园”,他们涌入中国,贩卖毒品,走私枪支,掠夺财富。一次。三个英国商人携带几只装满枪支的皮箱,毫无顾忌地在津市街上叫卖,被徐金子等6名青年看见,决心教训一下洋人。晚上,徐金子他们来到华洋饭店,找到三个英国人,没收了枪支,并警告说:“不许你们在中国领土上非法贩卖军火,滚回你们的英国去!”三个洋人在中国从没碰过“钉子",见枪支被没收,恼羞成怒,大打出手,企图夺回枪支。爱国青年面对疯狂野蛮的英国人,忍无可忍,奋起自卫,将三名洋人就地击毙。 事发后,英国驻汉口领事带着一伙走卒气势汹汹闯进贺龙的办公室。要求贺龙缉拿凶手,严惩不贷,并赔偿损失。贺龙拍案而起,怒斥洋人:“贵国巡捕在华制造五卅惨案,打死我国人民,激怒中国民众,你们赔偿过吗?津市青年击毙英商,因果报应,天理昭彰。何况你们走私军火,触犯我国刑律,纯系咎由自取,死有余辜!你们如果再无理纠缠,连你们的安全,本署亦难负责保护。”面对贺龙将军的怒斥,趾高气扬的英国领事目瞪口呆,无言以对,自知理亏词穷,灰溜溜地走了。(津市党史办)
|